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证复出之路充满坎坷

时间:2022-06-19 06:25:00

在试点方案中与送股、缩股、扩股和派现等几种方案中进行比较,权证是最复杂,也最难以计算含金量的一种方式。在第二批试点中,两家大型蓝筹公司宝钢股份和长江电力先后公布了权证方案。

宝钢股份在与投资者进行初步沟通讨论时提出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为:流通股股东每持有10股流通股将获得宝钢集团支付的1股股份、2份认购权证和5份认沽权证,这样的对价方案的设计显然过于复杂。结果,机构投资者首先投了反对票。某基金公司研究人员认为,权证的专业性太强,计算起来也比较复杂,大多数专业人士都认为麻烦,更何况中小投资者。普通投资者则认为:股权分置改革解决的就是非流通股的流通权问题,因此,非流通股股东支付的对价不能与公司未来价值混为一谈,以未来的盈利为投资者画饼充饥的做法难以让人接受。

而长电的股权分置方案,则更加复杂,其中还包括了一个新鲜事物欧式认股权证。

由于权证交易价格是变动的;对于美式权证,行权的收益是变动的;对于欧式权证,行权的收益在到期之前也是难以确定的。所以,流通股股东获得的对价是不确定的,这使得投资者难以对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后形成一种稳定的预期。而且,权证也给投资者在二级市场的炒作带来较大难度,因为认沽权证具有实质上的作空机制,所以,不排除会出现打压标的股票价格而在权证获利的市场操纵行为,而标的股票的下跌将给买进该股票的投资者带来损失。

更有市场人士认为:宝钢股份和长江电力其实是试图通过权证来逃避对价支付,两家试点公司最初方案被否决,原因就在于两家试点公司送股明显不足,加上权证作为对价具有很强的不确定性,因此,流通股股东的权益很难得到保障。

为了避免在股东大会上方案被流通股股东否决,宝钢股份在充分尊重流通股股东意见的前提下,最终了放弃权证的做法。

宝钢股份修改后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10送2.2股加1份欧式认购权证,相当于10送2.38股,而此前方案仅为10送1.8股。与初步方案相比,修改后的方案在对价水平上更符合市场的预期,对价支付方式也更加直观,容易为市场所接受。

长江电力的股权分置改革方案也在一片争议声中暂时搁置权证方案,直到长江电力公布修改后的股改方案,在原方案的基础上又加入权证。公司公告称:“公司按本次转增股份后的股本为基数,对全体股东每10股无偿派发1.5份欧式认股权证,除发起人股东以外的流通股股东获派的认股权证可以上市流通,在权证行权日,上市流通权证的持有人有权以每份1.8元的价格出售给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权证的行权价格为5.5元/份,存续期为自权证上市之日起18个月。”该方案能否得到市场的认可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上一篇:高油价:中国经济能否承受之重 下一篇:短期融资券令市场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