在化学课堂中加强德育教育

时间:2022-06-19 07:35:24

在化学课堂中加强德育教育

摘 要:加强德育,义不容辞教人要教心,育才先育德。教书与育人必须并重,中学化学的教材内容存在丰富的品德教育素材。本文就化学课堂中如何加强德育教育进行探讨。

关键词:化学课堂 德育 教育 加强 育人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c)-0203-02

加强德育,义不容辞教人要教心,育才先育德。教书与育人必须并重。中学化学的教材内容存在丰富的品德教育素材。下面就化学教学中如何紧扣教材、合理渗透德育谈谈本人的几点看法。

1 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体转化为关爱心、感恩心、荣耻心、责任心、合作心、奉献心,即六心教育

(1)关爱心教育:加强关注社会、环境、他人和自己的健康教育。

九年级下第十二单元课题1《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通过学习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学生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性,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抵御有害物质的侵害,初步认识化学科学的发展在帮助人类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的重大贡献,从而关注自己和他人的身体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2)加强感恩心教育。

唯一的孩子,家里唯一的孩子在校学生的比例是非常大的。他们的父母也多过分溺爱他们的,尤其是一些学生,家庭非常困难的条件下,但他们的父母都怕委屈孩子,宁愿自己多受痛苦,也要给自己的孩子过上富裕的生活。由于长期养尊处优,让他们养成不少的坏习惯。对父母的劳动不珍惜,从不知道父母的钱是不容易挣来的,这些学生缺乏学习动机,不能吃苦,忘恩负义,不感恩,还不会偿还。根据现代大学生的心理,在化学教学中找准切入点,及时感恩教育,拉近与学生的情感距离,能激发学生的良心。介绍了初中化学教材,最大的特点之一是一些历史,化学,特别是一些著名科学家的主要成就。虽然这些是阅读部分,但它蕴涵着丰富的情感内容,除了引进科研成果的的学术科学家斗争和伟大的人格魅力在,可以用来感染学生,以补充教育和教学的目的。

(3)加强荣耻心教育。

《化学》通过教材的化学史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教育,如:春秋时期就会炼铁炼钢,商代就能制造青铜器。造纸、制火药、烧铜器我国是最早的国家等等。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忱。在讲述现代化学史时,让学生知道我们已经落后了,需要大家努力学习,为国争光。

九年级下第十一单元课题1《生活中的盐》,学生学习碳酸钠的用途和制取,了解侯德榜对我国科学的贡献,成功地摸索和改进了西方制碱方法,改变了制碱技术把持在西方发达国家手中的形势,学习并知道侯氏制碱法带给社会的进步,激发爱国热情,提高学习兴趣。

(4)责任心教育: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环境问题是人类社会普遍关心的问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全球环境恶化以及自然灾害和社会问题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当今世界呼吁,保护环境,势在必行,人人有责。化学教学中,许多知识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趁此良机,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例如,在教学水一节中,向学生详细介绍水的重要性、水与工农业的关系、现在国水资源的严峻形势、水污染、怎样保护水资源,从学习中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陶冶学生热爱大自然的高尚情操。

九年级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措施:学生了解空气污染对我们生活的影响,从而有增强环保意识、热爱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5)加强合作心教育。

化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最有利的途径。在化学实验过程中,要完成一个化学实验,就要先准确选择实验仪器、实验所用的化学药品,然后是如何正确地组装实验装置,加化学药品,实验操作的先后顺序,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记录,根据实验结果如何正确地作出实验结论。为了使学生能很好地完成这一列的实验过程,我要求学生分组合作、相互协调,完成实验装置的组装的正确操作顺序,完成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讨论研究得出实验结论。这样,使学生在合作探究实验过程中品偿到了学习的乐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科学精神。

(6)奉献心教育:正确对待得与失,乐于为国家和他人付出和牺牲。

九年级上第二单元课题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学生学习拉瓦锡为科学奉献的献身精神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从而有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2 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

爱国主义是人们对自己的民族及其文化、优良传统的热爱之情,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觉悟,是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初中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涉及到爱国主义。

结合历史和今天的成和爱国主义事迹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在讲酸、碱、盐一节中,讲到纯碱这种物质时,向学生详细介绍了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的事迹。他留学美国时,看到我国制碱工业被美国工业垄断,毅然回国,潜心研制制碱技术,打破了帝国主义对制碱技术的垄断。1926年生产的“红三角”牌纯碱获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他成功地改进了生产纯碱的索尔维法,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纯碱和氮肥工业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这样教学使学生深受感动,让他们产生献身祖国事业的信心。

3 加强正确的理想信念教育

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里素质,处理与学生的情感教育,意志,人格特质。如何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是一个在化学教学中必须完成的目标。那情感教育,减轻学生负担,增加情感投入是最重要的。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过分强调“双基”的学习负担太重,有些学生产生厌学情绪,这是一直不能忽视的现象,这些学生逆向思维,学习不进步。这一现象的具体原因是,教师在课堂上只是传授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忽略了情感的投资和意识形态的渗透,使一些意志薄弱的学生在学习上比较困难,丧失信心,成为贫困学生。道德和智力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这就要求教师增加感情投资,讲究方法,加强思想沟通,改变课堂教学结构,减轻学生负担。

(1)加强学习兴趣和好奇心教育。

在初中化学课堂上的教学过程里,要培养学生们去学习化学课的浓厚的兴趣,是学生们对化学这门学科的学习目标正确确立的前提条件。所以说,在如何培养学生们在课堂上学习化学的兴趣,是我在备课过程中很看重的环节。九年级上第六单元课题3二氧化碳的性质中,通过对汽水冒泡的探究,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化学道理,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2)加强科学态度和精神教育。

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进行化学实验,来不得半点虚假,否则实验就不能成功,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思想品德教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逐步提高的过程,是一个认识自我的过程。提高自我的思想品德对一个人来说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认识世界,当这种品德与行为规范成为经常的、稳定的特征时,才能形成这方面的品质。要将思想品德和日常行为规范培养成习惯,则需要长期反复的实践。在多次教育中将动机变成形动,行动变成习惯,习惯变成个性,这种重复的影响需要将德育自始至终融于化学教学之中,而不是靠几节课或几次活动所能做到的。只有对其变化不定的情况反复抓,把德育作为教学中的一部分来进行,才能圆满完成教学和教育任务。

总而言之,在初级中学化学课堂的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必将是化学教学的一个重中之重。教无定法,但作为一名化学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在抓好“双基”的同时,同时也要根据化学教材的主要特点,不失时机的、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

上一篇:基于AVR单片机控制的半导体激光电源 下一篇:机场导航台设备监控系统的改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