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课地图”热传的启示

时间:2022-06-18 05:46:25

“蹭课地图”热传的启示

复旦大学校内刊物《复旦研究生》报推出一个整版的“蹭课地图”,供那些想要蹭好课的学生按图索骥。“蹭课地图”传到网上后,立刻受到追捧,校外人士也纷纷对此表示极大的兴趣,称“如果有空,以后一定要利用上班的空闲时间,抽时间多多去蹭课”。(2012年11月5日《扬子晚报》报道)

说到高校课堂,我们所能想到的,往往不是蹭课而是逃课。确实,在如今的各大高校内,逃课早已成为普遍现象。大量学生坦承自己有过逃课经历。为了整治日趋严重的逃课现象,不少高校一再与学生斗智斗勇,推出各种方法防止学生逃课,诸如点名法、签到法、拍照法、固定座位法……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遗憾的是,各种方法收效都不甚理想。

虽说大学生逃课的理由五花八门,但归根到底,最基本的原因还在于课堂乏味,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如今的高校内,一些老师已将重点放在了项目与研究上面,讲课则抱着应付的态度。如此一来,教学质量难以保障,学生自然就不买账,逃课也就成了必然选择。再说了,面对那些毫无“营养”的课程,即使将学生强制固定在座位上,他们也心不在焉,最终难有所获。

反过来说,若是高校的每一堂课都能够讲得生动精彩、翔实有据,让人听了大有收获,还有谁会逃课呢?待到那时,大学生为了占据一席之地,可能早早就跑到教室去了。事实也是如此,在复旦“蹭课地图”上列出的精彩课程,每一门都一座难求。

那么,那些“图”上有名的课程又是凭什么来吸引学生的呢?这方面,我们不妨听听学生的说法。对于“上榜”的某老师的《英语口译》课,学生如此评价:“能让人学到真东西的课,并且有意思。如果按照老师的指导一步步做下来,一定会有提高的。”至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样常被大学生视作枯燥的课程,也上了“蹭课地图”,而学生的推荐理由是主讲人能用吸引人的语言讲解一些看似乏味的道理。

由此可见,“蹭课地图”之所以能够热传,根本原因在于那些课程有趣有料。有趣,学生听起来过瘾;有料,学生听过了有收获。而求学,要的不就是收获吗?

但愿面对热传的“蹭课地图”,那些备受逃课困扰的老师能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从而努力修炼自己,提高自己的个人魅力和授课水平,让自己的课堂变得精彩生动、可圈可点,从而赢得学生的青睐。

上一篇:还一份朴素给语文课 下一篇:“不重高低重平衡”的职业观更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