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的权衡器鉴赏

时间:2022-06-17 03:53:19

明朝建立之初,官府对于民间贸易中所使用的度量衡已明令严加管理。《明会典》中记载:“洪武元年,令兵马司并管市司,二日一次校勘街市斛斗秤尺,与官降相同,许令行使。”《大明律》中汇集了历年关于度量衡管理的典章制度和法律条令,自洪武至嘉靖年中(1368-1566年)由政府颁布的有关度量衡的典章制度、法律条令就达近二十次。为保证国家赋税和街市的公平交易,政府对违法者的处罚尤重,《明会典》中记载:私造斛斗秤尺,通商作弊,各该管通判不行察觉,一体究罪。大明律》载:“若仓库官吏私自增减官降斛斗秤尺,收支官物而不平者,杖一百。以所增减物计赃重者,按座赃论,因而得物入己者,以监守自盗论,工匠杖八十00监临官知而不举者,与犯人同罪,失觉察者,减三等,罪止杖一百。”政府对商业上使用的度量衡器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凡私造斛斗秤尺不平,在街市行使,将官降斛斗秤尺作弊增减者,杖六十,工匠同罪。若官降不如法,杖七十。提调官失于校勘者,减一等,知情同罪。”“其在市行使斛斗秤尺虽平,而不经官司校勘烙印者,笞四十。”

从以上史料记载我们可以知道,明朝自建国之初,政府即通过权力和一系列的法规、法律条令,建立起一套相当完善的、有关度量衡的严格管理制度。

我们收藏有明代早中期的权衡器数件,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它们可以让我们对明代早期、中晚期的权衡制度和单位量值、社会经济状况,以及民风民俗等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一、洪武六年铜权

明代早中期的铜权形状,与元代的铜权极为相似,有的甚至完全相同,如无相应明显的铸铭或刻铭标示,亦很难区分出是元代的铜权还是明代的铜权。

此铜权(图1)通高82.5毫米,钮高13,7毫米,呈方框形杯盖状,正中有一规矩小圆孔(系绳挂孔),以一圈阴槽线隔断与权身连接。权身呈椭圆形球体状,腹径130.6毫米,权面阳文铸铭“洪武”二字,背面阳文铸铭“陆年”二字。权座呈斜坡状椭圆形,座高22毫米,底径31×38.4毫米,以一圈阳文线隔断与权身连接。

此铜权翠绿、褐黑色锈渍包浆极佳,熟旧自然。洪武六年即1373年,为明太祖朱元璋之年号。此权实际测重383.4克,按中国历代两斤合克数,得出此权一两合38.34克,一斤(十六两)合克数为613.44克,说明此权当属十两型的铜权。

二、永乐六年铜权

永乐铜权在形制上与洪武铜权相较有明显变化,其形状酷似一储酒用的大酒坛。此权通高83.4毫米,钮高19.5毫米,呈山字凸形钵盖状,以一圈阳线隔断与权身连接。权身呈鼓形圆球状,腹径164毫米,权面阳文铸铭:“永乐六年”四字,权背似字非字,不可辨识,疑为花押。座径46毫米,分三层呈梯状,以一圈阳线隔断与权身连接。

此铜权(图2)翠绿、褐黑色包浆极为漂亮,熟旧自然。永乐六年即1408年,为明成祖朱棣之年号。此权实际侧重637.6克,按中国历代两斤合克数,得出此权一两合39.85克,一斤(十六两)合克数为637.6克,当属一斤型的铜权。

三、嘉靖六年铜权

嘉靖年间的铜权形状与元代的铜权(图3)几无别致,可以说完全类同,如没有明显的铸铭或刻铭,亦很难判定。此铜权通高87毫米,钮高16毫米,呈方框形杯盖状,正中有一规矩小圆孔(系绳挂孔),以一圈阴槽线隔断,与权身连接。权身呈杯状,上大下小,最大腹径125毫米,权面长方形方框内阳文铸铭:“嘉靖六年”四字,权背似字非字,疑铸铭之花押。座高16毫米,底径40毫米,分三层呈梯状,以两圈粗阳线带隔断与权身连接。此权翠绿、褐黑色包浆熟旧自然。

此铜权实际测重431.4克,按中国历代两斤合克数,得出此权一两合43.14克,一斤(十六两)合克数690.24克,属超重十两铜权之列。

四、无年号刻款铜权

此铜权(图4)通高28毫米,钮高8毫米,腹径56毫米,座高7.5毫米,座径22毫米。锈色包浆极佳。此权的形状、铸造工艺等,与永乐六年一斤、十两铜权一脉相承,当为同时期之物。此权实际测重41.4克,即为一两型的铜权,一斤合克数658.2克。

我们认为这枚铜权应是专门称量金银或贵重物品的铜码之类(如珠宝,名贵药材之类),极有可能是牙质杆等秤使用的铜权(秤砣),如果是用来称量粮食,瓜蔬菜之类的普通物品,其显然是分隔得过于精细了。

流传至今的明代权衡器,既有砝码,又有秤砣(权)和等秤,它们与当时的金银货币、赋税、商业贸易及民间商品交易等等,均有着密不可分的直接关系。明代初期政府虽然禁止民间以金银交易,以防止破坏纸钞的流通,但随着手工业、工商业及海外贸易的迅猛发展,每年从西班牙流入中国的银币就达数百万元以上。国家的赋税,民间的商贸、商品交易等仍是以用银为主,一切商品基本上都是以银折价。如英宗正统年间规定:江南赋税一律以银折纳。《醒世恒言》第三卷《卖油郎独占花魁》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卖油郎小本经营,本钱是三两银子,平时卖油所得,都是些二三分的小块碎银子,他想把这些碎银子换成一个十两的银锭。”通过这段记载我们可以知道,小型的民间交易在当时也是以碎银交易为主,无不与度量衡息息相关。

有关洪武、永乐、嘉靖铜权的铸造工艺,所使用的铜材,史料均无记载。经我们对实物逐一察看,其铸造工艺均为范铸,在铜权的两侧及底部,有的还能清晰地看到其合范痕和底部浇铸铜计时留下的浇铸口。所使用的铜材,其色泽均呈金黄色,为同一种铜材所铸,即我们今天所称的黄铜或精炼黄铜。

我国古代真正大量使用黄铜始于明嘉靖年间,自“嘉靖通宝”开始用黄铜铸钱。在嘉靖以前的黄铜并不称作黄铜,而是称作B(tōu)石、镫石。我们今天所指的黄铜,是指铜锌合金,以锌为主要合金元素的铜基合金。B石,原指黄铜矿等具有黄金色泽的硬石,由于黄铜同样具有黄金的色泽,特别是精炼黄铜,其金光闪烁,被人们戏称为“傻子金”。

元明时期的权衡器,无论铜权还是砝码之类、其绝大部分均系精炼黄铜所铸(即古代所称的B石)。不少藏友对黄铜产生的时间界定,多以明代嘉靖年为界,认为以后才有黄铜,嘉靖以前的器物均系青铜铸造,黄铜必假,其实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我们无需多言,本文介绍的洪武、永乐铜权就是最好的例证。

历朝历代的权衡器,目前在藏界相对来说还是一个冷门,收藏历代的权衡器正当此时。

上一篇:明代“天启通宝”背“奉旨”小平钱 下一篇:大意失荆州 心细获宝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