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其实我们吃少了

时间:2022-06-17 04:34:39

马铃薯,俗称土豆,欧美人始终把它当作稻米、小麦之后的第三大粮食作物。马铃薯原产于南美的秘鲁,是3000年前印第安人最早发现的神奇食物。

欧洲人把马铃薯加工成美味食品,还有一个故事。说的是德国一户住在山里的农民,一次不慎失火,把家中粮食烧尽了,正当饥肠辘辘的一家人围着冒烟的灰堆放声悲号时,突然一股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寻着香味找去,原来是一筐准备做花种子的土豆被烤熟了。饿昏了头的一家人立刻狼吞虎咽地将“烤土豆”吃光了。于是,烤土豆的美食法一传十、十传百地迅速传遍了中的欧洲,成为这一时期欧洲人最时髦的美食。荷兰大画家梵高的名画《吃土豆》就是反映这一情景的明证,是土豆拯救了1775年欧洲。从此,牛奶、面包、土豆成了欧洲人三大不可缺少的传统食物。

土豆和世界上绝大多数地区的土壤、气候有着较好的亲和力,很少有病虫害,可说是一般意义上的天然绿色食品。荷兰人把土豆亲切地称为“地下苹果”。据测定,每百克土豆含蛋白质2.3克、碳水化合物16.6克、粗纤维0.3克、脂肪0.1克,以及丰富的矿物质钙、磷、铁,维生素A、B、C和烟酸等。土豆中较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在人体中分解成各种酸类,有助于人体增强食欲,抑制胃内益生菌类的繁殖,改善血液循环,同时能将各种有害物质排出体外。土豆中的矿物质种类是所有作物中含量最齐全的,门捷列夫化学元素表中1/3的物质土豆中都有。特别是土豆中的矿物质钾,每百克中就含502毫克,大量摄入钾元素,对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有着良好的辅助治疗和养生作用。曾有营养学家测算:如果我们一天吃300-400克土豆,可满足人体对植物蛋白和氨基酸需要量的30%。若每餐再加上一杯全脂牛奶,即可满足人体一天所需要的全部营养。所以,欧洲人把土豆称作“第二面包”。俄罗斯可以说是地大物博,但牛奶、面包和土豆却一直是俄罗斯人从总统到平民一年四季不变样的主食。在德国、荷兰以及北欧人的食谱中,土豆多年来一直占据着“半壁江山”,他们一日三餐,至少有两餐要变着花样蒸煮烀煎烤吃土豆,喝各种风味的土豆羹和土豆汤。地中海一带的南欧人土豆消费稍少一些,但也要年人均消耗土豆百公斤左右。

大约200年前,马铃薯由东南亚辗转传入我国的福建省,然后迅速在全国乡村“安家落户”,但由于传统饮食习惯,马铃薯只作一般蔬菜看待。即便是蔬菜,在浩如烟海的中国名食谱中,也难觅马铃薯的身影,悲情的马铃薯只能“粉身碎骨”做淀粉,为众多名菜挂浆、勾芡当配角,在大众化的食谱中也只能当可有可无的配菜。我国的马铃薯人均消费几乎不到欧洲人的1%,尤其我国城市居民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马铃薯消费大有逐渐淡出城市居民餐桌的趋势,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对马铃薯认识上的一大误区。马铃薯我们吃得太少了!

借鉴国外的经验,食品企业要在马铃薯的精深加工上狠下工夫。早在上世纪,美国、菲律宾、台湾省,已经在市场上成功地推出了土豆酸奶、土豆果酱、土豆面条等土豆系列食品。而我们大陆在这方面还基本处于空白状态。其次,还要大力把德国、荷兰等国煮土豆羹、蒸土豆糕、烀土豆泥、煎土豆饼等成功烹饪做法介绍进来,与我国烹饪技术相结合,才可能更好地让土豆在我们餐桌上牢固地占有一席之地,为增进我们的健康发挥更大的作用。

责编/项可欣

上一篇:体贴入微等26则 下一篇:不必羞耻的夫妻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