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语感特性 培养语感能力

时间:2022-06-19 01:10:39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感素质已越来越被同仁们所重视。但据笔者所知,尽管师生为此花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但其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是由于施教者自身未能真正把握语感持性,以致事倍功半。因此,要想快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首先就必须把握语感特性。那么,语文的语感特性有哪些呢?

一、语义的基础性

众所周知,语义和语感是语文交际功能的两大要素。语义是凝聚在语文概念中的一种固定的客观信息;语感则是人们在传递语言信息时所包含的一种主观情绪和主观意向。素质教育规定了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感能力。勿庸置疑,不论是培养学生的感知、领悟语感的能力,还是锻炼学生琢磨、体味语感的技能,都必须建立在学生真正理解词语本身已有的语义基础上,否则一切都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二、联想的扩展性

词的概念意义是以逻辑为基础,义项基本固定,属于封闭系统;除此之外,词还具有联想意义,它是以经验为依据,义项较多变化,属于开放系统。词的概念意义指的是语义,联想意义就是语感。要达到语文素质教育的目标——语感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实现从客观固定的语义理解到主观变化的语感获得,其桥梁就是联想。联想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接近联想和推想联想就是教学中常用的两种方式。

接近联想能把本没有内在联系的事物组织集中在一起,形成意象和意境。如在马致远的《秋思》中,前三句诗人用9个名词点出了9个事物,如何理解这9个名词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有机画面,从而领悟其中的意境呢?教学中,首先要引导学生分析首句中带有鲜明个性的三种事物“枯藤”、“老树”、“昏鸦”,运用联想和想象,脑海里自然就会浮现出深秋晦暗的幕色里,那枯藤缠绕的老树上,晚归的暮鸦在巢前枝头上盘旋着,小桥流水旁一户人家透出温暖的光亮、乌鸦归巢、家人团聚,而苍茫的暮色里,瑟瑟西风中,奔波在荒凉古道上的游子尚不知投宿何方的图画。诗人正是运用了“具象”的语言思维,将9个名词作了一种艺术的组合,点出了特定的时令、地点和环境,构成一幅深沉悲凉的立体画面,寄托了天涯游子孤寂无依的情怀与心境,通过联想,令学生体味出诗人所揭示的元代下层小知识分子那种“儒人不如人”的凄苦情感。

推想联想是由某种主体的事物的意象、情态引起,推测联想到主体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向、结果等。如《项链》、《最后的常春藤叶》等许多作品,都采用了戛然而止的结尾。对于此类作品,在教学中不防引导学生去推想人物的命运、情节的延伸,揣摩出作者欲言又止的文外之意,从而更准确地把握作品的主题。

语感的扩展性特点决定了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引导学生通过丰富的联想,准确敏锐地捕捉语词的语感意义,从而形成一定的语感能力。

三、语境的限定性

丰富联想尽管是领悟把握语感的关键,但毕竟每一个语词都存在着最接近作者本意的“这一个”的准确意象,而“这一个”就构成了语感具有语境的限定性特点。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词语都是信息的载体,但它们负载着的信息量却有所不同。每一个语词除了其结构本身提供的显性信息外,还有潜在信息。因此,在教学中应将词语放在作者营造的特定语境中,调动学生的情感、感觉、知觉等心理功能,潜心体察词语的深层语义,进而领悟把握其确切语感。如《药》的开头这样写到:“秋天的后半夜,月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单从表面语义角度分析,它仅仅交代了华老栓买药的具体时间。但如果将它置于作品的时代背景——语境中去剖析,其含义就十分深刻,它形象而含蓄地展示了华夏两家悲剧发生的根源及背景——一个被“夜游的东西”统治着的昏睡的中国。只有把握了这一点,才算真正领悟了作品的深刻内蕴。

四、主观的差异性

尽管语感有其语境的限定性,但由于语感不是单纯的语义判断过程,而是一个充满个性体验的情感过程。一个人的语感和他的思想感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可以说是思想感情起着主导作用。由于人的知识水平、生活阅历、性格情趣、文化修养、年龄性别等差异,对同一语言现象的感悟也就有所不同,这就是语感的主观差异性。

在教学中,对这种差异性一要重视,即注意发挥学生的个性差异,让其充分体验、畅所欲言,充分发挥教学主体的潜能,捕捉其语感感受力闪耀的火花,让学生得到不同程度的语感实践,同时也可以营造一种民主的教学气氛。如在教读《老王》结尾时,就可让学生充分体验感受具体语境中“愧怍”的深刻含义,通过结合时代背景,学生各抒己见,对这个特定语境中的“愧怍”作深入的、不同层面的体味,你会发现,他们语感虽有差异,但都准确。二要引导,不能忽略语感的限定性、准确性,不可任其信马由缰,该“收”之时就要“收”。对学生语感差异,既要“放”,也要“收”,“收放”要适度。

当我们真正理解和把握了语感的特性,再加以科学、合理地指导,笔者想,在培养学生语感能力、提高学生语感素质的实践中,定能变事倍功半为事半功倍。

(周莉 江苏省新沂市第二中学 221400)

上一篇:在研究和学习中追寻数学本义 下一篇:重构场域与惯习:新课程改革视域下的学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