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正错颌畸形,还孩子灿烂的微笑

时间:2022-06-17 10:12:14

纠正错颌畸形,还孩子灿烂的微笑

7岁的欢欢刚换的两颗门牙显得特别大且牙缝很宽,活像两颗“兔子牙”。欢欢为此闷闷不乐,见人就紧紧地闭着嘴巴。父母赶紧带欢欢到医院口腔科就诊,医生检查后说欢欢的情况属于“暂时错颌畸形”(多见于六七岁的孩子)。但一听到是“畸形”,欢欢的父母急了,这可怎么办啊?医生为他们详细解释起来――

不良习惯是病因

错颌畸形是指在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因遗传和疾病、口腔不良习惯、牙齿替换不正常等各种原因,导致牙齿、颌骨、颌面的畸形, 如开颌(上下牙咬不准)、反颌(地包天)、上颌前突(暴牙)等。具体原因有以下几种:

奶瓶哺乳姿势不良人工哺乳时,家长常常让孩子躺在床上,自己抱着奶瓶吃奶。因奶瓶经常倒向鼻端,孩子尽力将下颌前伸,以便吸吮,日久便养成了下颌前伸,上颌发育不良,形成反颌,也就是俗称的“地包天”。

吮指、咬物习惯在哺乳期,突然断乳或食欲不能满足,或因衣服束缚不能充分活动,或环境寂寞,无适当玩具而感到乏味,孩子均会养成吮指、咬物、吮物习惯。这些习惯动作如果固定在牙弓某一部位,日久便形成局部开颌、颌突等错合畸形。

舌、唇习惯在换牙期,一些孩子常用舌头舐弄松动的乳牙,或刚萌出的恒牙,或以舌舐弄牙齿残根,都会养成吐舌或舐牙习惯。唇习惯多发生在年岁大一些的孩子,由于模仿别人或经常情绪低落,常有咬唇动作出现。也有孩子在换牙期以唇舐弄牙齿,日久均易养成咬唇习惯。

口呼吸习惯在孩子发生鼻咽部疾病时,常因鼻腔呼吸困难而以口呼吸代偿。鼻病治愈后,若口呼吸仍持续存在,即形成口呼吸习惯。有口呼吸习惯的孩子不但会造成错颌,而且会引起上唇发育成翻卷,颜面表现为开唇露齿。

偏侧咀嚼在乳牙后期,孩子多因一侧有龋齿,或乳牙早失,而影响这一侧的咀嚼功能,造成偏侧咀嚼习惯。偏侧咀嚼除引起错颌外,还会让孩子在颜面上形成左右发育不对称的畸形,影响颜面美观。

所以,错颌畸形首先影响孩子的颌面部发育,其次由于患儿牙齿拥挤,容易引起龋病和牙周病。并且由于错颌畸形的患儿咀嚼能力差,还容易造成消化不良以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父母切不可掉以轻心。

治疗从小处做起

预防性矫治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应采取一些预防措施,去除各种可能造成错颌畸形的因素,可以防止错颌畸形的发生。具体方法有:

1.提倡母乳喂养,注意喂奶姿势,减少使用奶瓶,尤其不要让孩子躺着自己抱瓶吃奶;

2.注意孩子口腔的不良习惯,如吮指、咬物等,应尽早设法纠正;

3.定期请口腔科医生检查,发现孩子龋病要及早治疗;

4.乳牙过早脱落要及时去专科医院处理;

5.孩子换牙时,应及时拔除滞留乳牙或多生牙;

6.注意锻炼孩子的咀嚼能力,可适当喂些有一定硬度和韧性的食物,使颌骨充分发育。

阻断性矫治错合畸形者,首先要破除不良习惯。在明确病因后,家长要对患儿进行心理矫治,使其明白道理,自觉地改正。必要时制作各种类型的习惯破除器,例如前庭盾、橡皮口罩可以破除口呼吸习惯,舌刺可以破除舌习惯等。在临床观察中,发现轻度乳牙反颌、早期前牙拥挤的孩子,如果能改掉不良习惯,换牙后可自行矫正。

使用矫正器矫正用矫正器治疗错颌畸形是当今国内外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矫治器适当施力于被矫治的牙上,引起牙体、牙周、颌骨和关节等组织的改变,使畸形得到矫正,建立起正常的牙齿排列和咬合关系。但用矫正器矫正必须首先破除不良习惯,否则,不可能取到应有的效果,即或收到疗效,由于习惯没有改变,畸形必然复发。

外科正畸对那些生长发育完成后有严重错颌畸形者,需要采用外科手术治疗。如严重的下颌前突、上颌前突、开颌等,必须在成年后进行,否则会出现畸形复发。

最佳时机需选择

不同的错颌畸形矫治时机不同。孩子4岁左右可向专业正畸医生咨询,是否需要立即矫治。像欢欢这种情况,两牙之间的缝隙可能会随着颌骨的发育,逐渐缩小或消失,因而无须矫治。

1.在乳牙错颌期间(2~6岁)只需要矫治可能会影响颌骨发育的错颌畸形,包括反颌和口腔不良习惯。反颌即“地包天”,一般3~4岁开始矫治,患儿戴活动矫治器3~6个月就可矫正反颌。但有一些患儿在换牙或恒牙早期会复发,需密切观察。在换牙期出现反颌、下颌反缩等要及早治疗。

2.大多数错颌畸形的患儿,可在恒牙初期(女孩11~13岁,男孩12~15岁)。此期恒牙完全建立,牙的移动效果最显著,所以也称正畸矫治的“黄金时期”。

3.省略

上一篇:调整心态,远离职场危机 下一篇:不是大人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