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农电视节目的实用性与娱乐性

时间:2022-06-17 05:20:27

对农电视节目的实用性与娱乐性

笔者从事对农电视节目工作多年,对如何做好对农电视节目略有感悟。

首先要明确的是节目所覆盖地区的整体农业发展形势。以笔者所在的天津市为例,它是我国四大直辖市之一,特别是作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以及北方最大的港口开放城市,天津的农业兼具都市城郊型农业与沿海都市型农业的特点。具体的表现是农业生产规模相对农业大省要小,但是农产品种类齐全,特别是依靠大城市的庞大消费人群,农林牧副渔各行业都具备很大的发展空间。这就为天津的对农电视节目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素材。同时,由于与城市距离很近,天津的农民视野开阔,善于接受新思维,善于尝试新办法,这也使得天津的对农电视节目更能起到沟通城乡生活、引领农村新时尚的作用,农民朋友爱电视,离不开电视,他们需要通过电视看到自己的生活,看到对自己的生产生活能起到指导作用的信息,这些都是我们做好对农电视节目的优势条件。而如何在新的形势下,针对天津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好对农节目?笔者认为,当前对农电视节目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实用性与娱乐性的统一。

对农电视节目首先要体现实用性

1.实用性体现在信息的提供和所提供信息的全面性上

任何电视节目都面临节目定位问题,而对农电视节目的定位,简单来说,就是为“三农”服务。农民的需求就是节目的定位,了解了他们的心理诉求,就明确了节目宗旨,也就掌握了做好对农节目的心理钥匙。当前,农民朋友最需要的就是发展、致富。这就要求对农电视节目在这点上要多下工夫,做足文章,让农民觉得看了有用,能为他们增收致富起到有效的指导作用,也就是让节目有实用性。

我国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造成了城市与乡村之间生产与生活方式的不同。在对信息的需求上也就有了很大的区别。在我国农村,每个家庭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生产单位出现,通常情况下,农户需要单独决定生产品种,独立掌握生产技术,自己面对市场,这就决定了他们对农业生产信息的需求是全方位的,包括如何选择品种和掌握技术、市场情况等,这就使得对农电视节目尤其是涉及农业致富信息类的内容,要尽量做到清楚全面。

笔者作为天津台唯一一档三农节目《四季风》的记者,在这点上有切身体会。介绍一个致富项目,农民最关心的除了经济效益之外,种子从哪里买、技术有什么特点、销路究竟在哪里,这些内容都不能缺少。举个简单例子,在《四季风》栏目中,曾经播出过一条蓟县养殖户养殖了一个新品种太湖白鱼的片子,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就特别注意了信息的全面性,鱼种从宁河县引进,养殖上有什么技术特点,有哪些方面需要注意,特别提到了目前这种鱼在天津市场销售不错,但是在蓟县当地市场消费者认知程度不够,销量还不是很大,这样,农民观众就基本上对这个新品种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2.现阶段对农电视节目实用性的新特点

必须强调的一点是,在注重对农电视节目实用性的同时,要注意防止技术信息过细的倾向。应该说,对农电视节目,尤其是致富信息类的内容,最早脱胎于带有科教性质的农业技术教学片,这类片子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担负的是普及农业技术的任务,由于当时农民了解技术的渠道有限,农村的技术人员比较少,同时技术水平也不高,所以,那时候农民需要的技术信息要很详尽。如果现在再回头看这类农业教学片,就会发现,从种子的播种,到不同生长时期浇水施肥的要点、遇到突变天气的防治、收获保存方法等内容都介绍得非常详细,这类片子起的作用实际上是农民的技术教师。

但是,如今情况已经有了很大变化,农业技术部门力量已经很强,每个乡镇都有了自己的农业技术人员,并且可以直接入户对农民进行手把手的技术指导服务,农业技术书籍、光盘等也可以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农民学习技术的主要渠道已经发生了变化,他们在电视节目当中对信息的主要诉求就是了解,而不是认真学习。此外,在农业生产中,各地区、各乡镇的土壤、水源、气候等条件不尽相同,如果普及统一的技术反而容易适得其反。同时,电视记者对农业技术的了解程度也不足以起到教学的作用,如果让技术人员在节目中详细介绍的话,节目又容易陷入枯燥无味的误区。因此,对农节目的编辑记者应该牢记一点,农民在电视节目中需要的不是学习,而是了解。这样,不但在采访过程中对内容的轻重取舍心中有数,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使节目内容轻松活泼,避免板起面孔严肃枯燥。

对农电视节目要注重娱乐性

1.对农电视节目的娱乐性既是趋势又是传统

近些年来,我国对农电视节目有了长足的发展。中央台的《致富经》、广东台的《摇钱树》、湖南台的《乡村发现》、天津台的《四季风》栏目,都以内容活泼、风格轻松愉快取胜。节目不但好看,还让观众觉得有意思、有趣味。

我国的对农影视作品大多是以喜剧或者轻喜剧的形式出现的。从上世纪50年代的电影《李双双》,到七八十年代的《喜盈门》、《咱们的牛百岁》等等,这些给几代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反映农村生活的影片都是喜剧片。这与我国农民群众传统的积极乐观、勤恳耐劳的生活态度有很大关系,尤其是农民普遍文化程度不高,更容易接受的是通俗化、轻松愉快的内容。因此,娱乐性是对农电视节目应该重点坚持的风格。

2.注重对农电视节目的娱乐性可以拓展受众群体

电视节目的娱乐性,并不单纯意味着插科打诨的搞笑,轻松自然活泼的内容和风格同样体现着贴近生活的娱乐性,这点是对农节目应该大力提倡的。适当增强对农电视节目的娱乐性,不但能够得到农村观众的认同,同时,也是吸引城市观众的一个手段。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生活压力的增大,城市居民对农村田园生活有了越来越多的向往,农村旅游渐渐热了起来,除了优美的自然风光之外,农民群众的朴实自然,农村生产生活的不同方式,都深深吸引着久居闹市的城里人。这就为我们的对农电视节目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不但要服务农村,更要为城市居民提供新鲜的带有泥土味道的清新空气。

3.对农电视节目的娱乐性应该是健康的、人性化的

应该注意的是这种娱乐不是单纯地为娱乐而娱乐。特别应该避免的是展示农村群众的缺点甚至某些性格弱点,以审丑为乐,以取笑为乐,这种娱乐是以损害农民的自尊为代价的。健康的娱乐是要与所报道的内容相协调的娱乐,确切地说,是轻松活泼的基调,略带调侃的交流,避免高高在上的说教,力求亲切朴实的家常语言。并不需要刻意制造娱乐,记者应该特别注意在与农民群众的交流中发现和表现农民身上直率乐观、幽默豁达的性格特点。在与农民群众的交流中,体现出的应该是尊重和关怀,只有在这种基础上的交流,才能让农民真正敞开心扉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也才能真正实现节目与农民群众的水融。

搞好对农电视节目,不但是一项重要的宣传任务,同时也是城市和乡村广大电视观众的客观需求。把握好对农电视节目的实用性与娱乐性,不但是为农民群众发展经济提供了服务,同时,也向城市观众展示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面貌。对于从事对农节目采访制作的编辑记者们来说,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认真学习掌握对农政策,以一颗真诚的心去面对农村和农民,这样才能使对农节目真正做到有意思、有味道、有特色。

(作者单位:天津电视台)

上一篇:对网易“养猪模式”的传播学思考 下一篇:DV新闻的发展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