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与暗示

时间:2022-06-19 01:31:47

鼓励与暗示

案例描述

在一次美术游戏活动中,坤坤在画“舞龙灯”,他用尽了所有的彩色笔,在龙身上尽情挥舞,线条大胆粗犷,色彩斑斓。他拿着自己的作品蹦蹦跳跳到我跟前,向我展示他的杰作。我一看,呦,多有趣呀!可美中不足的是:整个画面只在右下角画了这条龙,其他大部分地方都是空白。我没有评价这幅画的好坏,也没有让他添上什么。我暗示坤坤说:“还记得过年的时候去看的舞龙灯吗?除了龙你还看到了什么?把它们都画上,不是更有趣吗?”坤坤点点头,回到座位上,想了想画起来,他在龙的身上画上烟火,在夜空中画上绚丽的礼花,又添画了许多形态各异的人,还笑嘻嘻地指着一大一小两个人对我说:“这是我,这是我妈妈。”这时我又不失时机地鼓励他:“真能干,把你看到的都画下来了,画得很漂亮!”坤坤欢欣雀跃地向同伴展示他的作品,讲解画的内容。

分析与思考

积极的鼓励暗示是儿童能力发展的“开门砖”,成人积极的培养态度对孩子影响很大,幼儿在早期发展阶段不仅需要成人的关爱,更需要成人的鼓励与积极暗示。陈鹤琴老先生在儿童教育坚持“积极鼓励与暗示”的原则中指出:积极的鼓励与暗示是软性教育,虽然比较难做,但收效很大;消极的命令与叱责是硬性教育,很容易做,但它是不彻底的,暂时的,不仅不能收到失效,而且会伤害儿童的心灵。

当我们站在孩子的立场鼓励他们纯真的心灵和点滴创造,理解他们的局限性,多用些鼓励性语言:“让我们一起来试试看”、“想想看,还能想到哪些?”、“没关系,不要紧”,结合言语暗示(讲故事,打比喻,作比较)把自己的观点艺术地表达出来,远比采用那些命令、叱责如“笨死了,留这么多空白的画面”、“一塌糊涂”、“把这些空白的地方画上花、草、人等等”更利于孩子的接受。

当然积极的鼓励、暗示在不同活动中,对不同年龄、不同性格的幼儿采取的方式也不一样。积极鼓励、暗示的方法要讲究因人而异,对“孤僻、自卑型”的幼儿多给些机会,多些鼓励,增强孩子的勇气、信心;“散漫、专横型”的幼儿采取巧用慎用鼓励的方法,在给他们自信的同时,用提醒暗示的方式引导其改正。在和孩子讨论科学问题时,特别注意,避免自己过早的对孩子进行鼓励:“这是正确的”、“很好”、“你最聪明”……这些话在鼓励孩子日常活动和行为中是有效的,但在谈论科学问题时,快速到来的鼓励就意味着讨论的结束。这时,要让孩子保持对事物的兴趣和进一步思考的动力,恰如其分地对他们进行鼓励,如:“这真有趣”,“我们以前从没这样想过”,这样的语言不仅能达到很好的效果,而且能增强幼儿继续求知下去与探索到底的精神。因此在不同的活动中运用不同的鼓励与暗示,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鼓励与暗示是最好的引导方法。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所以,我们要学会赞美孩子。抓住时机表扬一分钟,超过批评十分钟。一个好的老师是善于调动积极因素,尽力发现孩子个性化的长处,用良性语言暗示:“你能画好”、“你画得太好了!”这是一种心理导向,使之向更好的方面发展。

在工作实践中常有这样的体会:鼓励的要点是抓住时机,找到亮点。对幼儿的行为或表现给予积极的鼓励会增强幼儿的信心,给幼儿带来愉悦的情绪,激发幼儿做好事情,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儿童年龄特点决定了儿童的可塑性很强,只要我们在培养儿童综合能力的过程中运用正确的引导方法,让他们在愉快情绪中进行活动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成功。这正如一句名言“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作为幼儿教师的我应把“积极的鼓励与暗示”播种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从而描绘出最鲜艳最美丽的篇章!

(江苏省扬中市级机关第二幼儿园)

上一篇: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物理课堂的效率 下一篇:别让孩子变成“小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