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宿制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时间:2022-06-19 04:54:07

寄宿制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

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的一些学校进行了布局调整,撤并了一些农村小学。有些孩子要到较远的学校上学。由于离校远、父母外出打工无人照料等原因,许多小学生成了寄宿生。这些孩子乍离开父母,在心理方面产生了很多不适应,主要表现有:

一、人际交往压力

(一)从孤独中解脱出来

这些寄宿学生大多是初次离开父母,独自在外生活、学习。当慈爱的父母不在身边,当自己心中的烦恼无处倾诉的时候,当渴望一种新的爱而未得到的时候,孤独感就会不知不觉地涌上心头。孤独感的产生是随着个人心理意识成熟而产生的。在自我意识迅速发展的时候,自我与外界会出现不适应的地方,对自我的认识和外界的认识暂时会失去平衡,会特别注意自我,特别渴望外界对自己的认可。

那么,怎样正确认识和对待孤独感呢?

1.多与别人沟通意见。社会心理学研究证明,人们的生活与工作的距离越远,彼此交往的次数越多,在待人处事的态度上共同性越多,就越有利于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有赖于相互了解,而相互了解取决于彼此思想和情感上的沟通。国外有谚语:“一个人没有朋友,就像生活没有阳光。”因此,我们不能让孤独感藏在心里,要向朋友和老师倾诉。在交流倾诉中得到别人的帮助和安慰。

2.用多种形式抒发感情。当亲友、师长不在身边,无人倾诉时,自己可以向日记倾诉,用诗歌、音乐、绘画、体育活动等多种形式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怀,在表达内心情感的过程中,会使不快的情绪发泄出来,心中的压力自然会减轻。

(二)放下自卑,充满自信

农村寄宿生刚到城镇生活,离开了原来简单的环境,一旦遇到复杂、不熟悉的环境,就容易产生紧张和不必要的思想负担。自卑、畏惧和多疑等心理正是这种现象的反映。自卑、畏惧和多疑等都是交往中的心理障碍,既影响情绪,又不能与人融洽相处。然而克服这种心理障碍,需要家长、老师的指导以及进行自我调节。

1.充满自信心。自卑、畏惧和多疑心理产生的根源是缺乏自信,自我认识还处于盲目状态,不了解自己的长处与优点。要想克服这些心理,就有必要认真分析自己的长处与优点。在此基础上学会自我暗示,如我不比别人差,我必须镇定,我可以做得比别人好。对于自卑的人来说,千万不能为自己的短处而自惭形秽。只要经常想到自己的长处,并脚踏实地地去勇于实践,社交能力一定会提高。

2.丰富知识。一些农村寄宿生由于见识不广,与外界接触少,与人交往常常因无知而受窘。让他们注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知识就是力量。多阅读一些书籍,了解和掌握一些社交礼节、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可以让自己更充满自信。

3.认识不足,加强锻炼。寄宿生要认识到自卑是一种不良心理,千万别把它看作是纯洁的自然表现,它是完全可以矫正的。寄宿生要有意识地创造多种条件参与社交。如主动与周围的人打招呼、练习当众发言等,胆量自然而然就大了,也就无所畏惧了。

二、学习压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平静的校园里也充满着激烈的竞争。许多寄宿生刚刚换了一个新的生活、学习环境,从生活上、心理上、学习上还不能完全适应。一些学生由于原来的学习基础较弱,在教学环境、教学质量都比较好的城镇学校,常常感到学习上很吃力、自卑,主要表现为烦躁不安、精神紧张、爱发愁、爱抱怨,也常常感到心绪烦乱,不能集中注意力,难以全神贯注某一件事情。甚至有少数同学会因为压力过大而对学习产生恐惧感,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还有一些同学因为担心考试成绩不好要挨训或挨打而在家长面前编造谎言,欺骗家长。许多家长因为孩子不在身边,每次与孩子见面关注的是给他们买好吃好喝的,却忽视了孩子学习方面的问题。

实践证明,适度的学习压力有助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而过度的学习压力则对于学生的身心有害而无益。如何让寄宿生把学习压力变为动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端正态度,加强意志锻炼

要让寄宿生明白无论参加任何类型的考试或活动,都要有成功和失败、顺利与挫折两种思想准备。有了这样的两种思想准备,心理紧张度也就自然减轻了。还有让他们纠正自己一些不正确的观念,树立信心和决心、有利于控制自己,遇到特殊情况时,能正确而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随着意志的锻炼和认识的提高,对压力的感受也就有所不同。

(二)有的放矢,变压力为动力

小学生年龄小、自制能力差,玩起来没有节制,学校和家长如果不适当施加压力,他们就会放任自流,影响学习。反之,他们有了适当的学习压力,就会在老师的教育下,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好基础知识,长大为祖国贡献力量。

很多农村寄宿生的学习弱点主要表现在语文阅读量少、习作能力差、英语口语能力弱和数学上思维不广等方面。各科老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精心辅导,让他们有章可循,及时查漏补缺,学会在压力中学习,在压力中成长,争取在短期内提高各科学习成绩。

(三)家校携手,共同关注教育学生

寄宿生在学校的时间比在家里的长,家长对孩子的了解不太多。做家长的应该经常与班主任、各科老师联系,多沟通,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学校也应建立家长接待日、定期召开家长会,多与家长交流沟通,积极做好寄宿生的思想工作、补差工作。

农村寄宿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我们要多关注他们,帮助他们走出心理的沼泽,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健康、快乐地学习和成长。

上一篇:想说、敢说、会说 下一篇:用字母表示数的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