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多媒体对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学的辅助作用

时间:2022-06-19 05:52:51

解析多媒体对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学的辅助作用

【摘 要】当前,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得其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一般学校的多媒体使用率不断提高的同时,特殊教育学校也开始慢慢的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下文中作者结合自己的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学经验,集中研究了多媒体对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教学的辅助作用。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小学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

特殊教育学校不同于普通的学校,其学生基本上对外界信息的接收都有一定困难,对周围环境发生的事件也不关心,而且思考方式极其单一。怎样提升这类学校学生的综合语文素质,提升他们对语言的认知、阅读、理解能力,是所有特殊教育学校语文教师需要解决的难题。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结合这类学校学生的实际能力,利用多媒体辅助语文教学,可以有效缓解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多媒体有效衔接了各个教学环节,激发了学生对信息的接收欲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渴望,引发学生的联想思维,提升了他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程度,从而提升了语文学科的教学效率。

1 多媒体的合理运用,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多媒体的合理运用,不论是背景声音的播放、情境图片的辉映、画面闪动的冲击,都可以极大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知识的积极性,从而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进行《乌鸦喝水》这节课的教学时,作者除了准备基础的教学资料以外,还在PowerPoint课件里面插入了相关的动画,在课堂上播放给学生,让学生都能看到或者听到乌鸦喝水这个故事的内容,从而提升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等结束了动画片的播放,作者指定学生复述一下故事的大致内容,等到他们熟悉故事的经过之后,就让他们一边讲故事一边表演故事。如果学生对于故事的复述有问题,语文教师可以重复播放动画片,让学生了解故事的大意,再进行故事的复述。这种教学方式,会让学生觉得课文的内容简单形象,生动易懂,从而提升他们学习的兴趣。借助合理运用多媒体,可以有效降低语文教师的语言教学工作强度,优化语文教学工作的结构,令特殊教育学校的语文教学更加多样化,从而提升教学的效率。

2 多媒体的信息传递性,提升了学生对语音以及文字的认知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中,口语交际最常用也最直接,所以特殊教育学校非常重视学生对语音以及文字的认知,这也直接关系着学生以后的独立生存质量。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由于各种交流障碍,对语音和文字的认知能力非常低下,他们觉得不论是语言还是文字都枯燥无趣,而且难以理解,再加上他们本来就有严重的表达障碍,就算暂时能记住,也会很快就忘光的。基于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这种情况,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应科学借助多媒体的信息传递性来调动学生的感官,提升他们对语音以及文字的认知。

比如,在向学生讲解拼音、生字的时候,作者就会借助多媒体对要重点讲解的字进行外观润色,或者是涂上亮丽的色彩,或者是加重加粗;还在字旁配以直观的图片;在字顶标注拼音,如果鼠标移到拼音上,多媒体课件就会给出正确的发音。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不断的跟读,能在短时间内学会教师展示的新字、生词等,同时借助有效融合文字和图片,学生接受起来也容易了很多。

3 多媒体的融合性,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感受程度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几乎没有什么字词以及语法积累,很难产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语文综合素质较低,也没有活跃的思维与丰富的联想能力。受限于生理条件的不足,他们对语文知识的感受能力很弱,没有建立起学习方法,集中力不稳定,不过他们很容易受到感官的刺激,对声音、图像等非常敏感。所以,教学过程中,作者借助多媒体教学时,将课文进行了电子化处理,实现了融动于静、图文同步、声形一体,学生通过看或者听,能够强烈领会到语文学科的神秘之美,从而快速接收教学内容中的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比如,教学生生字的时候,可以借助动画演示,向学生分解生字的拼音、发音、笔顺等。学生看到大屏幕上不断变化的字,听到标准生动的发音,会觉得很新鲜,也会自发的跟着一起读,同时用手练习着书写的笔顺。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注意力以及语感。作者教学《爷爷和小树》这篇课文时,事先将朗读好的课文进行录音,PowerPoint课件中,并用翠绿的小树作为进度条,有效刺激了学生的感官。这样不但可以让他们学会爱护环境,爱护自然,还帮助他们建立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了他们对知识的感受程度,从而提升了语文的教学效率。

4 多媒体的信息多元性,增强了学生对课文深意的理解

虽然特殊教育学校接收的是有某些不足的学生,但是这些学生也有自身的优势,像是视觉有障碍的,也许听力很敏锐;口头表达有障碍的,也许很善于模仿。语文教师在对这些学生进行教学时,应充分利用他们的优势因素,让他们切实感受到文章的思想意义,同时联系自己的生活展开想象,从而增强他们对课文深意的理解。

例如,作者教《小猫钓鱼》这篇课文时,课堂导入环节向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大家是不是都很喜欢动画片啊?我今天可是带来了一部非常非常好看的动画片哦!”之后,就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小猫钓鱼》这部动画片。学生们看得十分认真,有些学生还在小猫甩鱼竿的时候,也做出同样的动作,表现得很活跃。等到动画片播放完了以后,作者就问学生:“刚才的动画片里都有什么小动物?它们到哪里去了?去干什么?”学生都纷纷举手,踊跃发言。等学生对整个故事有了基本的认识之后,作者又开始提问:“开始的时候,小猫有没有钓到鱼?猫妈妈有没有钓到鱼?后来猫妈妈几次成功钓到了鱼,小猫的心里有什么感受?小猫问了猫妈妈什么问题?猫妈妈怎么回答它的?小猫之后做了什么?最后它钓到鱼了吗?”作者将学生划分为小组,让他们一边看动画片,一边结合课本,讨论上述问题的答案。借助多媒体对整个故事过程立体直观的诠释,以及作者精心安排的板书,有效调动了学生的感官,启发了他们的思维,帮助他们快速掌握了文章的思想意义,让他们认识到做事情应该像猫妈妈那样“一心一意”,而不可以像小猫那样“三心二意”,从而有效增强了他们对课文深意的理解。

总而言之,对于特殊教育学校来说,不管是哪种条件的学生,都是我们教育的对象,正因为不理想的条件,使他们更应该接受良好的教育。因为只有依靠教育,才能帮助他们适应以后需要独立面对的生活。作为语文教师,应该重视对这些学生的语文知识传输,有效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认知。

上一篇: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 下一篇:议初中英语练习的基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