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政治文化比较分析

时间:2022-06-19 04:48:18

中法政治文化比较分析

【摘要】不同的主体,由于所处的环境不同,价值取向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政治文化。中法政治文化虽然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但是也不免有相似之处。

【关键词】中国;法国;政治文化

政治文化,就是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它主要包括政治主体对政治体系、政治活动过程、政治产品等各种政治现象,以及自身在政治体系和政治活动中所处的位和作用的一种态度和价值倾向。

1.中国政治文化:社会主义政治文化占主导

中国政治文化是在中国这个具体的历史环境条件基础上产生的。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来看,民众中普遍存在崇圣意识和依附心理,把政事兴衰完全寄托于明君和清官身上,“人治”成为一种习惯和思维定式。[1]发展到当代中国政治文化,主导型政治文化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奠定了牢固的思想文化基础。[2]虽然其主导地位有过动摇,但是随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和国家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将社会主义政治文化重新归位于主导地位。冷战时期,西方价值观开始以一种强势的姿态对我国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宣扬资产阶级民主、资本主义私有制、西方社会生活方式等等,否定中国本土政治文化。[3]此后,随着改革开放的加深,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弗洛伊德主义等西方各种各样的政治文化思潮也在冲击着我国正在形成的主导政治文化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2.法国政治文化:观念中的政治

肇源于启蒙运动和大革命的近代法国政治文化给人以浪漫、激情和不断革命的印象。法国的政治文化强调其先验性、抽象性、建构性和远离实践性。这种政治观念在其对“公意”、“不可分割”、“自由、平等、博爱”、高度的政治透明和立法的纯代表性等的强烈追求中可以很好地体现出来。[4]而这些目标又都是高度的抽象的和模糊的,在政治实践中根本无法找到一个具体的确切的实现形式而又容易被利用,这样越追求纯粹性就越对所有的政权形式不满,他们一次次地建立新政权又一次次地把它推倒,在这长久的历史路径中形成了法兰西激进的情绪化的政治性格。这种对政治的激进和情绪化态度,阻碍了法国探索积极有效的政治改良、寻求政治的良性发展。

除了导致政治的激进性、情绪化外,这种观念的政治产生的另一个问题是导致了政治理念与政治实践的严重脱节,一方面是政治观念的越来越强化,另一方面却是政治实践知识的严重缺乏,从而使法国有很高尚的理论却造成了很糟糕的政权,它所追求的那些公意、、平等等宏伟目标也不得不在政治实用知识的缺乏下牺牲掉,所以才有托克维尔所说的它“有时却适应君主的专横甚至的统治权,而不适应主要公民的正规自由的政府”。

3.中法政治文化比较分析

从中法政治文化比较中可以看出,中法政治文化虽然由于民族性格本质的差异等导致存在较大差异,但是也存在相似之处。

3.1 政治文化形成都受中央集权专制体制的影响

从中国政治文化的发展历史表象来看,是属于民本主义的文化,虽然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体现了“富民”、“养民”、“民贵君轻”等有关“民”的思想。但是,从根本来说,它其实是一种以对民的关怀作为统治的手段。中国有关“民”的思想,都是针对君民关系而言的,它承认封建等级不平等。中国传统文化中就君民关系而言,从来就是君本,而不是民本。[5]“民”在任何时候都是被怜悯的对象,只有君才是目的。至于中国古代种种关于民的思想,都不过是维护王权统治的一种手段。在改革开放以前,中国施行的是一种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在这种体制背景下,社会成员对自己在该体系中的位置,以及自己应尽的责任有较明确的认识,但是对于社会意见的表达和作为政治参与者的认知和价值取向却非常低。由此可见,该政治体制中社会成员与体制实质上是一种被动的顺从关系。在这种情况下,公众没有参与政治和表达政治诉求的动机和愿望。

法国的中央集权专制体制是从旧制度中升起来的怪物。它剥夺了贵族的统治权,取消了三级会议等公民自治,它通过官僚制把一切统治权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把权力的触角深入到了每一个人的身上,控制着帝国所有人的一举一动。它努力使所有的阶级和所有的人都相互孤立和分离,为的是使自己能够更好地统治。它使所有的人都平等唯独自己高高在上,它需要的不是政治参与而是服从,它一向我行我素而不顾民众的需要。[6]因此,它在尽一切努力使人民脱离政治,使自己与人民隔绝,似乎这样才能显示其不可抗拒的权力。这些都导致法国这个中央集权的原子化社会由于没有中间阶级的引导,容易发生群体性无意识的革命,从而导致如此大动荡留在人们的观念中,形成法国近代政治文化的一个保有特征。

3.2 公民文化的缺失及参与型民众文化难以实现

法国政治无疑是充满激情的,然而一旦激情过后却是对政治的冷漠、疏离和不信任,直至进入自己的个人主义之中,这是一种公民文化的缺失,而这种状况的造成却得归咎于观念的政治。这是由于法国人沉浸于抽象的,大而化之的政治观念却缺乏政治实践,更由于它对公意和纯质性、透明性政治的追求,使其反对一切政党和中间自治组织,致使法国中间自治组织的严重缺乏,没有这些中间自治组织的活动,参与型的公民文化是很难形成的。在这种社会中,一方面是民众很容易就能够被动员起来,另一方面是缺乏中间阶层的组织。法国的政党、利益集团等组织发展欠缺,这样他们就不能很好地组织公民的政治参与。

中国政治不是激情型的,但是其有自己的缺陷。从社会基本力量看,我国占总人口约80%的农民政治文化水平偏低,工人次之,知识分子最高。知识分子是社会精英,从理论上说,他们应具备精英政治文化水平,但实际上,只有少数从政干部和从事专业理论研究的人政治文化层次较高,其他人远未达到应有水平。[7]此外,改革开放以来,考虑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区域不平衡这个全局性因素,又从各阶层和各职业部门角度看,由于社会阶层分化和职业分化,我国公民政治文化分布的不平衡更呈现出复杂的不平衡状态,乃是制约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一大问题。

3.3 中法政治文化都面临着重构

从政治文化的内容方面考虑,一定要从两国的实际出发,解放思想,积极创新,建设先进的政治文化,即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政治文化。从政治文化的主体方面考虑,着力培养参与型的政治公民,以增强公民对政治的责任感和认同感。从政治文化建设的着力点来分析,加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并保证理论和思想教育的实效,使公民对于主流政治文化的认同和接受达到最大程度。

在社会转型时期,国家现代化的发展必将经历一个艰难的过程,经济发展的波动难以避免,经济发展带来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也会有一个过程,而且各阶层的利益经过重新调整后,人们的心态和认识异常复杂化。无论是经济建设、社会公平发展,还是民主政治建设,以及公民文化素质的提高,都是极其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时间逐步建设,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理论和思想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政治文化虽然具有很强的稳定性,但也不是一成不变的。最近几十年来,由于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根据趋同理论,法国的政治文化越来越接近于其他西方大国了,其政治实用主义更多了,激进性更低了,抽象的观念斗争更弱化了,因此,出现了人们所谓的法国例外主义的终结。然而,完全的终结是不可能的,其观念中的政治文化还是会延续下去的,只是没有以前那么强烈了而已。在中国,政治文化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和关键,我们要用科学理论指导建设实践、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筑造和谐社会政治文化建设的主心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统领,不断完善和发展和谐社会政治文化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参考文献

[1]金太军,王庆五.中国传统政治文化新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王邦佐,王沪宁,孙关宏,李惠康.新政治学概要[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3]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高毅.法兰西风格:大革命的政治文化[M].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5]劳伦斯・迈耶等.比较政治学―变化世界中的国家和理论[M].华夏出版社,2001.

[6]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M].商务印书馆,1997.

[7]龙翔鹰,向大泽.试析当前我国政治文化分化及其对政治合法性的影响.政治理论,2007(2).

作者简介:董云姗(1987―),女,白族,云南大理人,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研究方向: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分析。

上一篇:秦皇岛市低碳经济发展研究 下一篇:中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独立主格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