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会址

时间:2022-06-17 07:16:04

遵义会议会址

1935年1月,中央红军突破了乌江天险,占领黔北重镇遵义。遵义是一座古城,老城与新城夹湘江而建,城墙高耸,雉堞相望。老城负山面水,城垣周长1371丈,东为景福门,南为通贵门,西为怀德门,北为宁永门,石板铺路,城内外有20个街坊。乾隆以后因丝绸兴盛,坊市扩展至湘江东岸咸丰年间修筑年城。城墙沿山峰蜿蜒逶迤,长千余丈,街市呈狭长形,有迎恩、德耀、馨安三门。1928年川黔公路穿新城而过,街道以丁字口为中心。红军到遵义时,古城风貌犹存。

遵义会议会址在老城子尹街,这是一条以文化名人郑子尹(郑珍)命名的老街。临街有一个大宅院,它原是黔军师长柏辉章的府第。大门上有亲笔题写的“遵义会议会址”6个大字,飞洒、遒劲,充满革命豪情。主楼是一座中西合璧的砖木结构建筑,一楼一底,青瓦灰墙。楼高12米,面宽7间,进深3间。上下两层均有回廊,廊柱上砌拱券,东、西两端有转角楼梯。屋顶保持中国传统样式,窗上镶彩色玻璃。东侧的客厅呈长方形,约27平方米,这就是当年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召开的会场,史称“遵义会议”。主楼的南边有小门通四合院,原为柏氏旧宅。红军在遵义期间,中央军委的负责人、、、等都住在楼内。红军总政治部设在老城杨柳街天主堂,它是一座罗马式建筑,32根圆柱支撑着伞状拱顶。、、王稼祥住在新城易家公馆,在今中华路南段幸福巷内。红军总政治部旧址及毛、张、王住处均列入遵义会议会址的保护范围,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遵义会议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政治局委员秦邦宪(即博古,中共中央总书记“三人团”成员)、(中央军委副主席、红军总政委“三人团”成员)、(中央军委副主席、红军总司令)、(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即洛甫,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人民委员会主席)、陈云(全国总工会党团书记)。政治局候补委员有王稼祥、刘少奇、何克全、邓发,红军总部及各军团负责人有、李富春、、聂荣臻、、杨尚昆、李卓然,还有党中央秘书长、《红星报》主编邓小平。李德以共产国际驻中国军事顾问、“三人团”成员的身份参加会议,担任李德的翻译。

这是一次事关中国革命前途和命运的会议,集中解决当时最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领导问题。会议气氛非常紧张,双方展开激烈辩论。首先是博古代表中共中央及“三人团”作“主报告”,他把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原因归咎于“敌强我弱”,极力为军事上指挥错误作辩护。的“副报告”,指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的主要原因是军事领导上的错误,并检讨自己作为“三人团”成员应负的责任,力推领导红军。作“反报告”,系统批判了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在会议上作了长篇发言,一针见血地指出“三人团”在军事上是“防守中的保守主义”、“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中央军委副主席、红军总政治部主任王稼祥,中央军委副主席、红军总司令,支持的“反报告”和的发言。经过反复辩论,由起草了《中共中央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决议》,彻底清算了“左”倾路线的恶劣影响,充分肯定的军事思想,把中国革命引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鉴于当时的政治形势,会议决定放弃在黔北建立革命根据地的计划,领导红军北渡长江。向西北转移。会议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领导权,增补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遵义会议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革命,挽救了党,挽救了工农红军。它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走向成熟。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遵义和延安是两个重要的革命圣地,遵义也因此被列为第一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上一篇:探寻青岩古镇的前世今生 下一篇:彪悍之魅 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