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教师的核心能力图谱探析

时间:2022-06-17 05:48:11

专业化教师的核心能力图谱探析

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真实体现了时代对教育发展的深层次需求。五彩斑斓的教育理念,精心设计的课程,立体化的教育目标,归根结底,都需要经过教师去完美传递,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进行二次创造,和学生一起互动生成,从而推动教育活动从研究到实践这个生态圈的良性发展。如果教师能够很好的执行我们的教育理念、课程体系、教育目标,同时又能很好地二次创造,互动生成,将教育执行的大数据真实地反馈回来,那么这个教育研究的生态圈就会清泉如许,生机盎然。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将在现代教育制度下扮演着教育发展与研究源头活水的角色,将会大大减少凭借臆想和猜测去生发各种各样的教育理论与理念,并用来指导和指挥教育实践所带来的现实风险和潜在危机。专业化的教师发展,将是现代教育制度设计下影响制度效率、效果和质量的关键性环节。

教师专业化发展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那么,专业化的教师应该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或者说,怎样的教师才算是一个专业化的教师,怎样的教师群体才算是一个专业化的教师群体?如果说,要给专业化的教师界定一个核心能力图谱,它应该是怎样的?

一、知识图谱:教师专业化的基础核心能力

对于何谓专业化的教师,研究者的第一感觉就是教师的自身素养和知识储备等领域,即教师应该拥有怎样的、经过系统训练后才能拥有的职业特质。在诸多探讨教师专业化的研究里,也都普遍有着这样的一种情愫:教师职业也应该像医生、律师等职业那样,在专业知识层面有着需要经过专门系统训练才可以胜任的专业门槛,而不是现实中“只要掌握了一些知识就可以担任老师”的现状。

因此,知识结构是专业化教师核心能力的第一个图谱。知识结构划分为两个领域,一个是专业知识领域,一个是教育教学知识领域。前者确保知识传授的科学性,教师对专业知识理解得越深,就越容易深入浅出地把知识的精髓传递给学生。对知识结构的要求,也从传统的单个领域,慢慢走向多元化需求。后者确保知识传授的教育性,知识不应该是被生硬地传递给学生或是硬塞给学生,而是要以一种符合学生身心、符合学习规律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强调学生受教育的个体体验。这方面的知识规定为专业化教师的知识门槛做了质的规定:仅拥有专业知识还不足以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知识才是教师职业的核心所在。而这种质的规定性,也只有社会发展到了一定的历史阶段,才能具有实践意义。

二、技能图谱:专业化教师的执行核心能力

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的获取,对于成为一名专业化的教师来说,只完成了知识输入的过程,而如何把这些已经内化为自我理解的内容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即知识的教育输出,才是教育活动的关键所在。这就涉及到专业化教师的另一项核心能力:职业技能。无法按照学生学习规律、学习心理、学习情感等和教育教学教学规律来有效地传授知识,就无法成为一名专业化的教师。这一点,在现在及未来的教育世界里,都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当然,就职业技能来讲,也是不断变迁的。比如过去强调的教师职业技能往往是教具制作、三笔一话、课堂管理技巧、授课机智、课堂基本结构、沟通技巧等。对于这些职业技能的强调,体现了一种深埋其中的教育理念:教师的最大责任就是最大效率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传统的教师职业技能体系也是建立在这样的理念基础之上的。现在,或者之前的一段时间,这种教育观就遭遇到了挑战:教师不仅仅是执行者,也应该是监控者、反馈者,更应该是研究者、开发者和创造者。因此,教育教学不是一个单向度的过程,而是一个双向互动、师生生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仅负责传授,而且负责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进行解答、研讨和创新。这样的一个过程,才是真实地体现了教育世界的情境,才是我们所要追求的教育本真。而要达到这样的质量标准,传统的职业技能体系显然已经无法满足这样的需求,诸如终身学习、反思、研究、创造、创新、个性化理念提炼,甚至质疑、结构、重建等,都将成为一个专业化教师的基本技能。

三、影响力图谱:专业化教师的教育核心能力

教师应该反思,应该学习,应该研究,但不一定非要成为学者,成为教育家。教师最本真的职责和使命在于让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而非仅仅自身获得怎样的发展。因此,仅仅从知识、能力和技能的角度来界定专业化教师的核心能力,是不全面的。对专业化教师核心能力的识别,还应融入教育教学活动中,并进行整体的思考。对专业化教师核心能力的界定不能是静态的,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师自身角度,而应该考量到教育教学的过程和结果。

基于这种逻辑,教师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力才是最为重要的教育核心能力。作为一个专业化的教师,能在知识领域创新,能在职业技能领域独树一帜,自然应受到鼓励,但他最核心的教育能力,不是去创造知识,也不是去创新技能,更不是去从事与之职责和使命相脱节的理论研究,而是去实实在在地、扎扎实实地影响学生,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同伴和心灵导师。一个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影响学生,即便他能在专业领域成为公众面前的侃侃而谈者,或者成为镁光灯下的教育名师或教育名人,他也不是一个专业化的教师,更不是专业化教师的本真形象。换句话说,脱离了教师职责和使命宏观框架,游离地思考教师的专业化形象,是不可能让教师的专业发展寻找到正确的路径的。

倡导教师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力,有普遍的现实意义。我们的很多优秀老师,骨干老师,甚至专家型教师,不缺乏自身能力,不缺乏教育教学的激情,不缺乏教育教学研究的动力,但缺乏影响和感染学生的能力,缺乏传递给学生一种自我管理、自我发展方法和习惯的能力,缺乏传给给学生一种人生规划、诗意生活、生命张扬的真谛的能力,一种“授人以渔”的能力;或者是孤芳自赏,教育教学实践越来越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这正是教育现实中诸多师生关系游离、课堂教学肤浅的症结所在。作为一个专业化的教师,他要提高的不仅仅是自身的知识、能力和技能,更应该提高的是自己和学生成为一个发展共同体的能力,这个能力是教育的神之所在,魂之所在。每个教师都可以成为专业化的教师,因为专业化教师不是某种称号,更不是某种荣誉或头衔,而是一种职业标准,一种职业身份,一种职业追求。每个教师都可以做到,也应该做到。

上一篇:浅谈初中语文自读课教学的几点体会 下一篇:浅谈翻译过程中的层次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