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径分岔的花园》之迷宫微探

时间:2022-06-18 10:21:57

《小径分岔的花园》之迷宫微探

摘要:《小径分岔的花园》是博尔赫斯著名的短篇小说,也是他“迷宫’主题的一个典型代表作,而本文从叙事手法和时间两个角度来挖掘小说的迷宫特色,以求探索博尔赫斯精湛的文学艺术。

关键词:叙事;时间;迷宫

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6-0099-01

《小径分叉的花园》是博尔赫斯的代表作之一,在这篇小说里他思考了时间、死亡、轮回与循环等形而上命题,而他别具特色的叙述手法使小说体现出了小径分岔的花园所暗示的那种魅力。

一、叙述的迷宫

小说的开头就说这是一篇缺了前两页的证言记录,它嵌套在小说里面构成了这篇短篇小说的主体部分。在超叙述中把读者的注意力引入这个饶有趣味的发现上,博尔赫斯实现了叙述者的转换,从客观的历史著作过渡到了余准的叙述之中。

当小说进入到主叙述层次时,余准简洁地交代出了自己的身份以及他当时所面临的紧迫情境。考虑到这是一篇证言而叙事者又面临着死亡,这无疑增加了余准叙述的可靠性。余准的叙事变成了故事继续发展和信息的唯一可靠来源,我们体味着他微妙的心理波动,从面对死亡时在劫难逃时的脆弱蠕动至模糊的计划 ,“我模糊地想,枪声可能传得很远”。这句话应和了主人公被捕的命运,显然叙事在事件完成之后才开始,叙述的接受者此时已经知道了余准的计划,而隐含读者对此却毫无所知,因此电话薄之类的细节既具有预示的作用,又勾起了读者的好奇心。

在叙述冒险计划的细节之前,余准说出了自己的作案动机,一股潜藏着的愧疚之情夹杂在更为醒目的自尊心之中。在与马登的较量中赢得了第一回合的较量之后,叙述渐渐超出了个人的视线所及。他的思绪漫游着,他的计划却无比坚定地在执行中,时间一分一秒地在时刻表上划过时,余准的生命里也许出现了最丰富的一次重逢,回忆,和漫游。艾伯特说崔彭所写得一切只是迂回地避开了他真正想说的那个词语“时间”,而余准也采取了同样的策略来逃避自己的敌人。

寻找艾伯特的家与寻找某些迷宫的中心院子的惯常做法”相似,而余准回忆起他的曾祖父,“……思索起那个失落的迷宫”。余准遇到了生锈的大铁门、凉亭似的建筑、飘荡在耳边的中国音乐,从深处房屋走出的白色鼓形灯笼:他在思考那个失落迷宫的同时也迈进了他曾祖父崔彭所构建的那个世界里。显然博尔赫斯在此有意模糊了现实与记忆的差别,巧妙地呈现出一种平行的时间与空间。

艾伯特与余准的交谈过程里存在着一些刻意为之的叙述上的重复――场景之间的不断召唤呼应和暗合。余准没有意识到他的命运走向会与外祖父的命运发生交汇,不同的是余准此刻正在成为崔彭意外丧生之谜里的那个同样不可理喻的杀手;而艾伯特,一个汉学家钟爱于崔彭的文学世界和哲学隐秘,无论如何也难以料自己的死亡与崔彭如此相似。崔彭的死去与不在场只是一种脆弱的假象,他不仅存在于余准与艾伯特的对峙中,也存在于他们内心的幻象之中,更为神秘的是存在于他们命运走向的未来里。

二、时间的迷宫

迷宫在《小径分岔的花园》还体现在对一个十分重要的命题“时间”的思考中。我们将在里面发现时间是流动着的一个河流,不过这还不是全部,我们还将看到时间是如何运动和沟通的。

艾伯特与余准的谈话,也许是博尔赫斯最为用心阐发的一部分。“小径分岔的花园就是那部杂乱无章的小说”,艾伯特使我们意识到那些花园里分岔的小径在小说里表现出的是人物所有的可能性,而人物不同的选择和道路也就产生了不同的时间之流。博尔赫斯借助崔彭的迷宫表达出的时间内涵,令人感到如此困惑:我们每个人都处在了世界这张巨大的蛛网的一个点上,而在有限的空间内我们可以转向身体允许的任何方向;其次当迷宫的小径汇合时我们从各自所占据的时空里飘然而下汇合时携裹着各自的时空和生命体验,生命在某一刻体现出相似的激情,悲剧和神秘,生命处在一片向前奔涌的浪花中,相互推攘着走向各自下一个岔路点。艾伯特走向余准的这一刻与崔彭面对那个置他于死命的歹徒的时刻可能是相似的,正如艾伯特指出的某一刻他与余准是朋友,某一刻却是敌人,某一刻却可能生死相别,这些假设使时间的包孕性显示到了最大的可能性。“艾伯特缓慢而精确地朗诵着同一章的两种写法。”余准在最后的语句中体会到的神秘躁动在艾伯特再一次神秘地提到“时间永远分岔,通向无数的将来。在将来的某一刻,我可以成为您的敌人”时再次出现,余准看到了充斥在时间的其他维度之中无数的艾伯特与自己,然而当马登出现时他还是义无反顾地扣下了扳机,结束了他与艾伯特在他曾祖父迷宫里的游历。命运似乎在重演,而重演又出于不同的情境,不同的生命参入其中。看似分岔的时间小径为何抵不过宿命的轮回呢,博尔赫斯是否在告诉我们时间的迷宫的中央可能有个房间,而我们显然无从抵达这个宇宙之谜。

参考文献:

[1]赵毅衡.当说者被说的时候[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上一篇:浅谈展示设计中人体工程学的应用 下一篇:奥维德《变形记》之艺术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