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山觅宝用自高

时间:2022-06-18 12:10:02

【中图分类号】G648.6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3)02-0024-02

充分发掘、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培养幼儿浓烈的爱乡情怀、高尚的审美情趣,努力提升幼儿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对于幼儿综合素质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纲要》指出:“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发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最优秀的文化,是民族的文化。最重要的传承,是儿童的传承。将乡土文化融入幼儿教育教学,实现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最大限度的激发孩子们的爱乡之情、报国之志,是幼儿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这方面,我们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一、身在宝山要识宝

海安,历史悠久,源远流长。5000多年前,海安境内的青墩先民就在这块肥沃的土地上搭建起了第一座干栏式建筑,升腾起江海文明的第一缕炊烟。海安,文华芬芳,情韵生动,挑花担、舞龙灯、打莲湘、唱花鼓、踩高跷,将音乐、舞蹈、说唱、游戏融为一体,是海安传统文化的瑰宝。挖掘、整理海安花鼓并据之创编的《海安健身花鼓》,代表南通市参加江苏省全民健身比赛,获得新优项目创新奖第一名,代表江苏省参加全国比赛,荣获最高奖——全国优秀健身项目奖。2008年,获得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前暖场表演的殊荣,向数以亿计的全世界电视观众展示了江海儿女的婀娜多姿。

海安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体育文化、地域文化,我们身在这样一座乡土文化的宝山,有着极为丰富的乡土文化资源可以发掘、利用,从而转化为对幼儿进行全面素质的优质教育资源。身在宝山,还在到处找宝,甚至四处买宝,不仅找不到真正的宝贝,而且教育效果也会适得其反。用乡土文化作为儿童教育优质的教育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现在需要的只是一双发现的眼睛。

二、手中有宝用得妙

手中有宝,倘若藏之名山,或者束之高阁,那就成了死宝。宝山觅宝,关键还要巧于运用。只要用得巧妙,用得得当,才能充分发挥其教育功能。

首先要找寻乡土文化资源与幼儿教育目标之间的契合点,让乡土文化资源能为我所用。譬如青墩文化遗址,是一处位于里下河水乡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距今已有5000多年历史,这一遗址将海安地区文化史向前推进了2000多年,所发掘的文物生动展示了青墩先民劳动、生活、游戏的场景。发掘出来的部级文物——石斧,打磨精细,形制精美,不仅是一件劳动工具,也是一件艺术佳作。这一遗址,展示了青墩先民的勤劳、智慧和团结协作精神,孩子们不仅可以从中了解到江海文明的起源,还可以深刻认识到劳动创造了人,劳动发展了人,劳动中的智慧是人类前进的动力。如果,让孩子们用积木动手搭一座干栏式建筑,用陶土制作一件石斧,在橡皮泥上刻制类似太极的鱼纹图案,他们就能获得更深的体会。舞动苏中的海安花鼓和丁家龙,姿态或婀娜多姿、或苍劲有力,色彩或飘逸灵动、或深厚雄浑,音乐或细腻温婉、或刚劲震撼,孩子不仅能够从中感受到各具特色的美,更能体验到民间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摇曳多姿。

其次,要设计适合的活动,让儿童乐于感受乡土文化的奇妙。以幼儿发展为本,尊重幼儿的生活经验、兴趣爱好和文化背景,为幼儿提供更多的可以理解、可以感受、可以操作的文化背景与活动材料。

就地取材,我设计了综合活动《花鼓乐》。第一步,制作花鼓。孩子们收集了身边废弃的铁罐子,然后将平淡无奇的罐子穿上红色的外衣,再用小棒堵住罐子上塞豆豆的小洞,铁罐摇身一变成了带手柄的海安花鼓。制作花鼓的同时,孩子们很自然就将话题引向家乡的骄傲——海安花鼓。接下来,通过观看国庆五十周年的大型花鼓表演,让孩子们又一次充分感受了海安花鼓的美,从心底升腾起作为海安人的那份自豪。孩子们用耳朵去聆听富有地域特色的花鼓音乐,用眼睛看水乡女子柔中带刚的表演,用自制的小鼓,去学习海安花鼓的基本动作,他们的感官获得了丰富刺激,与会跳海安花鼓的老师们一起表演,更使他们的情感得到了升华。

再其次,在乡土文化氛围中,激发儿童学习的兴趣,拓展儿童学习的空间。《纲要》强调: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扩展幼儿的学习空间。孩子们深切感受了海安花鼓的“美”之后,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进一步探索的欲望。我们抓住契机,在活动室墙面上布置了《海安花鼓》主题墙,请幼儿和家长一起收集有关海安花鼓的资料,并展示收集的图片、照片等资料。姑娘们似“出水芙蓉、风摆杨柳”的漂亮舞姿照片组成一个大大的“美”字,一只只鲜红的花鼓图案上是有关花鼓的历史、传承和发展的知识。

这片小小的天地马上引起了许多幼儿的注意,他们聚在一起,热烈的谈论着照片中的情景:“我也会做这个动作”、“姐姐们好棒哦!能站在人身上耶!”、“这是我爸爸拍的”、“这是海安花鼓在天安门广场上的表演”。主题墙的展示激发了幼儿收集、交流照片和图片的兴趣,也更进一步引发了幼儿对海安花鼓的关注。孩子们从这片小天地里、从网络中、从电视上了解到了海安花鼓的历史,知道我们海安花鼓去过日本,在北京、杭州、南京、上海等多地表演,还去过中南海,受到国家领导人的赞赏等等。海安花鼓的“美名”令孩子们折服,令他们心生敬佩。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有观察,也有体验;不仅有认识、也有感悟。对于他们来说,体验是对待世界更为普遍的一种方式,在这个体验的世界里,他们尽情、忘我地分享快乐。在分享快乐的同时,孩子们也从心底油然而生出作为一个海安人的骄傲和自豪——海安真棒!做海安人的感觉真好!

三、善藏会用重创造

感受乡土文化,享受乡土文化,体验乡土文化,儿童们在对乡土文化获得充分认知的基础上,激发起创造的欲望,绘画、舞蹈、音乐、游戏是孩子们最好的创造途径,也是我们利用乡土文化资源对儿童进行创造教育的最好境界。

看花鼓、学花鼓、演花鼓之后,自然是画花鼓了。不过,我们不再是简单的给海安花鼓留影,而是让幼儿对海安花鼓的动作进行设计与创作,他们俨然是海安花鼓未来的小编导了,海安花鼓的未来得靠他们去继承和弘扬。幼儿与老师、家长的共同参与,协同合作,精心创作,一幅“海安花鼓美名扬”的主题墙饰便展现在我们的活动室里。当家长们来接孩子时,孩子们都会兴奋地拉着家长的手到墙边参观,还会像解说员那样骄傲地向家长介绍:“这是海安花鼓在鸟巢,这个动作叫风摆柳,这是我设计的花鼓动作—凤还巢。”孩子们快乐地讲解着,尽情地表现自己对家乡本土文化的热爱之情和对美的追求。

板凳龙、小苍龙、九节长龙,儿童们在欣赏了丁家龙舞系列表演之后,在老师的指导下,一起创编了适合男孩子表演的少年龙舞,在刚劲的鼓点中,结合了中国传统武术动作的一幼儿童龙舞,展示了中国少年龙的凛凛威风。享有盛名的海安花鼓,孩子们则改编成了适合女孩子表演的健身花鼓,一招一式,融进的是智慧和协作,透出的是女孩子的柔美与灵秀。

充分利用本土特有的文化资源开展活动,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需要我们幼儿教师不断去探索、去发掘、去利用,让这些带着泥土芬芳的乡土文化资源,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爱家乡的种子。我们坚信,有家乡文化的滋养,有乡土艺术的浸润,今后无论走到哪里,他们都不会忘记自己热爱的家乡——海安,都不会忘记自己的母亲——中国。

上一篇: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古诗词教学法 下一篇:思维障碍的成因及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