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物理习题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时间:2022-06-19 04:15:05

做好物理习题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摘要】物理习题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对当前物理习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探讨如何进行习题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指出在习题教学中提高学生各种能力和科学素养是每位教师值得思考、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物理习题教学效率

物理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教会学生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解决具体问题。因此,学习物理离不开物理习题,它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和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的教学及物理实验的教学构成了中学物理教学的三大支柱。笔者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的分化现象,总是从物理的习题教学开始的。由于没有一种有效的习题教学方法,使得学生从不会做习题开始,然后慢慢丧失学习兴趣,最终出现两极分化。高效的习题教学可以起到深化、活化知识,巩固概念、规律,培养思维品质、提高应变能力、及时反馈信息、了解教学效果等方面的作用。所以做好高中物理习题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相当重要的。下面笔者谈谈对习题教学的一些看法。

1 物理习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因受某些因素的影响,在实际教与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都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这是我们进行物理习题教学时必须考虑的问题。

1.1学生方面

学生只会简单套用公式。许多学生总将解答物理习题的主要精力放在分析已知量、未知量有没有同时包括在哪一个公式上,对于习题所述的物理情境、过程、特点不进行认真地分析。因而当问题较为简单时,还能勉强应对,而对一些过程较复杂的问题,都显得无奈、无助。只注重解题结果,不注重过程,只关注怎么做,不关注为什么这样做,关注做出这个题,不关注这个题的考察目的,拓展变异。

1.2教师方面

教师在教学方面,“搞题海战术”来代替正常的物理教学。教学中所讲解的例题和布置的作业不加选择,不顾及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见题就讲、见题就练,不仅会导致学生不能掌握物理知识,而且缺少物理方法和思维方法的支撑,很难应付千变万化的物理习题。

有的老师不论是哪个阶段的教学,在选择例题时,都会有意无意地拿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所谓精题典例等题目来分析讲解,认为这样的例题综合性强、能力要求高,能迅速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这样追求习题教学一步到位,自觉或不自觉地轻视简单、基础的题目,而放弃了基础题的训练和讲解。过量讲解这类过难的习题,学生听不懂,不断的碰壁,严重挫伤相当部分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他们经常体验到挫折感、失败感,摧毁学生的自信心和求知欲。自信心一旦丧失,还何谈什么学习与探究的兴趣呢?

有的老师讲解习题的方法也有问题,总是喜欢按部就班,将题目读一到两遍,然后点明研究对象、分析物理过程、创建物理模型、选择适用规律列出方程,最后求得结果。这实际上存在很大的弊端,这实际是教师自己在做,而学生的思维并没有真正动起来,只是被教师牵着走。甚至有的学生思路跟不上,学生自身的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并没有真正得到增强。教师讲得越细、越透,学生能够思考的余地越少,越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2 如何进行物理习题教学

那么要如何上好物理习题课呢?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觉得要做到以下几点。

2.1要选好题

好的物理习题可以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帮助学生掌握双基知识,提高思维能力和解题技巧,所以上习题课之前选好要讲的习题至关重要。

在选题时要降低题目的难度,精选题目而不单纯追求数量。教师必须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层次和能力水平合理选择,精选那些既有一定难度,但学生又有能力完成的习题让学生来做。只有这样的题目,才能真正起到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作用。选取习题要有的放矢,具有针对性和明确的目标,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明确所要达到的目标。为此,所选习题要精炼、准确、新颖,同时具有启发性,举一反三,切忌搞“题海战术”。

2.2要抓好习题教学目标、方法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提出“凡为教,为了不需要教。”为了此目的,教师在习题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解题,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讲解物理习题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来分析题目的物理过程,启发学生分析、理清解题思路,寻找解答习题的正确方法;另外判断学生的解答是否正确,不能看答案是否正确,也不能把解答过程是否符合“标准答案”作为判断的唯一标准。

从教学方法上讲,要群言堂,不要一言堂。在一言堂课堂上,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都不见了,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纯粹的主宰和被主宰的关系;在这种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没有了,教师成为唯一的信息源;在这种课堂上,物理学失去了它的灵气和趣味,展现给学生的是固定的解题步骤和一堆枯燥的公式;在这种课堂上,除了记录和记忆,学生就再没有事情可做了。因此教师要适当提问引导,要给学生思考,要与学生交流讨论。这样激活解题过程,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好物理的信心增强了。

2.3要重视学生各种思维能力的培养

教师在习题教学时,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综合、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

(1)利用一题多解题,培养发散性、辩证思维。在物理习题教学中,应通过不同的思维途径,采用多种解题方法解决同一个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提高应变能力,启迪发散性思维,拓宽思维广度。

(2)利用一题多变题,培养灵活性思维。在物理习题教学中,应从多角度、多方位对例题进行变化,引出一系列与本例题相关的题目,形成多变导向,使知识进一步深化。通过这种“一题多变”的习题探讨,开拓学生思路。

(3)巧用错解,培养批判性思维。对于解答错了的题目,应引导学生多想一想、查一查易出错的地方或曾出错的地方,分析出错的原因或总结应注意的问题,以促进错误概念或做法的转变,培养批判性思维。

总之,物理习题教学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要针对目前习题教学存在的问题,在习题的设计上,习题的讲评中,渗透新课程理念,激发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自觉、主动、积极地参与课堂教学,这样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习题教学中提高学生各种能力和科学素养是每位教师值得思考、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徳力根昌.中学物理习题教学初探.内蒙古教育.2012年04期

[2]刘树田.物理习题教学“四要”“四不要”.物理教学探讨

[3]邢忆群. 新课标下的物理习题教学.物理教学探讨.2007年第2期

[4]丁刚.物理习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上一篇:高中美术欣赏 下一篇:高中地理复习策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