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地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06-18 06:38:54

谈地理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摘 要】 中学地理作为中学阶段的基础课程,是研究地表物质的区域变化规律的科学。知识面广,内容丰富。具有综合、动态演化及多学科交叉等特点,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良好载体之一。

【关键词】 初中地理 创新能力 教学策略

在教学活动中只要我们注意启迪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情感,为其创设良好的创新环境,努力训练起创新思维,就一定能提高其创新能力。那么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挖掘蕴藏在地理知识中的创新因素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要改变过去师授生听,以课本文字或语言叙述来讲解地理概念、地理规律。教师应设计出能激发学生处于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状态,将各人的智慧挖掘出来。如“工业布局”这一节,首先要讲清“地区布局”、“地点布局”、“厂址选择”三个概念,这是工业布局的三个层次。我针对目前师范生的实践知识少,而对社会经济热点问题比较关心这一特点,教师设计三个实例让学生先阅读课本,再将三个概念对号入座。三个实例如下:80年代,我国在沿海建立四个经济特区和14个沿海开放城市,90年代,重点开发中部地区和长江沿岸工业城市,2000年开始,重点投资开发西部。90年代,我国同时在珠江三角洲建立新型电子工业,在中部建立能源工业,在西部地区发展交通业。武汉市在洪山、东湖高校集中区发展电子一条街,建电脑城。学生经过看书要理解三个概念的含义,个个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绝大部分同学能把例1对上“地区布局”、例2对上“地点布局”,例3为“厂址选择”。但也有的同学对错了,这时教师再让学生分析错的原因。以上教学过程的设计,培养了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理解地理概念的创新思维能力。

二、运用直观教具演示,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这一节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要弄懂地球公转产生了昼夜长短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和四季的更替,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空间思维能力,对于突破这个难点历来是地理教师感到吃力和为难的。我在教这一内容时,教师与学生共同做一个模拟演示,把教室空间摸拟成太阳系,将学生的视线比着太阳光线,教师拿着地球仪绕教室四周走一圈比着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个日期,地球上的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状况,将演示结果的理论知识用表格形式板书出来。学生通过观看演示,增强了空间感,很直观地反映出由于地球公转特点才形成了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及四季的更替。当学生理解了这个难点问题后,教师提出课本上没有的一个新问题让学生思考,即:如果地球在公转中,地轴与公转轨道面是垂直的,地球上昼夜长短情况怎样?正午太阳高度怎样变化?有无四季更替?学生能独立分析得出结论是:在一年内各纬度上昼夜长短平分,正午太阳高度没有变化,无四季之分,更无极昼极夜现象。如果没有运用直观教具演示,学生是不能解决这一个创造性问题的。

三、创设问题情景,培养创新思维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不要急于把现成的知识硬灌给学生,而要善于启发学生,帮助他们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要善于联系新旧知识间的相似点和不同点,引导学生利用已学知识探究新的知识,使学生打开思路,寻找多种答案,从而使学生形成不因循守旧的创新能力。同时教师还要充分运用”变式教学,克服学生孤立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消极定势的影响,即对同一事物要善于从不同角度用不同方法进行揭示。同时,教师所提问题也要有较大的内涵,要多提需要从不同思路去思考的问题,毅力于学生精心扩散思维,使学生尽可能多,尽可能是前所未有的独创的想法,解法,见解和可能性。例如:”假如采用人工融冰化雪的方法促使天山冰川大规模消融以解决新疆的干旱问题,采用大规模南水北调方法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你认为这对人类的环境将产生哪些影响?”假如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东向西,那么恒星日和太阳日哪个大?””假若黄赤角为零,地球上将会产生哪些地理现象?”等等,所提问题的用意均是促进学生广开思路,突破常规,形成创见的。

四、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我国古代早有”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的至理名言,这就告诫我们,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教学大纲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更要教给学生独立探求,索取知识的方法?在地理教学过程中,应提倡自主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探究创新。因为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的社会,环境的主人,他们不仅要有正确的科学观,更需要主动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地理教学中转变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地学习,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导。例如,帮助学生自己设计和实施野外观察,观测,调查等实践活动,在日常教学中使用探究方法,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探索地理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创造条件开展研究性学习等。且自主学习过程的设计应努力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刻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讲了地图的基础知识后,可以让学生绘制简单的校园示意图,在讲授了生态环境知识后,可以让学生探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环境问题以及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避免问题的发生。

总之,我们每一位一线地理教师都应该充分利用地理学科特点,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和主渠道积极有效地在中学地理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应是日常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当前中学地理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

上一篇:浅析中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