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复发性溃疡出血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06-17 07:32:25

阿司匹林联合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复发性溃疡出血的临床分析

【摘要】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联合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复发性溃疡出血的临床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选取2011年8月-2014年6月以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例溃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他们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100 mg阿司匹林联合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复发性溃疡出血。观察两组患者在预防复发性溃疡出血方面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复发性溃疡出血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阿司匹林; 质子泵抑制剂; 复发性溃疡出血

中图分类号 R57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5-0023-02

doi:10.14033/ki.cfmr.2015.15.011

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治疗后容易复发,病情严重时容易导致消化道出血,甚至引发癌症,严重影响人们身体健康[1-2]。而且很多资料研究显示,抗血小板药物对血栓的治疗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此类药物容易损伤消化道黏膜,形成溃疡出血等症状[3]。近几年,医疗上使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不断增加,由阿司匹林导致的消化道出血患者也在不断增多,而对于预防溃疡的方法临床上一般采用质子泵抑制剂进行治疗[4]。为了研究预防复发性溃疡出血的最佳预防方式,笔者所在医院特选取50例患者进行分析、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1年8月-2014年6月以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50例溃疡出血患者,所有患儿均符合溃疡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腹泻、黄水样便,便后头晕出冷汗、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心血管病20例,冠心病15例,其他类型的老年病15例,均长期服用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所有患者在初次诊断时,均行胃镜检查,经检查后被确诊为胃溃疡。接受治疗前7 d,患者均未服用相关的抗胃溃疡药物。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35~76岁,平均(55.36±1.39)岁;观察组男17例,女8例,年龄35~70岁,平均(54.25±0.9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继续使用原发性疾病药物,在此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氯吡格雷75 mg,1次/d,加安慰剂2次/d治疗疗程6个月;给予观察组患者肠溶阿司匹林100 mg,1次/d,质子泵抑制剂药物使用奥美拉唑,奥美拉唑20 mg/d,2次/d,共治疗6个月。

1.3 观察指标

治疗过程中相关人员要严密观察患者消化道症状,注意患者在服药期间有无呕吐、呕血、柏油样便等症状,患者每个月复查一次大便常规加隐血试验。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字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预防效果比较

经过6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复发性溃疡出血,出血率为4.0%,对照组有7例患者出现复发性溃疡出血,出血率28.0%,观察组复发性溃疡出血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06)。

2.2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在用药过程中均动态观察患者呕吐、头晕、恶心反酸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观察组有1例患者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对照组有2例患者恶心、2例患者反酸、2例患者头晕,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4.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胃溃疡出血在消化道疾病中比较常见,发病原因主要是因为胃受到幽门螺杆菌侵害,而产生的一病变。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脑血管、高血压等疾病越来越多,而用于治疗这类疾病的抗血小板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引发溃疡出血,甚至由此引发更严重的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目前,对此病的治疗主要运用质子泵抑制剂,质子泵抑制剂是一种高效的制酸剂,具有较好抑制胃酸分泌作用,另外此药还具有清除幽门螺杆菌,促进消化道溃疡面愈合的功效。所以临床上一般采用质子泵抑制剂联合其他药物预防复发性溃疡出血。本次研究中主要分析质子泵抑制剂联合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两种预防方法哪一种效果更佳。

3.1 阿司匹林的应用

首先阿司匹林具有抗血栓的作用,血栓的形成主要因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在粘性细胞产生的趋化以及粘附细胞因子的作用下,血小板粘附在破裂处而导致血栓生成的一种病理过程[5-10]。阿司匹林是非选择性环氧化酶抑制剂,具有较好的抗血小板作用,它主要是通过抑制环氧化酶活性,阻碍血小板生成血栓素,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另外阿司匹林还可以影响血小板的释放反应,抑制血小板膜酶,从而达到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所以阿司匹林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现在有很多的资料显示阿司匹林引起上消化出血[1]。氯吡格雷也具有较好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所以临床上采用氯吡格雷代替阿司匹林作为为血小板聚集抑制剂,氯吡格雷抑制血小板主要是通过抑制ADP与血小板受体的结合,达到抑制ADP与糖蛋白复合物,延长血小板寿命,从而起到抑制血小板的作用。但是据有关研究显示氯吡格雷优于阿司匹林,危险性并不比阿司匹林好,如果患者既往有上消化道溃疡情况,单独使用氯吡格雷容易产生不良反应。资料显示阿司匹林联合使用质子泵抑制剂药物预防复发性溃疡出血的功效优于于氯吡格雷,这与本次研究结果类似。

3.2 质子泵抑制剂的作用

质子泵抑制剂(PPI)是一种新的抑酸药,它能够有效阻断胃酸分泌物的最后步骤,使人体胃内PH值明显升高,降低胃蛋白酶活性,防止黏膜出血,同时激活凝血机制,促进止血。而且能够使G细胞释放大量的胃泌素,促进胃溃疡愈合。具有起效快、抑酸作用强、作用时间长久等特点;它能够抑制各种因素引起的胃酸分泌,比如胃泌素、组胺以及食物刺激等[11]。奥美拉唑是第一代PPI,有关研究显示奥美拉唑应用于临床中相比H2受体拮抗剂具有愈合率高、缓解症状快等特点,药物代谢性较稳定,在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不良反应[12-13]。

临床上,溃疡出血再发率主要与患者的年龄、既往溃疡病史、生活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等因素有关,阿司匹林联合奥美拉唑能够有效减少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同时减少抗血小板药物对消化道的影响,促进溃疡修复[5-8]。

本次研究中,阿司匹林联合质子泵抑制剂预防复发性溃疡出血方面明显优于氯吡格雷的预防作用;在用药过程中动态观察患者呕吐、头晕、恶心反酸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观察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所以说,阿司匹林联合奥美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药物应用于预防复发性溃疡出血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不仅能减少患者溃疡出血的再发率,而且在用药过程中安全性比较高,出现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现象相对较少,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崔海宏,韩英,曹建彪,等.抑酸药治疗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高危患者再次消化道出血的系统评价[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08,17(10):841-843.

[2]袁耀宗,杨云生,吴开春.2012年《溃疡出血患者处理指南》的解读与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应用[J].中华消化杂志,2012,32(7):487-488.

[3]张微微.比较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加埃索美拉唑对复发性溃疡出血的预防作用的点评[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6,14(1):221.

[4]程晓,张宏亮.阿莫西林联合两种质子泵抑制剂治疗胃溃疡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4,4(上):2241.

[5] Barkun A N,Bardou M,Kuipers E J.International consensus recommendations on the management of patients with nonvariceal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J].Annals of Internal Medicine,2010,152(2):101-113.

[6] Chan F K,Wong V W,Suen B bination of a cyclo-oxygenase-2 inhibitor and a proton-pump inhibitor for prevention of recurrent ulcer bleeding in patients at very high risk:a double-blind,randomised trial[J]. The Lancet,2007,369(9573):1621-1626.

[7]刘娟,占义军.质子泵抑制剂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抗血小板治疗中的价值[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3,12(22):1244-1245.

[8]缪元慧,周东,梁正毅.低剂量阿司匹林相关性老年性消化性溃疡胃镜分析[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24(2):505-506.

[9]崔浩.阿司匹林加奥美拉唑与氯吡格雷预防复发性溃疡出血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刊,2011,38(12):111-112.

[10]徐晓英.三联疗法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对比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6):50,66.

[11]姚艺珍.不同质子泵抑制剂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对比[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6):96-97.

[12]李寅珍.奥美拉唑预防重症脑出血并发应激性溃疡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6):170-181.

[13]罗键.不同质子泵抑制剂治疗疣状胃炎、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外医疗,2012,31(13):118.

(收稿日期:2015-01-12) (编辑:何玉勤)

上一篇:肾移植术后亚临床排斥反应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 下一篇:经腹膜后与经腹腔入路腹腔镜下侧位肾上腺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