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网球场馆经营现状分析

时间:2022-06-18 02:25:16

安徽省网球场馆经营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00-01

摘 要 本文以安徽省内的网球场地建设与经营情况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实地访谈法、归纳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对安徽省范围内,学校和社会团体的自建援建球场进行了普查,并从建筑材料、经营时间和管理主体几个方面对安徽省网球场地进行了数据的统计,并通过各种数量上的比较,分析了网球场地建设的现状和影响因素,同时也为将来的网球场地建设提供了依据和建议。

关键词 安徽省 网球场馆 建设 经营管理

体育场馆是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和依托。本文研究将对截止2014年底,安徽省现有网球场馆的数量、经营状况等相关信息进行详实的调查统计并分析,并运用产业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以及体育学等学科知识,提出我省网球场馆的综合利用和运营的模式,为有关决策部门提供参考。也将对我国网球场馆的综合利用和经营起到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安徽省内16个地市736片网球场馆的经营现状为研究对象,并着重校内网球场和社会网球场两个角度看待总结的数据,由此提出安徽省网球场馆发展对策。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在有效掌握体育经济学和网球运动基本技术的前提下,通过在互联网上查阅中国学术期刊网的大量关于网球运动现状、竞技网球发展、体育场馆经营现状和发展对策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2.调查访谈法。根据研究所需要的数据要求,通过访谈网球场馆的经营主体来了解网球场馆的经营方式、开放时间、使用人群等经营情况。

3.逻辑分析法。通过逻辑思维能力将研究对象和生活中的细节相互分析,得到一定的新的理论,笔者自身对于网球运动也有了一定的见解和分析。

4.数理统计法。本文通过Excel、SPSS等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集中分析,分析后的数据为本文的论点提供了强有力的论据。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地域特征

区域的角度是在安徽省内各地市之间分析了各城市网球场馆的投资部门及其地区的竞技发展水平与网球人群的发展规模之间的关系,以此来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和网球运动场馆数量和开放程度之间的关系。

在调查的同时,2014年度的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指数也会成为支持这一猜想的一大佐证,根据数据可以看出,人均GDP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网球场馆的数量有着非常大的关联,再根据各地区官方统计的常住人口数量大致算出每百人人均网球场馆数量再次与人均经济水平进行横向比对,以这样的数据进行排名分析,这样的排名与经济发展的综合排名也有着非常巨大的关系。

(二)是否具有遮雨棚

目前,安徽省内具有遮阳棚的球场共有55片,其中47片为社会球场,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很多人群消费的不仅是运动本身,舒适的环境也成为一部分人考虑运动场所的重要标准。

这里所提到的遮雨棚和前文所说的室内网球馆有着一定的区别,室内网球馆无论是顶部还是四周都具有一定的遮蔽,而单独的遮雨棚可能会更为简易,起到了非常实用的效果,但由于网球场地自身尺寸的原因,这样的顶棚一般跨度较大,所以施工难度也会很大。

(三)是否具有灯光设备

灯光的运用,使得网球场馆的开放时间不仅局限在白天,灯光球场解决了夏天阳光暴晒和酷热的问题,在夏日的晚风中享受网球运动带来的喜悦也成为了可能,同时,在冬日日照时间较少,在大部分网球人群下班以后,可视条件就已经无法满足网球运动的要求了,这样也会有灯光的用武之地。灯光成为网球场馆更多的开放时间的基础设施保障,目前我省具有灯光的网球场地共有366片,其中有60片在各个学校内。网球场地的灯光似乎已经成为了网球场地的标准配置,但在学校内的灯光球场很少会选择打开照明灯,主要原因是灯光的使用费用很难均摊明确,而社会球场的灯光则会以提高费用的方式进行成本的维护。

(四)网球场馆开放现状分析

网球场馆的开放,既关系到为社会提供体育场地的服务场所,又关系到场馆的维护收入。安徽省内全天开放236片,部分时段开放222片,不开放317片。本研究中开放是相对于社会民众而言,从统计数据不难发现,我省网球场地的开放程度不高,也反映了,网球场馆的实际利用率底下,由于网球场地的封闭性特点,场地的产权归属,加上网球运动的普及率不高,网球场地的开放管理面对着诸多矛盾和问题也是不争事实。

(五)网球场地性质现状分析

网球运动中,网球场地性质不仅决定了场地造价,还直接影响球速、弹跳、方向,甚至参与者的健康。我省网球场地以合成材料为主,辅以水泥、人造草和土地,其中,合成材料632片,水泥123片,人造草18片,土质2片。从造价来看,依次为合成材料、人造草、土地和水泥面层的网球场地。

(六)安徽省网球场地收入分析

当前,安徽省网球场馆市场化运营的非常有限,对外开放或部分时段开放的网球场地多是学校和企业单位,出于为了满足本校学生和内部员工的课程教学或健身娱乐需球,兴建球场的初衷很简单――满足本单位人员诉求,加上长期以来“我的场地我做主”思想固化,场地的功能很容易被割裂开来,很少有发挥场地社会化服务功能。

三、结论

据以上论证可以得到相应的结论:经济发展的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网球运动的群众基础和运动人群的数量,同时考虑到阴晴雨雪的自然条件影响,网球室内网球馆的需求日趋紧迫,网球场馆的开放时间也是球场使用效益的最大的保障,社会化力量的介入使网球场馆的运营时间有了很大提高,民间赛事的组织也成为了提高网球人口数量的一大手段。

上一篇:对新形势下阅读教学的点滴思考 下一篇:漯河市中学排球运动开展现状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