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情感触动

时间:2022-06-19 01:13:37

感性\情感触动

一、自我教育需要助推器

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或政治集团,为着实现自身的政治目标,用反映本阶级或政治集团利益和愿望的意识形态,对人们的思想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以转变其思想,进而影响其行为,促使其思想行为向着符合一定社会要求的方向变化发展的社会活动。

由此可以得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把教育对象指定在大学生个体上,教育的主体是高校教育工作者,教育的客体是大学生的思想。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教育者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然而,我们这么定义,其实在外延上仅仅包含了外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外部教育,当然还应包括自我教育。自我教育是大学生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外界的教育影响,自觉地转变思想,培养思想品德和控制行为的活动。因而他们是这层教育意义上的主体,与外部教育的主体―教育者并不矛盾。然而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外部教育必然要通过主体的自我教育才能被吸收,被领悟,进而产生作用。因此从根本上来说,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仍然是学生。

那么发挥大学生主体性,开展自我教育是不是就意味着教育者在一旁不管不顾,任其把外部教育的内容随意消化、甚至曲解呢?答案是否定的。谈到这个年代的主体发挥能动性,纵然是不盲从的,非异化的,但还分合规律与不合规律之分。如果对大学生的自我教育任其发展,不加以引导和正确方向上的推动,我们就不能保证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因此,自我教育也是有目的,有方向的,即把大学生培养成一个符合社会要求,德才兼备的人。为此,在大学生政治思想自我教育的任务中,高校教育者的责任就是扮演助推器的作用,助推器就是促进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教育,而助推器的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为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提供动力,即加强培养他们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二是为大学生自我教育提供方向上的保证,即推动他们的自我教育朝符合政治思想教育目标的大方向上走。

二、自我教育召唤感性、情感助推器

纵观当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不难发现,虽然大多数教育者已经有意识地去培养大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但惯用的方法还是以理性的力量去驱赶学生,缺少情感的熏陶和教化。而事实是,当下的大学生正是最需用要“感性”的方式来触动内心的,并且,这也是由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关系所决定的。

(一)大学生时代特征的特殊需求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高校传统的教育内容,但是如果不考虑大学生的时代特征,我们设置的教育活动就可能没有针对性而降低教育效果。

比如各大高校都会设置党课,绝大部分采取的形式都是教育者在讲台上介绍有关党的历史、党的思想、党员要求等内容,但是台下的学生大多是表情呆滞的,因为他们不同于以往的革命时代的学生,他们并没有强烈的革命情感,所以单纯的理论讲解对他们来说是单调乏味的,根本无法引起他们的共鸣。

虽然通过理论教育也能唤起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但当今大学生都是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新生儿,他们生长在一个纷繁多元的时代,生长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各种现代化信息、媒体环绕在他们身边,他们是一群充满激情和创意的新人,他们渴望色彩和情感。他们所处时代的特殊性决定了他们接受力、领悟点的不同。所以传统的理论型的教育方式虽然必不可少,但想要真正触动他们内心,成为他们进行自我教育的助推器还是缺乏力量的。因此,要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意识,高校教育者必须加强情感催化剂,用这样的助推器去感化、熏陶学生,起到沟通共鸣作用,对学生产生持久长远、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促进和提高他们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育目的的根本期待

马克思谈到人的本质问题的时候不仅指出了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还强调了人区别于动物,因为人从事的活动是自由自觉的,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人能够按照内心的体验,自己的审美标准去感受外在世界,进行实践活动。因此,马克思提倡的社会是“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创造着具有丰富的,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

刻的感觉的”的人呢?这就是教育的任务了。因为教育才会使人社会化,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既然我们提倡张显人的本质,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那么教育的目的也就是要培养丰富的、全面的学生,因此必须提高学生的感知程度,因为人的感知程度越高,人越是具有丰富的感受力,人就越全面。

为此,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也不能停留在“理性王国”中,除了“理性”地教学生反思,敦促他们进行自我教育之外,更需要一些美育、一些诗性的东西去感化他们,使他们在感性的方式上接受感性的内容,进而在感性的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从而发展成为感觉丰富的,不仅会理性思考自我,还会感性体会自我与周围世界的人。这样的人才是全面发展的人,是我们教育目的的根本期待。

(三)教育关系的必然要求

高校教育与中学教育一个显著的差异即是师生关系的亲密度。中学教师熟知班级每位学生,课上课下都与学生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而高校任课教师和辅导员与学生的熟悉度远不及中学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甚少。在这样的情况下,教育者对学生的指导和促动作用就大打折扣。因为教育是一种交往过程,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也是一种交往过程,其作用基础是双方形成的教育关系。人是感情的动物,教育是爱的艺术,只有在教育关系更和谐,更人性化的前提下, 教育才会有效果,甚至事半功倍。

所以,在师生关系中,加入感性、情感的元素是相当必要的。教育者应当少一点“权威”的身份,多一点“朋友”的姿态,少一点“裁判官”的架势,多一点“邻家长者”的面容。在这种感性的,包含友好情感的相处中,教育者以自己的人格魅力为学生树立榜样,这一过程就达到了学生在人与人的感情中进行自我教育的意义了。

三、感性、情感助推器的实行逻辑

(一)在认识上,转变“唯对象性”教育方法的观念

我国的教育理念很大程度上都受凯洛夫教育学的影响。凯洛夫的教育学中有个“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就是指认识、教育对象,然后在此基础上就必然有认识规律、教育规律。高校教育者都在有意、无意地遵循着一定的“教育规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我们才会出现重理性教育、轻情感教育的现象。因为理性的东西都是有规律可循的,有理论可参照的,是系统的,有结构的,而感性的东西似乎总是无规律可循的,非逻辑的,不好把握的,所以就被偏废。

然而我们需注意到的一个事实是,思想政治教育最主要的任务是德育,关注的是学生道德品质上的发展、精神上的成长。而这些东西不是自然科学,未必都能被概括到“科学”“规律”的范畴里。教育不仅是科学,也是境界,所以我们不仅需要理性,也需要一些体悟、感性的精神,才能真正做到与学生平等交流,打破传统的课堂讲授、理论教导等模式,才能实施好自我教育的推动工作,甚至来点诗性的“忘我”也不为过。

正如孙迎光老师所说的:“在教育中既要倡导理性方法,又要倡导诗性思维,两者不可偏废。”

(二)在具体操作中,创造感性教育方式,激感触动点

1、营造健康的校园文化――以境育情

校园文化包括校徽、校训、班级文化、寝室文化、校园文体活动等。健康的校园文化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学生在优美环境的熏陶中养成良好的主体人格。高校应该在学生生活的细节处去展现这些校园文化,比如固定时间播放学校的校歌,定期更换橱窗内容,每学期进行文明宿舍评比活动,各大节日举办文艺演出等等。“孟母三迁”的故事揭示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大学生身处健康的校园文化中会自觉不自觉地吸取学校的人文精神,接受美的熏陶,摒弃人性中不正确的影响,在更高的境界、更宽广的领域去探索、领悟生命、价值真谛,从而达到自我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和超越。

2、引入比德教育方法――以物育情

比德教育方法是一种诗性教育方法,它将个体的德行、内在精神与山水草木等进行对比从而启发人们。人是有感情有思想的,看到一些艺术性的自然之物,会自觉能动地赋予其一些意义,从中得到启迪和熏陶。我们将无言的自然之物代替有言的人为说教,为学生在感官上提供充分的享受,其过程更令学生愉悦。

比如当我们计划给学生开展道德诚信教育或者品德性情教育时,完全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艺术馆中有关竹的书法和绘画作品;季节和条件允许,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徒步、登山等活动,在履行中感悟自然的无言之美。即使是在学校内部,也可以举办体现比德教育的主题活动。观看一种植物的主题片,进行关于品味一种象征人格的物体的征文大赛,举行文学朗诵会、歌唱会等,完全可以用这些形式取代大标题式的讲座。甚至,教育者不用进行任何总结,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在比德教育中感受诗性的境界,自我品味,自我提炼。这样,他看了,他体会了,他思考了,他也就在自我教育了,并且,这种教育是绝对体现生命的张力和美感的。

(三)开展个别对话――以人育情

高校的政治思想教育通常是在严肃、规范的氛围和形式下展开的,比如通知时间、地点,然后大家集体坐到一个大教室里,等待“训导”。这样给学生带来的效果是“不痛不痒”的,对外部教育没有情感触动,自然不会产生把外部教育内化的欲望。所以,要想真正触动学生,这样集体授课式的教育是显然不够的。心灵的交流,需要眼神的传递,肢体语言的协助,而这些都只有在个别谈话时才可以详尽地展现。与其大规模地召开集体会议,令大多数学生抱着应付差事的念头,不如定期找学生个别交流,哪怕每人一学期只能轮到一次。

在个别对话中,完全不必局限在办公室内,可以以吃饭、散步的方式展开。只有回归生活的谈话,才能做到师生间真正的民主、平等。在这种个别对话中,师生寻求彼此的理解,是一种交往性对话。一场成功的对话必然会使学生或多或少受启迪,这将为其进行自我对话提供引导和动力。退而言之,就算学生未能从对话内容中得到启迪,他也必定能从这样的个别对话中感受到教育者的真诚无私的关爱,因为个别对话才更能制造出这种心理相容的气氛,才能体现教师对学生的情感感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因而这种方式将成为学生自觉行动的催化剂。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上一篇:浅论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智能电网环境下智能配电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