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式理论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06-17 08:42:50

图式理论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摘要】刘国正先生说:“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要想大幅度提高语文成绩,必先提高作文的水平,从根本上改变作文教学的模式。总而言之,缺素材,缺语言,缺指导,学生只有投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学生的写作积累过程中才能注入社会生活的活水,作文教学这棵树也才会枝繁叶茂,结出丰硕的果实。只有带领学生亲近自然、走进社会,在图式理论下进行作文教学的应用研究,进而有序、有效地指导学生自然地抒写真性情。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立意、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运用图示理论。它犹如教学的剂,使沉闷、艰涩的习作课变得轻松、活跃起来,学生的表达情绪就会因此而亢奋,争先恐后、畅所欲言、掌声笑声迭起的场面就会不时呈现。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浓厚的习作兴趣,还能让学生从怕习作变成爱上习作。

【关键词】抒发真善美奏和谐乐章融精美载体

刘国正先生说:“语文天然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语文一旦与生活联系,马上就生动活泼起来。”老舍先生在《最难写的文章》中写道:“什么文章最难写?答,自己不愿意写的文章最难写。”长期以来,人们将学生作文“没东西写”归因于“缺乏生活经历”,经过反向推理得出:如果学生“生活丰富”了,就“有东西可写”了。要想大幅度提高语文成绩,必先提高作文的水平,从根本上改变作文教学的模式。总而言之,缺素材,缺语言,缺指导,学生只有投身于生活,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学生的写作积累过程中才能注入社会生活的活水,作文教学这棵树也才会枝繁叶茂,结出丰硕的果实。只有带领学生亲近自然、走进社会,在图式理论下进行作文教学的应用研究,进而有序、有效地指导学生自然地抒写真性情。游泳健将是在游泳中练出来的,钢琴演奏家是在弹奏中练出来的,“写家”(在西文中作家称“写家”,作品称“写品”)是在写中写出来的。不停地写、写、写,要说秘诀,这就是。当然,在这一过程之中也会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但这也是符合认识规律的,因为写作教学本就是一个循环往复、逐步深入、呈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一、抒发真善美——激活和发现图式

图式能帮助学生根据一定的需要对作文进行整合。让他们走进大自然,在进行习作前,心中就有这样的构思图式,文章的基本框架也会逐渐清晰起来,小学生的思维以直观形象为主,获得感性材料是习作的前提,只有在具体的形象面前,具体的情景之中才能产生。孩子生活在大自然中,那里就是他们成长的摇篮。小学语文每一册的练习里第一题内容都是“处处留心”,意思是只有处处留心,才能学好语文。而作文教学更要处处留心,仔细观察。世界如此广大,有写不尽的人、事、物、景,然而,学生的作文往往空洞无物,这是因为他们没有留心、认真地观察生活。因此,教师带领学生到生活的海洋里去遨游,去观察,去体验,去感悟,对自然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就会用自己的笔描绘出这个色彩绚丽的世界。由于观察是习作的基础,因此我有意识地领着学生走进大自然,指导学生去观察千变万化的事物,春天到了,我引导学生留心校园、田野的一草一木;夏天到了,我带领学生拥抱大自然,感受夏天的丰富多彩;秋天,组织学生到田野里、果园里欣赏丰收的景象,让他们分享丰收的喜悦;冬天,让学生观察雪花飞舞的世界……同学们在尽情玩耍,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感受着大自然的恩赐,激发起对大自然的热爱。并要求学生及时将心中的所思所想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通过长期的积累,学生的脑中装满了孩童时代的故事,积累了丰富的习作素材。

学生要写出有新意的文章,就要丰富学生生活,让学生充分享受生活,从生活中获取写作素材,教师必须十分注重学生感受生活的过程,让他们情绪饱满地投入生活。只要我们有意识地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观察,就能引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另外,气象万千、美不胜收的大自然,旭日东升,霞光万道的清晨,皓月当空、星光灿烂的夜幕,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的春色……这一切都对学生有着巨大的魅力。送给学生一把兴趣的金钥匙,让他们打开心扉去看、去想、去说、去写。

看、是我在培养学生作文兴趣中对学生有意观察提出的要求。

雨中,我教他们去观察地面上打起的点点水花儿——“雨打点点波”,抓住屋檐下的滴珠,拍下冬青叶上的水雾,欣赏荷花池中的景象以及珍珠连串的天幕;仲秋,我带学生参观丰收的田野景观:那长着红须的玉米、笑红了脸的高梁、乐弯了腰的谷穗,那喜笑颜开的收获者……感受《秋天》的真正景象。

想、《语言新课程标准》规定:“要鼓励学生写想像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学生在感受、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大胆想象,让学生的神思飞扬,文思泉涌,浮想联翩,写出来的文章就与众不同,很有自己的独特个性,自己的独特创意,大胆想象就是创新写作的翅膀。说、每次观察后我都安排二三十分钟口头交流时间,一旦打开话匣子,学生由原来闭口不语到后来滔滔不绝,各抒己见。其间,教师评点,学生评议,学生为能当场发言而自豪,场面好不热闹。

写、接下来我让学生把刚才看到的、想到的、交流的写下来,不拘形式和字数。

一篇篇优美的作文片断描写呈现在眼前,我再指导学生交流、修改、评议,大自然的万千变化跃然纸上,学生情趣盎然。

学生心中装着大自然,每一种变化、每一种景观都同学生的生活密切联系起来,这与《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的“作文要做到观察、思维、表达相结合”思想相吻合,因此,激发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写作的兴趣,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提高写作能力尤为重要。

二、奏和谐乐章——丰富和重建图式

学生已被激活的图式,会使学生有一种感受,他能对所有的信息进行适当的筛选,让那些与被激活的图式相关的信息进行交融。《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引导学生接触自然、接触社会,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家庭、社会和学校三者教育是一个有机整体,学生心中有家,才会心中有学校,才能滋生奉献社会的情感。校园外,每个学生身边的生活丰富多彩,如果不引导他们对其感兴趣,不仅浪费了这块素材资源,而且对学生将来走向社会留下了可惜的“脑空白”。为此,我从一接班起就引导学生对身边的事物、活动、学会观察,产生兴趣。

上一篇:海底新发现 下一篇:树立人性化管理意识,增强学校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