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CTP能不能为您带来明天的竞争力?

时间:2022-06-18 12:28:47

投资CTP能不能为您带来明天的竞争力?

CTP意味着可通过激光直接在印版上成像,跳过使用胶片晒版的旧模式。对于印刷企业引进CTP系统,业界一直有不同的观点:有企业单纯是为接单需要,买套CTP系统放着给客户看;有的只是想赶上时代步伐,别人有,我也得有; 还有许多企业认为自己多数是重复订单印刷,一个月制不了几块版,买套CTP系统并不划算;更多的企业认为CTP版材贵,系统贵,等以后便宜、普及些再看看吧!其实如果能把眼光放远些,我们更希望提醒经营者仔细想一想:投资CTP能不能为您带来明天的竞争力?

一套完整的CTP系统,应包含电子文件处理/作业软件+CTP制版机+冲版机+数码打样机+ CIP3/4印前与印刷、印后连接界面+必须能让印刷机质量与效率大幅提升的结果。尤其是最后一项内容,并不是所有拥有CTP的企业都能得到的。

其实,要想得到“必须能让印刷机质量与效率大幅提升的结果 ”,不仅仅在于引进CTP系统后的规范化管理与操作,更重要的是,企业经营者在做购买决策前,就应有完整的思路与规划。如果能全盘了解CTP系统投入前后应有的准备与期待,通过CTP系统来提高竞争力的期望就已经实现大半了。

投资前应有的理念与准备

1.技术准备

(1)正式进入全数字作业

要实现CTP直接制版作业,大都需要同时引进数字作业软件与流程。过去,许多企业委托制版公司完稿、出胶片;引进CTP系统后,此模式基本上已不符合提升效益的要求,必须开始采用全新的数字作业流程。许多企业在购入CTP系统前,花了整整两年时间,说服他的客户逐渐转变,改为提供电子文件,所以才能在一夜之间,顺利完成作业转换!

当然,大部分企业都不能很快完成由传统制版向CTP制版转变的过程,一般是逐渐转换,这其中有不少过渡问题需要关注。

例如客户不接受CTP制版的色彩差异等。几百个客户,上千张保留下来的旧版或胶片,如何平滑过渡到新的作业模式,必须有一套计划和方法,才能避开转型初期的重大损失!

又如,为应对客户来稿的多种格式,转型前,应专门指定负责人,并对其培训或直接招募有经验人员加入前期作业!特别是PDF作业流程,有较大的优势与发展空间,而且PDF/X印刷标准文档格式已成为国际趋势,更与色彩管理直接相关。但是使用PDF作业流程需要掌握很多专业知识,才能避免出错。而这些知识又不是短时间内能完全掌握的,因此,越早进入,收益越多。

(2)原有拼/晒版人员必须逐渐实现转型

在引进CTP系统之前,应妥善规划原有拼/晒版人员的转型或去留问题,有经验表明,并非所有现职人员都适合转型或喜欢改变,掌握CTP系统要学的不仅仅是电子拼版/出版,日后还需要了解数码打样、印刷网点补偿、色彩管理等高端技术。转型学习,需要时间,提早规划可以避开许多转型初期的错误与痛苦!

(3)必须考虑今后打样方式的改变

转换为CTP制版后,由于不再使用胶片,传统制版打样已不可行,直接出CTP打样,成本又过高。由于数码打样、特别是喷墨打样,既能基本符合数码时代的需求,又能与色彩管理匹配,因此,正成为当前主流的打样技术。从技术层面来看,印刷企业需要深入学习色彩管理相关知识,拥有一定的技术水平,从成本角度来看,喷墨打样的主要成本集中在墨水与喷墨纸张方面,成本也较高,但不再需要传统打样环节要用到的胶片、印版以及上机印刷的成本,加上打样时间最多只需30分钟,是原来的1/10,从而使得喷墨打样整体效益与成本远远优过传统打样!

(4)必须考虑印版打孔问题

采购CTP系统,应同时考虑印版打孔问题,因为这关系着日后所有印刷机的效率。精准的打孔系统非常有助于现代化高端印刷机快速实现套准。打孔系统可选择配置在CTP制版机上,如果印刷企业机型较多,孔位不一,则可选择制版后打孔,但最好是选择屏幕型的打孔装置,以提高精准度。不要小看这方面的投资,也许开始投入较多,但回收却是明显、快速和长远的!

(5)必须开始了解网点控制技术

引进CTP系统后,如果也想走进G7或印刷标准化时代,非常重要的是能正确补偿印刷机的网点增大、修正灰平衡。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印刷机师傅既说不出网点增大的原因,也不知该如何测量。整体状态仍停留在晒版时代,追不上颜色时,依然回到CTP环节,重新制版。这是真正让人心疼的事情,白白浪费了CTP的资源!而要让印刷机师傅了解网点增大,懂得测量与控制,并不是两三天就能学会的,前期的培训至关重要。

2.理念升级

(1)作业技术与理念转型的契机

从使用胶片晒版时代走进CTP时代,应该不仅是制版方式的改变,更是全面数字化作业的崭新时代,数字化工作流程、电子拼版、数码打样、印前与印刷联网、色彩管理会大幅改变企业的经营理念以及印刷的质量与效率。对此,印刷企业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将引进CTP系统作为企业技术升级与理念转型的最佳时机。

(2)制版成本孰高孰低?

许多印刷企业一直认为使用CTP制版,设备贵、版材也贵,其实,新的统计与分析显示,CTP的直接成本并不比传统制版高。随着胶片成本不断上升、CTP版材成本不断下降,CTP制版成本偏高的观点已经不再正确。如果再加上时间、效益、成本,CTP制版无疑会是企业未来必须要走的路!

(3)重复订单较多的企业,不适合引进CTP吗?

有不少包装印刷企业,确实因重复订单较多,大部分时候都用保留版,每个月要出的新版不超过10套,如果购买CTP系统,实在看不出有什么太大的效益!

从维持客户原有色彩的观点来看,沿用传统制版印刷模式确实有其必要性,且没有风险。但从长远来看,以下几点还是值得参考的:CTP系统的主要效益不在CTP本身,而是反映在印刷的效率与成本上。投入太晚,您损失的可能是明天的竞争力! CTP系统代表的是经营与技术的重大转型,过晚投入,人员得不到进步的动力,或许会面临人员提前流失的风险。没有CTP系统,可能还会流失订单与客户的信任。

引进后究竟能收获什么?

1.效率提升,纸耗减少

由于制版精准,加上打孔系统匹配良好、印刷机装版技巧正确,效益会立即体现在校版快速上,当然校车时间缩短以及纸张损耗减少更是附带的成本效益。

此外, CTP制版几乎无脏点,与传统制版的印版不可避免地有脏点,须花5~20分钟消除,单是这一点,每台印刷机每天都可省下可观的时间与纸张损耗。一年下来,这些都是大钱,都是成本的降低!

2.补偿制版网点优势明显

要想多台印刷机(同印刷企业或不同印刷企业)能印出接近的色彩效果,必须建立网点补偿曲线,在此方面CTP系统具有极大优势。因为它能任意放大或缩小网点,而传统制版通常只能晒小网点,此外,色彩管理或G7的灰平衡控制,没有CTP的帮助,几乎难以实现。

3.通过软件可输出印刷机放墨数据

引入CTP系统后,只要配置适当的软件并采用有效的连接方式,就能轻易将每张版面的图文分布转变为印刷机的放墨数据,甚至能进一步控制/调节印刷机的其他功能与动作,还能算出每印1千张所需的墨量,这极大地改善了放墨精度。这是CTP对印刷的一个重大贡献!可惜,许多企业在买CTP时,只考虑了CTP的价钱,并未认真考虑过CTP的其他效益。

4.出各种调频或混合网点变得容易可行

如果要靠传统制版,出好调频网或混合网,相当有难度。但对CTP而言,却是轻而易举的!这无疑扩大了印刷企业的运营空间。而针对调频网特性曲线的应用,更是必须要借助CTP系统来完成。

5.可同时提升数台印刷机的效率

虽然只是一套CTP系统的引进,单是版面精准无脏点,就足以让所有印刷机效率提升20%~50%。如果再加上其他功能,很可能会带来翻倍的印刷机效益!这相当于添购了多台印刷机,而成本并未增加。

6.放置测控条更容易且精准

胶片晒版时代,要想在每张版上正确晒出印刷控制条,可谓难上加难。在印刷标准化的未来,CTP能轻易地在版上晒出各种控制信号条,执行所需的色彩与质量控制标准,这是传统制版望尘莫及的。

CTP对行业科技进步的促进

1.带动数码打样的发展与应用

从目前来看,过去50年的印刷与打样的方法,可以说是完全不靠谱。因为传统打样与印刷之间存在太多的矛盾与不匹配。引进CTP系统后,由于没有胶片可以晒版,打样势必要寻求新的途径与方法,而数码打样正好适时地填补了此需求。重要的是通过色彩管理,数码打样已能打出比传统打样更为精准的样张,让追色不再是件没谱的事。这是近百年来印刷打样的重大革命。可以说,如今数码打样是业界的主流,应是拜CTP所赐!

2.带动色彩管理技术的革命

引进CTP系统后,由于印版质量控制变得相对容易,达到ISO 12647-2印刷标准,以及进入色彩管理作业模式,是传统制版无法达到的境界,但却是CTP最大的优势,影响所及,直接关系未来经营的成本、质量与效率。

如果能把引进CTP系统看成是未来转型的契机,应该是最睿智的理念!

上一篇:从产品生命周期看CTP技术在印刷企业的应用策略 下一篇:标准化助CTP系统作业更上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