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迪斯·霍普夫:没人有个性

时间:2022-06-18 03:38:49

假如你认为自己个性独特而自信满满,那么请去看一下在意大利那不勒斯举办的朱迪斯・霍普夫(Judith Hopf)个展。假如你真够个性(也够聪明),转一圈之后你就会沮丧地发现:“个性”云云,纯粹是社会期待的哈哈镜:谁都是被形塑的客体,没人有个性!

朱迪斯・霍普夫来自柏林,既是大学里的美术教授,同时也在世界各地举办艺术展。在那不勒斯的生活经历,让霍普夫看到宗教背景、文化环境是如何影响、形塑、甚至排挤个体的“自我”。这种社会语境的压力,让她创作出这批发人深思,又兼具视觉表现力的作品。

作为观众,你会看到一组组架上绘画,展现出圆睁着双眼、龇着牙齿的脸孔;然后,会看见若干条麻绳,仿佛有生命般直立在地面上,粗糙的绳尾对着这些脸孔。然而定睛细看,你会发现,其实墙上不存在“脸孔”和“双眼”,有的只是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的方块。这些方块以特定方式组合在一起,就很容易被观者赋予“生命”和“感情”。麻绳也不存在首尾指向,更谈不上与“脸孔”之间的意识形态关联。我们的大脑天生会筛选信息,将元素排列组合,在赋予意义的同时,自觉摒弃与组合不相容的部分。因此,图案才有所表征。

艺术家想让人们思考的是,这种“艺术欣赏”方式,与社会文化对每个人“自我”的筛选方式,是何等一致――人们甫一显示出某方面的特质,便会被周围的力量敏感地捕捉到,并急于为其指明方向,之后,这种心理暗示又反过来影响到自身,我们愈发顺着此方向发展,直至形成符合社会结构的“个性”。

这个甚至可称为“愚蠢”的装置,引得我们在轻松一笑之后,反思其背后荒谬逻辑的文化背景――世界是如此广袤的马场,我们如何变成各种各样的“汉斯”,又有几人看得清?

朱迪斯・霍普夫做过一个很有趣的装置,来进一步说明这种影响力。这个装置叫《数数!》(Z?hlen!),灵感来自上世纪闻名一时的“聪明的汉斯”(Clever Hans)事件。据说,曾有一匹名叫汉斯的马,在驯马师的精心调教下,能正确算数。这一事件甚至登上过《纽约时报》的封面,后来被证明纯属子虚乌有。科学家们发现,马并非能算数,而是观众总在马数对的时候阻止它继续数下去。如今,Clever Hans已成为心理学上的术语,专指心理暗示下的压力反应。艺术家做了一匹马的装置,由观众上前提出简单的算数问题,马以印制马蹄的数量来做回答――而艺术家作为驯马师站在一旁。

上一篇:行走的地中海 下一篇:艺术?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