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昏迷、心跳呼吸骤停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06-17 10:01:26

低血糖、昏迷、心跳呼吸骤停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垂体危象是一种急危重症,临床表现复杂,且不常见。本文目的:使临床一线医师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作出正确的诊断,及时救治患者。方法:给予相关的激素替代,在一般急救护理、监护的基础上,控制应激诱因,处理并发症。结果:1例心跳呼吸骤停的垂体危象患者抢救成功。结论:对本病的深刻认识,及时作出正确诊断,及时进行合理的救治,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危象;替代;激素;应激诱因

【中图分类号】R541.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028-02

1 病历摘要

患者李光会,女性,61岁,农民。住院号111103。因患希恩氏综合征22年,不省人事1小时,门诊拟垂体危象于2011年3月3日收住院。

患者于1988年产后大出血后即患上希恩氏综合征,不规则治疗。入院前约1小时出现神志模糊,很快神志不清,不省人事,伴大便失禁。家人送入院。医生询问病史时出现呼吸停止,接上心电监护显示心电波呈一直线。既往史无特殊。入院时查体:中至深昏迷,体温不升 血压测不到 脉搏摸不到 R2-3次/min 中至深昏迷,肢端冰冷,面色苍白,毛发稀少,腋毛脱落,双瞳直径5.0mm,光反应迟钝,颈软,两肺闻及湿罗音及痰鸣音,心音未闻及,双下肢无肿,四肢肌张力稍增高,肌力检查不配合,粗测无偏瘫,病理征阴性。辅助检查:2011-3-3甲功T3 0.18ng/mlT42.0ng/mlFT31.1pg/mlFT45.5pg/mlTSH0.20uiU/ml,性激素FSH3.9mlu/ml LH0.68mlu/ml PRL 26.4mlu/ml E230pg/ml P2.1ng/ml T0.41ng/ml, 生化六项K+3.52mmol/L Na+137mmol/L Cl-98mmol/L Ca++2.30mmol/L BuN9.5mmol/L CO2CP24.1mmol/L,凝血四项PT17.2’ APTT32.9’ Fbg2.5g/L T16’, 心肌酶CK172u/L GOT466u/L LDH553u/L。入院初步诊断:1.希恩氏综合征 垂体危象 2.缺血缺氧性脑病 3.肺部感染。

抢救经过:入院很快呼吸心跳停止,即予吸氧,热水袋保暖,心肺复苏术,胸外心脏按压,同时静注肾上腺素1mg,地塞米松10mg、5mg、5mg,测微机血糖1.3mmol/L,静注50%GS40ml共2次,约2分钟很快心电复律,HR120次/min左右,出现自主呼吸3-5次/min,予呼吸兴奋剂可拉明、洛贝林各一支静注后,予5%GS250ml+可拉明5支+洛贝林5支静滴维持,予静注多巴胺20mg、20mg,适当补液,泵控注入多巴胺5支+间羟胺5支以提升血压抗休克。抢救过程中血压时隐时现,约1小时后血压升至80/50mmHg,呼吸20次/min左右,SPO270%-88%,约2小时后血压86/56mmHg,予升压药逐渐减量,仍呈中至深昏迷,肺部闻湿啰音及痰鸣音,考虑肺部感染,予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应用抗生素积极抗感染;由于休克、昏迷时间长,考虑合并缺血缺氧性脑病,予甘油果糖脱水降颅压。下午5时许,血压仍波动在86/56mmHg,HR80次/分,R10-20次/分,T36.5°,肢端回暖,予插胃管鼻饲流质,鼻饲优甲乐(左甲状腺片L-T4)50ug Bid(此剂量参考患者近期服药剂量),并观察生命征,监测甲状腺激素水平,根据病情调整剂量。3月4日05∶00血压90/60mmHg,HR60次/min左右,SPO295%-100%,予撤升压药,仍中度昏迷,角膜反射睫毛反射较前稍灵敏。2011-3-8复查甲功T30.81ng/ml T446.3ng/ml FT33.5pg/ml FT412.7pg/ml TSH0.32uIU/ml。住院第七天,患者昏睡至浅昏迷状态,SPO2100% BP90~100/50-60mmHg R10~18次/min HR60次/min左右,血糖9.4mmol/L。继续予抗感染,激素替代,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催醒促使脑复苏等综合性治疗,密切监测血生化、甲功、血糖及生命征等。2011-3-12患者神志转清醒,能发音,能理解别人的谈话内容但不开口讲话和进食, HR60次/min R12次/min BP96/60mmHg 两肺湿罗音消失,颅脑CT平扫未见异常,脑复苏成功。2011-3-30患者神志清醒,生命征平稳,能讲话,能进食和下床活动,病情稳定出院。

2 临床分析

希恩氏综合征是女性患者因产科意外大出血,垂体大部分缺血性坏死和纤维化,导致靶腺器官(肾上腺皮质、甲状腺、性腺)分泌的激素降低,从而导致一系列临床表现: ①性腺功能减退(闭经、减退、不育、毛发脱落尤以腋毛为甚);②甲状腺功能减退(易疲劳、怕冷、反应迟钝、嗜睡、心动过缓、贫血、厌食腹胀、呼吸迟缓、血压下降、甚至昏迷休克等);③肾上腺功能减退(乏力、淡漠、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血压低、低血糖、低血钠、高钾或低钾血症、甚至休克昏迷死亡等)。

垂体危象是在全垂体功能减退症基础上,各种应激状态如感染、败血症、腹泻、呕吐、失水、饥饿、寒冷、急性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手术、外伤、麻醉及使用镇静剂、安眠药、降糖药等均可诱发垂体危象。临床呈现:①高热型(>40℃); ②低温型(<30℃); ③低血糖型; ④低血压、循环虚脱型; ⑤水中毒型; ⑥混合型。各种类型可伴有相应的症状,突出表现为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诸如高热、循环衰竭、休克、恶心呕吐、头痛、神志不清、谵妄、抽搐、昏迷等严重垂危状态。

本例患者原有希恩氏综合征基础病,治疗不规则,激素水平低下,一旦肺部感染,即诱发了垂体危象,一入院即呈严重垂危状态,心跳呼吸停止,呼吸循环衰竭,休克、昏迷、体温不升、低血糖,立即给予吸氧、保暖、心肺复苏术,胸外心脏按压,同时开通静脉通道,静注肾上腺素、高渗糖、呼吸兴奋剂、升压药,地塞米松(一般主张用氢化可的松100mg静滴q6h,第2、3天可减至每日300mg分次静滴,病情好转后逐渐减量,最后改口服维持治疗,维持量约15~20mg或相应量可的松),优甲乐(L-T4)激素替代,L-T4治疗的目标是恢复甲状腺激素水平到正常范围内,需要终生服药,应严格控制剂量,[1]剂量取决于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和个体差异,成年患者L-T4替代剂量50-200ug /d,平均125ug /d,起始剂量一般从25~50ug/d开始,每1~2周增加25ug,每4~6周测激素指标根据结果调整L-T4剂量,直到达到治疗的目标,达标后每6~12个月复查激素指标。本例患者年纪大,不必使用性激素。积极抗感染抗休克治疗。由于抢救时间非常及时,抢救措施正确、规范、有效,整个抢救过程井然有序,医护人员配合默契,通力合作,因此很快心肺复苏成功,患者恢复心跳,出现自主呼吸,但仍很微弱,仍处于休克状态,继续予呼吸兴奋剂、升压药维持治疗,积极抗感染抗休克,管理呼吸道,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经上述一系列综合性抢救治疗,患者血压、心率渐趋平稳,呼吸偏弱 R10次/min 左右。心肺复苏的成功,为下一步脑复苏创造了时机。由于低血压,我们选用甘油果糖降颅压减轻脑水肿。拟用人血白蛋白加强脱水及脑保护,但因为经济等原因未予实施。

患者能够心肺复苏成功,关键在于我们及时作出正确诊断,及时实施了正确的救治措施。[2]每一步骤每一环节缺一不可,包括给氧提高血氧含量,改善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缺氧状态;静注高渗糖抢救低血糖;应用地塞米松解除急性肾上腺功能减退危象;抗休克抗感染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低温与甲状腺功能减退有关,予左甲状腺素(L-T4)替代治疗,积极保暖,我院无保暖毯,我们即用热水袋保暖,亦达到较好效果;还有脱水降颅压,护理方面及时开通静脉通道、吸痰、防褥等相配合。

患者虽然心肺复苏成功,但脑复苏进度较慢。我们在上述综合性救治措施基础上,脑复苏应予加强,可适当加用催醒剂如纳洛酮、醒脑静等。由于休克时间长,预后仍难估计,患者意识障碍正在逐渐减轻,脑复苏成功的希望很大。我们查颅脑CT以了解有否合并脑血管病变,必要时做腰穿了解有否颅内感染及颅内压情况,以便作进一步治疗。

3 经验体会

垂体危象临床表现复杂,病情危重,误诊率高[3][4],死亡率高,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正确的诊断,及时有效的治疗是降低死亡率、改善预后的关键。

垂体危象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正确的诊断及有效的激素替代治疗,并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本病处理原则是相关激素的补充治疗,并在一般急救护理、监护基础上,纠正低血糖、低温、低血压、水电解质紊乱,同时控制应激诱因,处理并发症。病情稳定后终身服药替代。

参考文献

[1] 黄兵.甲状腺素替代疗法致急性左侧心力衰竭1例.医学,2001,32(8):505

[2] 彭远莹.甲状腺功能减退昏迷2例报告.新医学,1997,28(2):82~83

[3] 邬本荣,张文敏,陈宏卫,赵菊珍.原发性甲状腺机能减退症29例误诊分析.新医学,1997,28(6):311~312

[4] 林键才.老年甲状腺功能减退症22例临床分析.新医学,1998,29(7):365~366

上一篇:成人股骨头坏死的原因和发病机制临床研究进展 下一篇:急性胰腺炎所致急性胃十二指肠黏膜损伤的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