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通感的艺术魅力

时间:2022-06-17 11:56:51

略谈通感的艺术魅力

通感也叫“移觉”。它借助读者的感觉,把人们的视觉、听觉、触觉、味觉、意觉、嗅觉等沟通起来,彼此产生转移而达到的一定的修辞效果。例如“歌声”和“露珠”本来是不相干的两种事物,难以产生彼此的比喻作用。但如果说“歌声像露珠一样圆润”,就因“圆润”属于两者的通感,把听觉和视觉沟通起来,结果便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收到新奇而有力的艺术魅力。

通感初看极似比喻,有人认为通感是比喻的一种,这也说得通。查阅许多修辞书籍并无通感一条。而在实际应用中,它已形成自己的概念,并以自己独特的艺术表现力脱颖而出。它在形式上采用比喻的形式,但设喻却重在人体不同感受的沟通,因而它更讲究“神似”,强调的是各种感觉的互相补充,这样在表情达意上就极富层次感和立体感。下面我谈谈通感的妙用。如果按被描述事物的感觉所属和用来沟通该感觉的艺术方式为划分标准,通感可大致为以下五类:

一、非视觉性沟通视觉感受

例如《荷塘月色》中“……光和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铃上奏着的名曲”,该句用听觉沟通视觉感受。因光和影疏密起伏和轻重浓淡的色调同小提琴高低起伏的旋律,轻重缓急的节奏相通。作者以此,旨在强化视觉美。如:“山色逐渐变得柔嫩,山形也逐渐变得柔和”(《天山景物记》)。“柔嫩”、“柔和”均属触觉感受描写。此句用触觉沟通视觉,突出天山草木吐绿,葱笼可爱的视觉特征。

二、非听觉性沟通听觉感受

《明湖居听书》以诉诸味觉的“吃了人参果”一句表现精湛的说书艺术的美感效果。例如《听潮》“那声音……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此句用嗅觉沟通听觉。用形容嗅觉感受的“芳醇”描写海水的低吟声,充满着诗意。《老山界》中有一段精湛的状声句;“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像山泉在呜咽,像波涛在澎湃。”作者运用动觉沟通听觉的妙法,展现四幅动态画面,给人以鲜明的各种动感突出那“极远又极近”、“极洪大又极细切”的声响特征。

三、非嗅觉性沟通嗅觉感受

例如《紫藤罗瀑布》这样描写嗅觉:“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梦幻一般”属内心感受,是意觉,因香味的“淡淡飘忽”与“梦幻”的迷蒙轻灵相似,故沟通为喻,恰如其分。

四、非意觉性沟通意觉感受

鲁迅名句:“我将深味这非人间的浓黑的悲凉”(《记念刘和珍君》)。作者用视觉沟通了意觉。“悲凉”是心灵感受的虚象,“浓黑”这一色彩词能唤起人们沉重、痛苦的心境状态,是视觉感受的实像,两者沟通,化虚为实,强化了作者当时的悲愤感。又例如《荔枝蜜》中的警句:“喝着这样的好蜜,你会觉得生活都是甜的呢!”作者用味觉沟通意觉,把荔枝蜜的味觉感受“甜”同对生活的感受沟通,抒发了作者对劳动者的崇敬之情,以实写虚,虚实相生。

五、非触觉性沟通触觉感觉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在写打在太阳穴上的第三拳时这样描写:“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作响。”作者巧妙地用了声音之杂之响(听觉)沟通皮肉剧痛(触觉),极力渲染出这第三拳的巨大威力。

凡此种种,我认为,人的视、听、嗅、味、触以及心理感受,都可以互相沟通移用,或相互联系,或重新组合,从而产生种种烘托、渲染的艺术效果。

运用通感可以启迪人们更加深远的联想和想象,让读者从各自的生活经历和文化素养中,去领略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魅力。《荷塘月色》中的名句“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此乃通感佳句。作者在刚开始描写荷塘的时候,写荷花是“零星”“点缀”着的,因而香气就不浓郁,再经微风传送,更显得似有似无,时断时续。这正和歌声从高处、远处传来、飘渺若无,捉摸不定的感觉极为相似。香气虽然是嗅觉的可感形象,作者却用“歌声”这一听觉形象作比,不仅极为贴切,而且使文章增添了一种音乐美。这样,这句话就调动了嗅觉和听觉两种器官的感受,使读者从不同角度去体会审美对象,产生丰富的联想,领悟作品深邃的意境。单就“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这一形象本身所创造的意境,也足以把人带入一种空旷若虚,无所依从的境界。这与作者当时不知自己何去何从及其在作品中流露出来的“幻想超脱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的苦闷心情相吻合,使作者的感情表达得深沉而又凝练。

总之,了解和掌握通感手法,能帮助我们阅读诗歌散文,写出动人的篇章。对于初学写作者来说,通感手法是一种不能言愈的妙法。合理巧妙地运用通感,对于表现现代人丰富而复杂、深刻而多维的思想感情是极有力的手段。

上一篇:幼儿园进行古诗教学的点滴体会 下一篇:高中哲学教学的语文维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