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头林场三个树种生物防火林带的生长调查

时间:2022-06-17 06:12:55

坂头林场三个树种生物防火林带的生长调查

摘要:指出了生物防火林带是森林防火工作的一项基础设施,选择了木荷、火力楠、海南蒲桃3个树种进行防火林带造林试验,结果表明:木荷、火力楠、海南蒲桃3个树种的造林成活率都较高,均达到90%以上,造林保存率也达到75%以上,海南蒲桃生长从幼苗开始就一直表现很好,生长迅速。火力楠树干圆满通直,树冠宽大,侧根发达;木荷在干旱、贫瘠的环境下表现仍然很好,适应性强,能较快形成隔离带。说明在防火林带建设中木荷、火力楠、海南蒲桃3个树种均有应用前景。

关键词:防火林带;树种;生长

1引言

森林火灾对生态系统的安全性存在严重威胁,破坏力极大。营造高质量的防火林带,能有效地阻隔山火蔓延,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面积,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也是一项社会性、公益性的基础设施工程。因此,构建坚实牢固的林火隔离网络体系,可全面提高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能力[1]。坂头国有防护林场位于厦门市集美区西北部,现有林地以马尾松为主要树种,抗灾和防护效果较差[2],而且林地、果园、农田相互交错,人为活动频繁,野外火源多,存在很大的火灾隐患,为了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预防森林火灾的发生,坂头林场积极开展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现对已建设的生物防火林带进行造林调查,总结成功经验,为指导今后的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工作提供依据。

2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厦门坂头国有防护林场埔头工区浦头至定琳院的道路两侧山地,东经118°03′40″~118°04′20,北纬24°38′10″~24°43′20″,海拔100~180m,坡度23°,属于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温和多雨,干湿明显,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平均气温22℃,极端最高气温36℃,极端最低气温1℃,年平均日照时数2030h,全年无霜,年平均降水量1500mm,主要集中在4~8月,占年降雨量的60%,年均相对湿度在78%~83%之间。土壤为砂壤,表土层下见有风化岩石碎屑,立地为Ⅲ类。

3研究方法

3.1试验设计

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3次重复,在浦头至定琳院的道路两侧带状采伐地上种植木荷、火力楠、海南蒲桃,每个小区面积20m×30m,面积600m2。

3.2林地准备及造林

2009年1~3月在浦头至定琳院的道路两侧采伐地带状锄净杂草,并按株行距2m×2m,挖明穴60cm ×40cm×40cm,施基肥(施干鸡鸭粪)2kg/穴,然后回表土,于2009年4月种植木荷、火力楠、海南蒲桃一年生容器苗,苗木高度为木荷40cm、火力楠35cm、海南蒲桃45cm,造林选择雨后晴天,栽植时应做到苗正、压实、容器袋入土比深5cm左右,回填土呈龟背形,2009年底对少量死亡苗木进行补植,种植后2009~2011年每年全面劈草穴锄和施复合肥各1次,施肥量为0.1kg/株 [5]。

3.3调查方法4结果与分析

4.1不同树种当年的生长情况

不同树种当年的生长调查结果,见表1。海南蒲桃的成活率和高生长、地径生长都最大,经方差分析F成活=2.27,F树高=14.2,F地径=2.0,说明3个树种的造林成活率均超过90%,平均地径净增均超过0.43cm,均未达到差异显著性水平,3个树种的平均树高净增量均超过38cm,而树高增量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说明木荷、火力楠、海南蒲桃的高生长差异较大。

3个树种的树高净增量进一步进行q检验[4](表2),结果为:海南蒲桃与火力楠、木荷差异极显著,火力楠与木荷差异显著。说明海南蒲桃苗木生长最快,火力楠次之、木荷较慢。

5结语

(1)木荷、火力楠、海南蒲桃3个树种的造林成活率都较高,均达到90%以上,造林保存率也达到75%以上,参加试验的3个树种均在防火林带建设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海南蒲桃生长从幼苗开始就一直表现很好,生长迅速,火力楠树干圆满通直,树冠宽大,侧根发达,萌芽力强,寿命长,木荷在干旱、贫瘠的环境下表现仍然很好,适应性强。

(2)从种植树种的造林结果看,海南蒲桃生长快、产量高,其当年成活率最高,而5年保存率最低,这可能与海南蒲桃的根系浅,容易受到病虫害或外界侵害影响,要做好幼林的保护。火力楠和木荷容易繁殖,病虫害少,且树形高大、美观,枝叶繁茂,花色洁白,富有香味,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能有效地改善森林景观。

(3)在造林树种结构上可合理进行配置,由于它们均为优良的乡土阔叶树种,造林后的生长表现良好且稳定,能形成较为稳定的森林结构。造林时可运用多树种造林形成混交复层林,提升其生态防护功能和景观效果。

参考文献:

[1] 陈存及,杨长职,吴德友.生物防火研究[M].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5.

[2] 姚树人,田晓瑞.论广东省生物防火林带营造技术[J].森林防火,2001(4):41~42.

[3] 卢镜铭.木荷防火林生长特性的初步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0,27(4):72~74.

[4] 林家杉,邱尧荣.福建永安市生物防火林带的主要模式和效益分析[J].华东森林经理,1997,11(2):1~3.

[5] 洪伟,吴承祯.试验设计与分析[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4.

[6] 陈存及,陈伙法.阔叶树种栽培[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7] 陈添基.多树种生物防火林带营建技术试验初报[J].中国园艺文摘,2009(5):31~32.

[8] 徐高福.林火阻隔网络设置技术研究[J].防护林科技,2009,91(4):49~50.

[9] 丰炳财,徐高福,李秀平,等.木荷林分生长过程及其生物防火带适地适树研究[J].华东森林经理,1998,12(2):60~62.

[10] 刘其文.木荷人工林经营效果分析[J].福建林业科技,2008,35(4):24~26.

上一篇:建设项目环境保护验收工作改革初探 下一篇:信息流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