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审杂交粳稻嘉优5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06-17 01:08:00

国审杂交粳稻嘉优5号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摘 要】介绍了杂交粳稻嘉优5号在霍山县的种植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播前准备、催芽播种、防治杂草、水浆管理、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

【关键词】杂交粳稻;特征特性;嘉优5号;高产栽培技术

嘉优5号是由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用嘉335A×嘉恢125组配育成的杂交粳稻品种。2012年通过国家审定,同年引入霍山县示范种植,表现突出,具有较好的丰产性和抗逆性,适宜在我区推广种植。现将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1.特征特性

该品种株高108.3厘米,穗长18.9厘米,亩有效穗数16.6万穗,每穗总粒数174.5粒,结实率86.0%,千粒重28.8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2.9级,穗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白叶枯病3级,褐飞虱9级,条纹叶枯病5级,黑条矮缩病发病率69%,中抗稻瘟病、白叶枯病,中感条纹叶枯病,高感褐飞虱、黑条矮缩病。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70.7%,长宽比1.8,垩白度8.7%,胶稠度7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16.9%。

2.产量表现

2010年参加长江中下游单季晚粳组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8.3千克,比对照常优1号增产10.3%,2011年续试,平均每亩产630.8千克,比常优1号增产12.8%。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629.6千克,比常优1号增产11.5%。2011年生产试验,平均每亩产618.6千克,比常优1号增产11.4%。2012年在霍山黑石渡镇农业示范园里种植15亩,平均亩产达652公斤。 适宜在浙江、上海、江苏苏南、湖北沿江、安徽沿江的粳稻区作单季晚稻种植。

3.栽培技术要点

3.1播前准备

播种前10天对草荒田用草甘膦杀灭老草。机耕前每亩施有机肥1500或菜饼50公斤,旋耕入土,并削高填低,平整田土。做畦时每亩施碳铵30公斤,磷肥25公斤或复合肥30公斤,施后应耙入畦面。上沟泥做平畦面待播。

3.2催芽播种

播种前5天按每亩用种量1.5公斤进行药剂浸种,可用“的确灵”1小包对水5公斤后浸种5公斤,浸种36~48小时,浸种后直接催芽待播。播种前每亩用“好安威”一包拌芽谷播种(拌后放一小时再播),播种时要求分畦定量,匀播到边,播种后压谷入泥,以不见种谷为度。播种时间为6月初。

3.3防治杂草

播后3~5天,每亩用50%的禾阔净除草剂150克对水45公斤(3背包)均匀喷湿畦面,封杀杂草幼芽。二叶一心期(约播后15天),结合畦面上水施断奶肥,用30%的丁苄100克拌尿素撒施进行第二次除草。

3.4水浆管理

直播水稻水浆管理必须与施肥和除草及治虫相协调。播种以后到二叶期保持畦面湿润无积水,2叶1心期结合施断奶肥和第二次除草灌薄水上畦面,并保持水层不断水,促进早发分蘖长大蘖,同时以水抑制杂草发生。5~7叶期在够穗数苗70~80%时(每平方尺苗数40根左右时)开始排水搁田,并实行多次轻搁,搁实搁硬,控蘖促根,壮杆防倒。倒2叶时(立秋前后)开始复水养胎,活水灌溉,养胎壮苞促穗;齐穗后实行间歇灌溉,灌一次水落一次干,干湿交替,湿润到老。确保水气协调、以气养根、以根保叶、以叶增粒重,防止后期断水过早。

3.5科学施肥

杂交水稻根系发达,吸肥能力强,肥料利用率高,增产潜力大,一般亩产600公斤,在配施适量有机肥和磷、钾肥的基础上,全季尿素总用量比常规水稻省20%左右。根据直播水稻不同生育阶段的吸肥规律,掌握“前促、中控、后补”的施肥原则,即前期要施足基肥,早施苗肥,促进稻苗早发、发足,长大蘖、争足穗;中期要少施肥或不施肥,以减少无效分蘖发生,控制群体过度生长;后期要根据苗情和天气情况,适施保花肥,以提高成穗率、保大穗、争粒重。一般基肥每亩用碳铵30公斤,过磷酸钙25公斤或高效进口复合肥30公斤,2叶1心期施断奶肥尿素12.5公斤;5~6叶期(前一次追肥施后约过半月)每亩施尿素7.5公斤或进口复合肥20公斤作接力肥;在7月15~20日每亩施钾肥7.5公斤,8月10日左右每亩用进口复合肥5公斤作保花肥。

3.6病虫害防治

苗期主要防治稻蓟马,灰飞虱,中期重点防治稻纵卷叶螟、纹枯病。后期注意防治螟虫、稻飞虱、稻瘟病和稻曲病。 [科]

上一篇:人工更新造林抗旱减灾的对策 下一篇:苗圃地苗木越冬防寒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