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浮云”遮望眼

时间:2022-06-18 09:58:43

摘 要:以读为本作为中国几千年来母语教学传统中积淀下来的精华,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备受重视和推崇。在此,对这些低效的教学现象进行了反思和原因探究,并结合实践提出了具体的指导策略,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朗读水平,让朗读真正点亮小学语文课堂。

关键词:有效朗读;教学误区;指导策略

“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谓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朱熹

让我们穿越貌似本真课堂的层层“浮云”,重新来审视读的实效性:如何真正做到读得正确、读得流利、读出神韵、读出情味,在反复的读书中体会、揣摩作者的思想感情。笔者以自身的观察及实践,做以下一些粗浅的思考,以求抛砖引玉之效。

一、乱花渐欲迷人眼――直面教学的误区

1.朗读时间“昙花一现”

虽然大多数语文教师都认同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但不容否认的事实是,实践操作上许多教师会不自觉地把教学演绎成以讲带读的模式,充斥于语文课堂的“讲问教学”挤掉了学生读书的时间。这样的课堂40分钟,学生朗读的时间却不到5分钟,朗读练习往往是来去匆匆,如雁掠过,且又“雁过无痕”。在部分课堂教学中,朗读成了教师展示自身深厚教学素养的点缀。试想:仅以如此少的时间与精力用于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其效果自然可想而知。

2.教学目标“好高骛远”

我们知道,朗读的目标总体是“正确、流利、有感情”。此三者是相辅相成、互相关联、螺旋上升、缺一不可的。可是在现今的语文课堂里,轻“正确、流利”地读,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现象仍屡见不鲜。新授一篇课文,粗粗一读,便转入重点片段的情感朗读指导环节。殊不知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是语文教学的“保底工程”,训练时决不可“缺斤少两”“随意挪用”。这无疑是因为朗读教学的指导目标缺乏科学定位,好高骛远所导致的。

3.朗读方式“放任自流”

“同学们,请自己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只要读出课文的情感就可以了。”这是现今课堂上我们虽警觉但依然流行的一个话题。“想怎么读就怎么读”这句话之所以能像“忽如一夜春风来”之势蔓延开来,这并非偶然现象,是因为这一现象表面上应和了学生的阅读个性,看似尊重学生独特感受,学生的自主意识似乎也得到了相应的强化,但实际效果并不太好。

4.指导方法“机械单一”

在指导有感情朗读的教学中,这样的教学现场我们并不陌生:当教师对朗读的效果不满意时,会出现连续叫好几位同学站起来重复朗读的场面“你读”“你读”“你来读读看”……一直叫到满意才停,教学时间被单一同学展示性的朗读垄断,既费时又低效。还有一些教师,虽注意了对个别学生的指导,却忽视了将之扩大到全体的;或是努力进行朗读指导,但训练未到位就匆匆过场的,形式痕迹重,真正的效果欠缺。以下这两种教学现象颇具普遍的意义:

(1)泛泛而论,虚晃一枪

教学现场:《搭石》片段朗读指导

“上了点年纪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

师: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觉得这里的人都很热情。

师:你把热情的感觉送进句子读出来。

(生朗读句子。)

生:我读出这里的人会为别人着想。

师:请你把这种感觉读出来。……

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显然,老师的指导意识是正确的。但是,学生感受到的“热情、为别人着想”只不过是文本语言的理性概括而已。久而久之,我们的朗读教学就会走进“情感体验简单化,情感表现标签化,情感世界虚伪化”的死胡同。

(2)偏爱技巧,情感缺位

教学现场:《江姐》片段朗读指导

文本中有一片段描写了牢房里的同志们写给江姐的书信。

师:战士们给江姐的信中写了些什么?谁来读一读。

(生找读句子)

师:信中有一句话特别长,特别难读,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齐读句子)

师:这句话中有三个“当……的时候”,可以调换顺序吗?

生:不能,因为句子间是递进关系。

师:是啊!它们的语气、分量一次比一次重,不能调换。这样的句子叫排比句。读的时候要一句比一句强烈。谁能读好这个排比句?

(生在教师的指训下一遍遍练读句子。)

战士们的信向江姐传递的是关心,是慰问,是敬意,尤其是信中的排比句,抒发了战士们受江姐的激励而产生的战斗豪情。对于遍体鳞伤的江姐来说,这封信胜过任何疗伤之药。这里的朗读,要读出同志们的意志与胸怀。

二、繁花落尽显真存――探寻指导的策略

1.准确定位,朗读应“循序渐进”

就如前文所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定义了朗读目标的三个要素: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三者之间存在着螺旋上升的关联。也就是说学生只有在读“正确”的基础上,才能达成“流利朗读”的目标;只有奠实了“正确、流利”这两步,“有感情”朗读才有可能得到实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首先应扎扎实实地落实“正确、流利”目标,非常明确地提出每一次朗读训练的具体要求,如,“请同学们读一读,看谁能做到一字不错。”其次才是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本。所以,我们在40分钟的课堂里,务必要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练读课文,要求声音响亮、吐字清楚、读准字音,特别是自由练读时,要让全班学生都读完、读好,切不可只做个读的样子,匆匆过场、草草收兵。那么,读书的时间哪儿挤呢?这就要求我们组织教学时要精心设计问题,让繁琐冗长的“讲讲、问问、答答”让位给读;让花哨形式的、缺乏实效的小组讨论让位给读。

上一篇:如何促进幼儿自主性发展 下一篇:让语文教学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