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救风尘》的艺术成就

时间:2022-06-19 03:47:00

赏析《救风尘》的艺术成就

[摘 要] 《救风尘》作为中国古代十大喜剧之首,在艺术上取得了不朽的成就,灿烂之笔比比皆是。本文从精巧的戏剧结构、浑然天成的舞台说明、集中的矛盾冲突、成功的悬念设置、巧妙的对比等方面进行赏析。

[关键词] 《救风尘》;艺术成就;戏剧结构;舞台说明;矛盾冲突;悬念设置;对比

孔子曰:“言之无文,行之不远。” 关汉卿的《救风尘》作为中国古代十大喜剧之首,能够历经八百年仍受观众喜爱,不只是在思想上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教育作用,而且在艺术上也有着不朽的成就。

一、《救风尘》的戏剧结构安排得非常精巧

在喜剧的开始部分,围绕着对周舍认识和态度的不同,宋引章与赵盼儿发生了矛盾。宋引章认为,“嫖客狎弄,终非夫妇”,立志从良,但急于嫁人,“立个妇名”。她在老实的穷秀才安秀实与花台子弟周舍的选择中,一念之误,落入周舍的骗局。在赵盼儿向她推荐可嫁给安秀才时,宋引章认为,“我嫁了安秀才呵,一对儿好打莲花落”。当赵盼儿告诉她,“那作子弟的他影儿里会虚脾(虚情假意)”,周舍那厮“虽穿着几件虼皮(屎壳郎皮,讽刺徒有外表的人),人伦事晓得甚的?”宋引章却执迷不悟,偏说“只为他这等知重你妹子,因此上一心要嫁他”。甚至赵盼儿警告她 “妹子,久以后你受苦呵,休来告我”时,宋引章依然坚持“我便有那该死的罪,我也不来央告你”。

宋引章不听赵盼儿的苦心相劝,执意要嫁给周舍,被骗至郑州。可是,浮浪子弟周舍进门就给了宋引章五十杀威棒,后来更是“朝打暮骂,看看至死”。于是宋引章捎信给远在汴梁的赵盼儿营救自己。到剧本末尾,宋引章在赵盼儿的营救之下,把脱了周舍的魔爪。

全剧头尾之间,通过说明、进展和高潮,呈现出一个完整的激变过程,既紧张曲折,妙趣横生,又筋骨密合,血脉贯通。

二、浑然天成的舞台说明

在戏剧中,对于不直接出现在舞台画框里,而又必须让人感受到的信息,往往要通过动作和对话加以说明,巧妙的“舞台说明”能作到不显山露水。关汉卿对《救风尘》剧本中的舞台说明的处理就十分巧妙,将舞台说明与戏剧动作浑然无间地糅合在一起,使之成为逐次展开的矛盾冲突的有机组成部分。

剧本中正旦赵盼儿与冲末周舍到第三折才开始正面交锋,而前面的两折戏,通过赵盼儿与宋引章的矛盾冲突,巧妙地说明了人物与背景,从而把舞台说明积极地渗透到正在进行的矛盾中去。为什么要讲这个问题呢?是因为剧情的需要。下文中,赵盼儿为了救自己的小姐妹逃出火坑,巧做安排,与周舍虚与委蛇,巧妙周旋。她周舍道,“我当初倚大呵妆儇(摆架子装乖巧)主婚,怎知我嫉妒呵特故里破亲?”这些情节,如果没有必要的舞台说明,观众很可能就会理解为的打情卖俏,争风吃醋。由于剧本有了很恰当的舞台说明,观众就能够理解,知道这是赵盼儿为救宋引章所施展的风月手段。

三、表现在善于制造矛盾冲突

戏剧中的矛盾冲突是戏剧结构的重要目标。在《救风尘》中,“抢休书”是全剧矛盾冲突的最高潮。这个矛盾冲突是各条矛盾线索的汇总集中,也是一系列上升动作张弛相间地持续发展的必然结果。围绕着“抢休书”,赵盼儿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除了上文的言语,还有虚假的“真情告白”并积极表白自己:“我若还嫁了你,我不比那宋引章,针织油面,刺绣铺房,大裁小剪,都不晓得一些儿的。”终于引诱周舍钻进圈套,写下休书。按照赵盼儿的话说,“引章,你再要嫁人时,全凭这一张纸是个照证”,可见休书非常重要。可是,宋引章一不小心,竟上了周舍的当,被周舍抢去,咬碎。一时让观众绷紧了心弦,为宋引章的命运捏了一把汗。殊不知赵盼儿早有准备,“妹子,休慌莫怕,咬碎的是个假休书”,并警告周舍不要再生觊觎之心,“便有九头牛也拽不出去!”可以说,从紧张的准备,引起、维持、加强到解除,有一个非常完整的过程。在紧张的矛盾冲突中,主题得以深化,人物形象塑造得以完成。

四、成功的悬念设置

在剧本中,关汉卿还成功设置了许多悬念。如剧本开头,宋引章想要嫁人,赵盼儿向她保了穷秀才安秀实,,宋引章却一心要嫁给花花公子周舍,当赵盼儿警告她说“事要前思免后悔”时,她仍然不听,执迷不悟。这就预示着出嫁后必受折磨。

再者,秀才安秀实看看婚姻无望,无奈之下,告诉赵盼儿,自己“上朝求官应举去吧”,赵盼儿却安排他道,“你且休去,我有用你处哩”,安秀实在客店住下,苦苦等待。到了剧末,安秀实在赵盼儿的安排之下,到衙门状告周舍,“诬告”周舍强夺妻子,情节虽令人啼笑皆非,但悬念的设置却是极其巧妙。

这些预示和悬念引导人们预测戏剧发展方向,又埋下伏笔,有埋伏,有照应,是剧情的发展并不显得突兀,而是水到渠成的。

五、成功运用了前后对比的方法

最成功的对比,也是最具喜剧效果的是赵盼儿的“盟誓”。周舍怕自己休了宋引章,赵盼儿不嫁自己,“弄的尖担两头脱”,逼迫赵盼儿“盟誓”,赵盼儿就跟他赌咒,“你若休了媳妇,我不嫁你呵,我着堂子里马踏杀,灯草打折臁儿骨”。到后来,周舍说“你曾说过誓嫁我来”,赵盼儿嘲笑他道,“遍花街请到娼家女,那一个不对着明香宝烛?那一个不指着皇天后土?那一个不赌着鬼戮神诛?”此处对比,终于使周舍这个在烟花巷“骑马一世”的花花公子,尝到了“在驴背上失了一脚”的滋味。使观众看到此处,忍俊不禁。

总之,《救风尘》犹如一株独立月光中的千年桂花树,即使是今日观之,仍是藏露得体,疏密相间,流香飘远,珊珊可爱,充满诗情画意,读之令人心旷神怡。

作者简介:罗敏(1977―),女,河南省鹿邑县人,2001年6月毕业于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 1999年7月参加工作,一直在河南省鹿邑县教师进修学校从事语文教学工作。

上一篇:突出护理专业特色,谈谈药物应用护理的教学改革 下一篇:从五个维度谈职高英语高效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