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教育:为儿童的道德学习奠基

时间:2022-06-17 12:11:23

童话教育:为儿童的道德学习奠基

童话是一种比较适合儿童阅读的文学体裁,它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通过丰富的幻想、想象和夸张来塑造鲜明的形象,用曲折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浅显易懂的语言文字反映现实生活,抑恶扬善,完善人格。童话传导的大多是人类推崇的基本美德,如勤劳、诚信、勇敢、善良、宽容、坚韧等等,走进童话世界,儿童会情不自禁地被童话中的人物所吸引,在情感上产生强烈的共鸣。

一、用童话强化儿童勤劳的习惯

乌申斯基说过:“劳动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手段,是一个人在体格、智慧和道德上臻于完善的源泉。”勤劳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美德,在古代就有天道酬勤、勤能补拙的说法。然而在现实中,种种原因使得不少的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进而蔓延到学习中,懒于动脑,懒于发言,懒于做作业。以笔者所任教的一些班级而言,他们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长太过宠爱,连最基本的劳动都不会。从这个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精彩有趣的童话引导孩子们养成勤劳的生活、学习习惯。

童话《小白兔和小灰兔》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小白兔和小灰兔帮助老山羊收白菜,面对老山羊的答谢,小灰兔接受了老山羊送的白菜,吃完了又去要;小白兔不要白菜要菜子,自己种白菜,收了很多白菜,还送给老山羊一担白菜。这则童话深入浅出地让孩子们懂得了劳动的意义,认识到了劳动使人聪明,劳动创造世界,劳动最光荣。在此基础上,我对孩子们提出争做“勤劳小金娃”的劳动实践要求:及时整理书包,认真打扫教室,每天坚持做一件家务。孩子们的能力得到提高,意志得到锻炼,学习也变得勤奋了。

二、用童话锻造儿童诚信的品质

“人以诚为本、以信为天。”一个人只要讲诚实,守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孩子有易说谎不诚实的习惯,这是家长和老师比较头疼的问题之一。如果只是一味地用大道理说教,孩子很难听懂,更难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道德认知。童话故事深受儿童的喜爱,用童话故事进行诚信教育,能起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效果。如《狼来了》这个故事让孩子明白放羊的小男孩就是因为失去了诚信才让狼把他的羊吃掉的。

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的《匹诺曹的鼻子》通过一系列故事使孩子明白做人诚信的重要性,引导孩子用对比的方法去思考诚信这一做人的基本品质问题。《木偶奇遇记》讲的是一个名叫“匹诺曹”的木偶贪玩成性、不思学习、逃学游荡的历程,讲他如何在仙女的帮助下,战胜坏朋友猫和狐狸的引诱,战胜自己的惰性和说谎的坏习惯,最终回到老爸身边,成为老爸的小帮手和一个好学能干的真正小男孩的“奇迹转变”。故事中最具道德感的奇妙情节是,小木偶三次因为说谎而变成“长鼻子匹诺曹”,后来不得不讲了真话,让仙女把鼻子变回来。在教学时,我们就可以从这个故事入手,让孩子体会到撒谎的滋味很难受,然后过渡到教材中《新木偶奇遇记》,让学生知道一开始就不能撒谎,只要撒了第一个谎,就会接着撒一连串的谎来掩盖前面的谎,使得学生进一步认识撒谎的害处。书中乐乐猴的提问,其实就是给孩子们一个自我反省的机会,从大家的反思中我们能够看到教育起到了作用:“匹诺曹的鼻子会长,是因为他想看电视就撒谎说老师没有布置作业。”“因为他欺骗老师说把课文中的故事都讲给爸爸听了,所以鼻子长长了。”“他还对爸爸撒谎说自己在学校表现很棒,老师奖励给他小红花。”……

三、用童话开阔儿童宽容的胸怀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宽容的人一般心胸广阔、自信积极,而不锱铢必较、狭窄多疑。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自然而然地成为所在家庭的中心,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不少独生子女存在着以自我为中心和利己主义的倾向,判断是非的标准也是对自己是不是有利。缺乏宽容之心、同情之心、尊重之心,往往造成孩子行为过于偏激,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同学关系,人际交往也会受到限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面对学生的种种自私行为,怎样无声地渗透宽容这一良好的修养和品质?童话教育又给了我灵感。

班上曾经有个孩子叫小博,看上去聪明可爱,鬼灵精怪,就是脾气有点急躁。记得开学初这个孩子和大家相处还算融洽,然而没过多久,出乎意料的事情还是隔三岔五地发生了。数学课上,老师批评了两句,他就赌气不听,哭个不停。与同学之间一点小摩擦,就恶语相向,怒不可遏。有一次,同学捡到一支铅笔,也不知道是他的,就给其他孩子了。这下可不得了,小博像发了疯似地扑到了那个同学身上,用指甲狠狠地朝人家脸上抓了下去。还好老师及时赶来制止了,要不然真不知道会怎样。这样的事情发生多了,同学们都不愿与他相处。在一次班会上,我和孩子们一起读了《宽容的心》这个童话故事,让孩子们谈谈自己的想法:“朋友间没有了宽容就没有了友谊,有了友谊就会有更多的朋友。”“宽容是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胸怀,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我们在生活中学会忍让,不要为小事斤斤计较。”“宽容是快乐之本,多一些宽容,我们的生命就会多一份空间,多一份爱心;多一些宽容,我们的生活就会多一份温暖,多一份阳光。”……看得出来,孩子们都听进去了。在宽松的环境下,我让小博也谈谈自己的想法,他真诚地表示:要努力克制自己的脾气,学会宽容,学会忍让,和同学们和睦相处。也许,今后他还会常常反复,但是,我相信这则童话,会让他潜移默化地受用长久的。

童话是一个广博而深厚的世界,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同时,童话形象生动,深受儿童的喜爱。当童话与德育相遇,就能催生出巨大的教育力量,让学校德育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马丽君,江苏省海门师范附属小学,226100)

上一篇:如何在音乐教育中融入素质教育 下一篇:抽象的图画:解读佩里·诺德曼的图画书符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