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吃的眼泪

时间:2022-06-17 12:36:08

“眼泪可以吃?”

“对,你没有看错!”

这可以吃的眼泪来自一种植物。很神奇吧,一起来探个究竟吧!

在荒芜多旱、风沙肆虐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中生活着这样一种植物,它们屹立在寂寥空旷的沙漠边缘,在寸草不生的戈壁中挺直脊梁,有力的根茎阻挡住了铺天盖地的风沙,昂扬的枝叶见证了历史的足迹。它们便是新疆古老而珍奇的树种之一,被誉为“沙漠守护神”的胡杨。

胡杨有一个非常凄美的三千年之说,那就是“生而一千年不死,死而一千年不倒,倒而一千年不朽”。胡杨用顽强的生命力点缀了苍凉的荒漠,成为无边无际的沙漠中一道醉人心魄却又震撼人心的无声风景。

而今天我们说的眼泪,就是“胡杨泪”。

胡杨为什么会流泪?

胡杨是干旱大陆性气候条件下的树种,能够长期适应极端干旱的气候和大幅度的温差变化。不管是45℃的高温还是零下40℃的严寒,都能抵挡得住。

胡杨生长的水分主要依赖潜水或者河水泛滥,因此在沙漠中只要看到成列的或鲜或干的胡杨,就可以判断那里曾有水流经过。沙漠中光照强烈,降水严重缺乏,因此水分蒸发迅速,土壤含盐量高,盐渍化严重,胡杨之所以能够在这种高盐碱化的土壤中存活,主要得益于细胞较强的透水性。

胡杨的主根、侧根、躯干、树皮和树叶都能够吸收很多的盐分,并通过茎叶的泌腺排泄出去。当体内盐分积累过多时,盐分便会从树干的结疤和裂口处自动排出,形成白色或淡黄色的块状结晶,这便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胡杨泪”。

其实“胡杨泪”并不是我们传统概念中的液状眼泪,而是块状的晶体,之所以会产生这种晶体,则是胡杨自身生存所需,将盐分排出以便于自己在沙漠中存活下来。

“胡杨泪”有什么用?

那这一块坑坑洼洼的木疙瘩有什么用呢?其实它的作用还真不小哟!

美味的“奎麦奇”

新疆沙漠里的居民,常赶着畜力车,到胡杨树林,敲打采摘排泄出来早已凝固在树上的“胡杨泪”,把它们再掰成小颗粒状混在面中,加上食盐、皮牙孜(洋葱)、牛奶、芝麻等发酵后,拍成大饼,埋进滚烫的沙子里,很快,一种新有的食物――“奎麦奇”就做好了,带着阳光的芬芳,格外爽口。怎么样,是不是想想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蒸馒头神器

除此以外,当地居民还用“胡杨泪”来发面蒸馒头,因为它的主要成分是小苏打,其碱的纯度高达57%~71%,虽然沙漠里的盐碱很容易采集,但都比不上“胡杨泪”的滋味那么芳香、纯净、爽口。

药用价值

“胡杨泪”也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记载:“胡杨泪,味咸、苦,性大寒、无毒,具有清热解毒、止痛、化痰等功效。”

胡杨碱还可以制肥皂,也可用作罗布麻脱胶、制革脱脂的原料。一棵成年胡杨每年能排出数十千克的盐碱,堪称“拔盐改土”的“土壤改良功臣”。

其实“胡杨泪”是胡杨生命延续的重要法宝,因为若没有它帮助排出盐分,胡杨很难在高度盐碱化的荒漠中生存。

胡杨守护边关大漠,在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稳定生态平衡中发挥着巨大作用,是荒漠地区农牧业发展的天然屏障。

然而目前胡杨的生存境况却十分危险,塔里木河下游水量锐减,加之人类不合理的生存活动和各类虫害,顽强如胡杨也无法忍受长期缺水的灾难,千年寿命百年即逝。

虽然目前通过生态输水、退耕还林、封育等相关措施,胡杨林有不同程度的恢复,但是河道长期断流地区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植被大面积死亡,该区域的胡杨林生存仍面临较大威胁。

保护胡杨,让沙漠的英雄树真的能挺起千年铮铮铁骨,让维系生命的“胡杨泪”继续流淌,而非泪尽沙海,终成一曲绝唱。

上一篇:但丁智斗铁匠 下一篇:为什么瓶盖上的锯齿是21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