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专项规划编制的问题研究

时间:2022-06-18 08:28:23

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专项规划编制的问题研究

摘要:本论文研究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专项规划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综合考虑上层次规划、经济、社会、技术等因素,简述了这些问题的一般处理方法和经验。

关键词:环境卫生;生活垃圾;规划;研究

中图分类号:R12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66(2009)017(c)-0170-01

随着城市快速的发展,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与配置无凝滞后于城市化进程。属市政基础设施之一的城市生活垃圾收运设施,担负着收集和运输城市生活垃圾的重任,对城市整体环境和形象有着较大影响,收运设施的配置和建设日愈重要,系统性的规划也逐渐受到各地方的重视。各城市陆继编制环境卫生规划,但专项收运规划则较少,笔者有幸参与编制了“广州市中心城区垃圾压缩中转站布局规划”(以下简称广州收运规划),借此对收运系统专项规划的编制进行一些探索。

一、规划中一些重点和难点内容的研究。(一)规划目标的确定。收运规划目标是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对城市的定位分析而确定垃圾收运系统应达到的要求和高度。目标的实现涉及收运工艺的科学性、设施建设的可行性、环境保护要求、市民的接受程度、经济可行性等。因此,目标的确定是一个反复的过程,要经过目标初定――编制中修正――可达性分析――确定目标的多步骤的过程。在确定总体目标后,应进一步将目标分解,确定具体的发展目标和初步的目标范围,并在后续规划编制过程中,对具体目标进行分析、修正和调整。(二)现状研究与问题解析。规划在某种意义上是基于对将来的配置在现状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重新配置的计划。因此,对现状情况的了解、掌握和深入分析,是规划的基础。收运系统规划的现状分析,主要针对现状采用的垃圾收集流程、收集方式、转运方式、收集设施情况和数量、转运设施情况和数量、设施建设标准、环境保护效果、市民接受程度、收运系统运行效果进行系统的了解和分析。巩固即得成效,认识潜在潜力,发现存在问题,便于在规划中继续保留现状亮点,挖掘潜在潜力,解决存在问题。现状情况的调查方法有多种,在“广州收运规划”编制过程中,我们采用表格调查、社会调查、现场调查、会议座谈、相关部门走访、宗卷查阅等方式,对现状的基础情况进行了详细、全面、深入的调查和分析。(三)规划策略、措施的制定。为了达到预期的目标,在对现状情况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规划策略、应对措施,形成后续规划基础框架,为收运流程、设施布局、设置和建设奠定便细致原则基础,也是对规划原则便深层次的表述。规划策略的提出、措施的制定,应具体而不缺原则性。具体的策略和措施才能指导后续规划的编制,而不缺原则性则能给予后续规划编制一定的灵活性。(四)设施配置、用地和建设标准。收运系统的设施主要有垃圾收集站和转运站。国标和规范中对垃圾转运站用地标准按转运量进行核定,但跨度较大。在专项规划编制中,应在遵守相关规范要求的前提下,以满足转运站规划具备的功能,来测算转运站应用地面积,并结合实际征地可能性进行调整。不具备测算转运站应用地条件时,可按规划的转运量按插值法计算。对于垃圾收集站,规范没有明确的用地标准,可依据当地的城市规划规范确定用地标准。(五)设施布局规划。设施布局是规划的核心。设施布局是否合理、能否落实,直接影响到规划的可操作性,是规划能否实现的关键要素。设施布局的核心是设施的选址,《生活垃圾转运站技术规范》(CJJ47-2006)中明确转运站的选址应符合下列规定: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卫生专业规划的要求;2、综合考虑服务区域、转运能力、运输距离、污染控制、配套条件等因素的影响;3、设在交通便利,易安排清运线路的地方;4、满足供水、供电、污水排放的要求。

二、规划编制中容易出现的盲点与误区。(一)规划易出现的盲点。1、规划原则要点的遗漏。规划原则作为指导规划编制的纲领,极其重要。在规划编制中基本都遵守了“以人为本”、“适度超前”、“经济适用”、“操作可性”等基本原则。但也较容易遗漏“区域统筹”、“循环经济”、“合理布局”、“预留余地”的原则。同时,结合现阶段的社会主要新农村建设新局面,应城乡统筹兼顾,适时适宜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纳入城市垃圾收运体系。2、缺少规划目标可达性分析和规划风险论证。规划目标可达性分析和风险论证,作为对前述规划目标、内容、选址进行最后的综合分析,并针对规划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论证和提出防范措施,是规划的重要组成。3、收运量的预测方法单一。收运量是设施规划和布局的基础,采用单一预测方法容易出现预测值与实际值偏差大,宜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似合和修正。4、转运车辆与垃圾处理设施相适应的衔接。转运站的转运车辆应与接纳的垃圾处理设施相适应。例如,焚烧处理厂能接纳的车辆长度有一定限制,则转运车辆应不宜过长,特别是竖直式压缩转运车辆要一定的回转场地,在规划时应予周详考虑。(二)一些误区。1、规划目标宜高设定。规划目标应根据当地的经济、环境的实际和发展情况而定,过高的目标难以达到,且加重财政负担。因此,目标不宜过高。2、认为收运设施就是污染源,难于改变民众观念。。被誉为“空中花园”的上海静安区固体废弃物流转中心,是由澳大利亚设计师设计的下沉式垃圾压缩站,地面之上是开放式花园绿地,可供市民休闲娱乐。该中心由于设计合理,环保措施到位,污染源控制得力,周边基本无视觉、臭气、噪音的污染;该中心将转运功能和绿化景观巧妙结合,将工厂操作与会务休闲融为一体,将室外布局与室内设计有机融通,在满足垃圾中转功能的同时,成为开放式的花园绿地,形象地改变了人们对垃圾中转站传统的视觉、外形感受,成为环卫设施现代化、环境优美化的一项示范工程。

三、经验总结。垃圾收运系统专项规划不仅要指导思想明确、依据充分、技术路线正确、内容全面,更重要的是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规划实施方案和对策措施可行,成果应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可操作性,能指导实际工作。对于好的经验与教训应积极借鉴和汲取,适宜的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垃圾收运系统和设施,以人为本,重视环境保护防治措施,落实环境质量保护目标,加大污染治理投入,转变民众对垃圾收运设施负面形象,提升城市环境面貌品位。

作者单位:广州市环境卫生研究所

上一篇:生活垃圾焚烧厂建设费用的探讨 下一篇:浅谈微机继电保护在变电站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