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家庭教育分析

时间:2022-06-19 09:39:36

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家庭教育分析

摘 要 近几年,通过各种媒体曝光出来的青年学生因心理问题导致的不良后果、犯罪案件等日益受到广泛关注,警醒全社会更加关注青年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对原因的分析与调整。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不断学习与研究,以发现当今学生的特点从而有的放矢,更有效地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问题 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问题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随着时展、人才需求、社会发展,但在我国是近年来开始被做为一门学科进行研究。所谓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既包括: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聘请专门从事家庭教育的教师对子女的教育。

笔者在近几年的高职生教育管理工作中发现,相对于其他年龄段的青少年来讲,高职生具有典型特点:一是学习问题。学习成绩、学习动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以及学习计划、生物钟等;二是表现比较强烈。如与父母、同学关系出现问题之后心灰意冷、惹是生非的;三是极端化倾向。遇事冲动,不善于冷静思考;四是心理表现的表面性和简单化。高职生面对生活学习中的挫折而产生的挫折感尽管表现强烈,但大多很肤浅简单,或者说他们只是一种感性认识基础上的情绪反映;五是可塑性强。处在青春期的高职生无论从认识上、情感品质上还是个性特征上都处于一个质的转折期、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期。

笔者在做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中发现,心理问题学生成长过程中基本都有一段不愉快的家庭教育经历,家庭环境或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心理成长。任何心理品质都是一个养成的过程,一旦过程中的教育刺激是不良的,尤其是当个体的主观经验还不足以对刺激甄别的情况下,隐患是巨大的。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学生就是这些隐患的突显时期,前来咨询的青少年尽管问题不同,但根源性问题是一致的:普遍的家长都有自我中心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

通过对学生的专项调查分析,以下原因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了重要影响。

(1)家长关注度不够:一是学生中单亲家庭或父母不在身边进行管教的比例较大,学生学习期间单亲监护占18.3%、靠爷爷、奶奶、亲戚等其他人员监护的占9.9%。二是家长对学生缺乏关心,对学生在校期间遇到困难求助对象调查发现,班主任占25.9%、家长占11.5%、知心朋友占30.9%、自己解决占31.8%,说明学生中真正与家长交流的是少数,更多学生不愿意和家长交流。

(2)自我约束能力差,缺少及时监管:学生经常抽烟占19.6%、喝酒占40.6%、打过架占7.8%、经常迟到、早退、旷课占53%;学生迟到旷课原因有:晚上寝室太吵没有睡好觉占51.8%、晚上上网时间太长早上起不来占8.8%、没有人喊起床占12.9%、看到别人不起床也不想起床占23%。以上说明自控能力差的人较多,坏习惯的养成是长期无人及时监管造成的,学生的养成教育急待加强。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家庭教育好比植物的根苗,只有根苗茁壮,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当家长的一定要克服溺爱、偏爱、护短的心理,以科学的方法重视家庭教育,特别是幼儿早期教育,正确的家庭教育将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时展影响着我们对文化、传统、教育价值判断的标准,特别是当今社会典型特点:独生子女、升学竞争、就业艰辛等等,种种挑战都影响着我们教育观念的变化。为了适应当代社会对家庭教育的需要,家长必须认真学习现代家庭教育理论,转变家庭教育观念。过去,家长的养儿防老、教育子女要出人头地、光宗耀祖的观念,必须代之以为国教子的观念,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适应未来社会的生活。

传统的家庭教育方式需要变革,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家长要扮演好孩子的父母、导师角色。

(1)耐心倾听孩子诉说。作为成人,要蹲下来和孩子说话,不能站在自己的高度和一个孩子说话,因为站着和孩子说话本身在人格上就是不公平的,你要蹲下来,保持耐心和细心,眼睛平视着和孩子交流。

(2)用适合孩子的标准进行引导。家长都是成人,孩子有一个过程,千万不能用成人的标准来衡量。就像绝对不能用老师的标准衡量孩子,孩子打架孩子之间的宣泄一会儿就过了,绝对不像成人之间的勾心斗角。

(3)积极发现孩子的亮点。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主体,一个健全人格的完整人看,不以未康难б道匆求孩子,允许孩子按照他们自己的兴趣去做事是非常重要的,给孩子身上的亮点一个施展的平台。

(4)积极生活,做好表率。父母的思想、行为最直接地影响孩子的发展,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情绪时焦躁不安、消极悲观的,孩子也不自觉地受到这种环境的影响。反之,积极的情绪会激发孩子的憧憬和热情。

(5)因材施教。由于每个人所处的家庭环境不同,天赋条件不同,因而孩子的早期教育必须顾及到每个幼儿的智力发展水平、认知活动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性格、习惯及天赋条件等。这样才能使孩子更有效的掌握所学的知识技能,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发展特长。

(6)多给孩子一些表扬和肯定,不断给你的孩子以赞扬是极重要的一条劝告,但赞扬必须是有的放矢的。多数家长缺乏对孩子爱的表达,孩子得到的表扬和肯定不够,对自信心的养成受到极大影响。

(7)奖励方式要合理。有些父母习惯和孩子利益交换,如果考试成绩好,就买一样东西作为奖励。但是,这种方式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这种做法让孩子们在考试前变得十分焦躁不安,一旦他们没能考好,就又会变得郁闷不乐。

杜威说:“教育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它不是为未来的生活做准备的”。现在很多家长认为现在让他辛苦一点,牺牲眼前的幸福来换未来的幸福。作为父母在教育孩子过程中,要充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自觉地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尽好家长的责任与义务,才能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建设人才。

上一篇:辅导员如何在工作中明确角色定位做学生的灯塔 下一篇:探究高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