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新模式探究

时间:2022-06-17 11:15:27

新形势下高校毕业生就业新模式探究

摘 要 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毕业设计工作、实习和就业出现脱节现象,矛盾越来越突出,本文分析目前这三者存在的情况,并提出构建就业和谐模式的措施以及达到的目标。

关键词 就业 毕业设计 实习 和谐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和谐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一个哲学范畴,逐渐走向管理学、教育学、生态学、经济学等领域。那么本文中所指的就业和谐是围绕就业相关的毕业设计和毕业实习及工作有效地结合起来,三者统筹安排,不再出现分裂和脱节。这三者能否衔接起来呢?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充分发挥和谐理论的指导作用,构建起和谐的就业模式。

一、目前的情况分析

目前高校的毕业设计、实习和就业工作出现断裂和脱节,效果不好,成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软肋,理所当然地影响就业质量。

(一)毕业设计难。

毕业设计是综合检验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训练环节,是大学生将前期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的一个过程。近年来,由于学校扩招,学生人数猛增,而专业老师数量不够,导致一名老师带多名学生。另外老师还要上课,还有科研,精力不够,从而导致了学生的毕业设计无人问津,而学生又忙于找工作,对自己毕业设计不太重视,从而影响了毕业设计的质量。

(二)实习难。

根据教学计划的安排,学生在大四第一学期有两周的生产实习,一般都是以参观实习为主,这种形式不深入,走马观花,停留在表面,而且时间短,实习效率不高,结果不理想。而且校外实习基地少,不能满足毕业实习的要求,对学校的教学工作、人才培养质量带来极大地影响。

(三)就业难。

2011年中国就业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今年高校毕业生将达660万人,僧多粥少,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性矛盾比较突出。 “十二五”时期应届毕业生年平均规模将达到近700万人。就业压力的增大,使得毕业生不得不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择业。

二、构建和谐就业模式的六种具体措施

(一)大力拓展校外实习和就业基地建设,使毕业实习成为毕业生就业的纽带。

现在高校应届毕业生存在的普遍问题是:在专业上,虽然在学校经过了系统的理论学习和实验,但没有真正投入实践得到检验。因此高等学校要培养高质量、高技能的实用性人才,必须建立产学研相结合、广泛且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调整教学计划,围绕实践教学环节,理顺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从企业引进实际课题,师生联合研究与设计,培养实际应用能力。

组织教师深入企业,调研企业的科研需求,解决企业的实际课题,把这些课题作为毕业设计课题,带领学生一起研究。相对来说,这种形式要求学生的理论水平较高,基础知识要牢固,思维要活跃。这种从企业引进的“实战型”毕业设计课题,既能为企业服务,又能接受生产实际的检验,学生可以在这种真正的实战中得到锻炼,教师也提高了知识应用能力,师生均获利。同时可以聘请企业的资深专家做兼职的毕业设计指导老师,这样可以提高毕业设计总体水平,丰富实习内容,强化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科研能力,为学生就业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三)改变传统的生产实习方式,加强顶岗实习。

传统的生产实习方式是以参观实习为主,学校安排两到三周的时间,参观七八家企业。主要看看企业生产线、生产流程以及跟自己相关的场地等。然后返校后写一篇实习报告。这种实习走马观花,流于形式,比较简单化,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发挥不了学生的能动性和积极性,效果不好。笔者所在学校采取的生产实习方式是大四第一学期利用一个月时间深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顶岗实习的专业指导教师团队跟学生一起深入企业生产第一线,了解企业、熟悉企业,对顶岗实习、毕业设计的学生进行现场指导,并聘请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担任顶岗实习兼职指导老师,为学生的顶岗实习项目结合创造有利条件。学生和企业的员工一起进行生产操作,多劳多得,按劳分配。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劳动积极性,增强其责任感,尽情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又可以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技术、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提高经济效益,实现双赢。

(四)重视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加强过程管理。

毕业设计教学环节是全面系统训练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设计素质能力的课程,如果不充分利用毕业设计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就业前的强化综合训练,实际上就等于为社会输出了一个半成品或者是不合格的毕业生,这对企业、对学生和对社会都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五)做好毕业生实习期间的服务工作。

学生在外实习,同时还要做毕业论文,时间紧,任务重,论文指导老师要尽自己最大努力指导好毕业设计。定期与自己指导的学生保持联系,如有必要,深入企业帮助学生答疑。在毕业论文答辩期间,如果学生不方便返校,可以采取“请进来,走出去”方针,则安排答辩组老师进入企业,对学生进行答辩。

三、就业新模式的构建效果

通过构建就业和谐模式,将三者有机结合,提升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就业质量的提高。即,加强毕业实习,给学生提供实习平台,让学生提早深入企业一线,了解企业生产流程及工作要求,多动手操作,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动手能力得到提高,为毕业设计提供支撑,提高了毕业设计的质量。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水平都提高了,也就实现了和谐就业的目标。

本文系河北省高等学校社科研究2012年度基金项目,课题编号:GH122040

(作者单位:河北联合大学)

参考文献:

[1]尚玄.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研究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 2005,3.

[2]何海燕.论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意义[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5,1.

上一篇:做好职业信息采集 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 下一篇:数学课堂中如何提高学生参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