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应用研究

时间:2022-06-19 05:40:15

行政事业单位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应用研究

【摘 要】 XBRL作为计算机技术,在会计信息处理能力方面得到了企业充分认可,然而XBRL运用领域还有待推广,特别是在行政事业单位等机构,随着政府财务会计报告制度的广泛实施,要求相关部门单位处理会计信息的能力要提高,这就给XBRL运用在编制、单位财务报告时提供了一种选择。

【关键词】 XBRL; 财务报告; 行政事业单位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4)31-0025-02

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简称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ing Language)是新近出现的一种计算机语言,是计算机技术在会计领域深度应用的产物,目前应用于非结构化信息处理,是会计信息处理的最新技术,实现了会计与信息化技术的高度融合。XBRL通过对有关财务信息内容增加标记的方法,提供了一种编制、单位财务报告和其他信息的标准化方法。

一、XBRL在国内的发展和应用

当前,会计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XBRL技术成为了会计信息化进程的最大突破,并逐渐推动会计领域的重大变革。从全球来看,XBRL的应用环境已经形成,而在我国发展应用的时间尚短,但推进速度较快,应用前景广阔。2007年9月,财政部会计准则委员会向XBRL国际组织提出成立XBRL中国地区组织的申请,同年12月,XBRL国际组织宣布XBRL中国地区组织正式成立。2008年第18次国际XBRL大会召开,同意XBRL中国地区组织作为临时会员加入XBRL国际组织。2010年国际组织批准XBRL中国成为其正式地区组织。要在我国推广应用XBRL技术,最为核心、关键的环节是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XBRL标准体系。为此,2010年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了可扩展商业报告语言(XBRL)技术规范系列国家标准,财政部同时了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此后,基于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财政部陆续制定印发了《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银行业扩展分类标准》《石油和天然气行业扩展分类标准》等,为XBRL在我国的推广运用提供了政策依据和可操作性。

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的XBRL应用前景

在具体应用上,金融证券行业是我国最早引入XBRL技术的领域,上海证券交易所从2003年就开始XBRL的研究和探索,用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开创了我国XBRL应用的先河。随着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的扩大实施和《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行政单位会计制度》的修订完善,基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通用分类标准也必将出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的XBRL应用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能够加强部门单位的财务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的XBRL格式为财务报告的报送、汇总、分析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基础,进而对财政部门加强财政日常监督、加强预算执行跟踪管理、开展财政财务决算和年度预算编制等应用具有良好的前景。

(二)有利于政府信息公开

2013年7月,国务院制定了关于《当前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明确了在财政预决算,特别是部门“三公”经费公开等九项政府信息公开重点工作安排,要求各省市区政府部门全面公开本级“三公”经费,指导督促省级以下政府部门落实“三公”经费公开,并争取2015年之前实现全国市、县级政府全面公开“三公”经费。可以说,财务公开对于地方政府来说是势在必行,实行财务公开,网络化是大势所趋。XBRL作为全新的网络财务报告语言在这一领域运用具有非常便捷、及时等优势,理当成为信息标准化工具。

(三)配合政府建设财务会计报告制度

“进一步推进政府会计改革,逐步建立政府财务报告制度”的目标已经明确写入了国家“十二五”规划,2012年全国已有23个省份试编了政府综合财务报告。与当前主要编制部门财政预决算报告比较起来,政府综合财务报告所包括的内容更为丰富,更全面反映了政府的资产负债、收支等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以利于政府可持续平稳运行、控制政府财政风险。XBRL在基础信息的表达和传输形式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因势利导引入XBRL能较好地满足编制、政府财务报告的需要。

(四)提供信息能够便捷综合利用

基于XBRL框架的财务报告信息具有标准格式,财务报告生成XBRL格式文件后,能够达到数出一门、资源共享的目的。XBRL建立了统一的技术标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告信息一次生成后,财政部门不仅可以加强管理,还可以根据自身需要提取数据,从同一个XBRL文件库中产生不同格式、不同内容的财务信息;审计、税务等监督部门也可以通用,政府能多角度地利用财务报告信息进行分析,为决策提供帮助。

三、行政事业单位XBRL应用构想

在企业应用方面,中国证券业是最早引入XBRL技术的行业。自2003年以来我国引入XBRL已有10余年,为企业对XBRL应用积累了不少经验。虽然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分类标准尚未启动,但也是大势所趋,其发展应用可以从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的实施经验中得到借鉴。上海证券交易所从2003年开始XBRL的研究和试点,2005年上市公司年报开始通过XBRL全文报送,2009年上市公司XBRL定期公告实现同步披露。根据上交所采用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标准化报送系统”,报送端采用了集中开发模式,上交所提供了一站式服务,统一制定分类标准,开发应用软件并提供给上市公司使用。报送系统呈现在上市公司面前的是常见的网页格式的操作界面,而复杂的技术细节封装在业务模板背后。

企业XBRL格式的财务报告实现模式主要有三种:手工录入转换模式、外挂XBRL格式转换器模式和内嵌集成XBRL适配器模式,这三种模式各有优缺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告相对于企业而言,在会计要素、核算过程、核算内容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但总体上要比企业简单。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告XBRL应用可以综合上交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标准化报送系统”和外挂XBRL格式转换器模式的特点,使应用模式既能够充分发挥XBRL的优势,又能有效地控制实施成本,在提高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告准确性和完整性的同时,为财政部门的日常管理工作提供及时、可靠的数据来源,并能够利用计算机作进一步的数据分析。

四、行政事业单位引入XBRL的相关建议

(一)加快制定XBRL分类标准

XBRL分类标准体系涉及企业会计准则、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小企业会计准则等,企业会计准则通用分类标准正在推广实施,推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告XBRL应用,当务之急是建立科学健全的国家分类标准。要对行政事业单位XBRL应用进行整体规划,根据国内现状以及长远目标构建XBRL分类标准,实现分类标准的统一性、规范性和适用性,制定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统一的XBRL分类标准体系。

(二)不断营造XBRL应用氛围

加强宣传,使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充分认识XBRL 应用的重要意义,统一思想。积极制订完善的推进方案,加大财力人力保障,对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特别是财务人员进行XBRL知识普及,为XBRL推广和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加强对XBRL技术培训工作

推进XBRL应用,人才是关键,XBRL应用推进需要既懂财务会计知识、熟悉会计业务,又精通计算机知识的专业人员。XBRL技术的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行政事业单位的信息技术人员对XBRL 技术了解还不深,需要通过专门培训,让单位财务人员深入了解其特性和操作方式,部门领导要增强对该工作的重视程度,为单位培养复合型会计信息化人才。

(四)推进XBRL在各主要部门应用协调工作

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审计部门及其他财务报告信息应用部门应协同参与,共同建设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告XBRL报送系统,充分发挥XBRL的优势,实现一套报告满足多个部门需求,多个管理部门通过报送系统实现各取所需、信息共享。同时,要积极引导财务、会计、税务、审计中介机构和财务会计软件开发应用企业,参与到行政事业单位XBRL的标准制定、软件开发和应用中来,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合力,共同推进。

【参考文献】

[1] 贾志丽.XBRL简介及在我国的应用情况[J].金融会计,2010(5):6-9.

[2] 胡晓红.浅谈XBRL在我国的推广应用[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11):116-117.

[3] 张帆.推进“三公”经费信息公开的探索与实践[J].当代经济管理,2014(2):40-45.

[4] 何芹.上市银行XBRL财务报告现状及存在的问题[J].证券市场导报,2011(6):22-28.

[5] 何异.XBRL国内研究综述[J].会计之友,2012(4):48-52.

[6] 瞿晓龙,胡国强.XBRL、会计信息化与会计信息质量[J].会计之友,2011(7):48-50.

上一篇:作文真是苦事 下一篇: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Ch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