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蜜批评,成就精彩

时间:2022-06-17 04:16:12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批评自古就是一剂苦药,虽利于病,但却因“逆耳”“苦口”而被拒之门外,很少有人愿意领略。如果我们换一种方式,把逆耳的批评,变做善意的劝告,那样的效果又将会怎样呢?

首先看一个故事:有个小女孩很贪玩,居然把她的小狗“丢丢”带进了一家严禁携带小动物入内的商场。小女孩只顾与她的“丢丢”说着悄悄话,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有这条规矩。

她上了二楼,突然看到墙上“严禁携带小动物入内”的警示牌,才发现小狗已经没地方藏了。她赶紧乖乖地原地站好,一边紧搂着“丢丢”,一边看着迎面走来的商场保安,等待着想象中的“暴风雨”……不料保安不仅没有生气,还笑眯眯地看着问:“多可爱的小狗啊,叫什么名字?”小女孩轻轻回答:“它叫‘丢丢’。”保安再次笑了,摸了摸小狗的头说:“亲爱的‘丢丢’,你怎么犯糊涂了?我们这儿是不准小狗带小女孩进来的。但既然来了,也不难为你,请离开时记住,千万别忘了照顾好你身边的这位小姑娘啊!”

我想保安的话肯定给小女孩留下了很暖心的感觉。真没想到批评也可以是这么甜。正是“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作为一名教师,这个故事扎根在我的心里,原来批评的话语也可以易于接受,甚至可以带来愉悦感。天天面对着调皮淘气的孩子,脾气再好的人也会有几分火气。很多时候,面对犯了错误的孩子,可能会做些极端的事情,比如打骂、讽刺、挖苦、嘲笑。当抑制不住火气时,脸色不会好看,话语不会好听,孩子也不会有好的心态来接受老师的批评,甚至还会有火上浇油的趋势,这是师生关系极不和谐的音符。

此时此刻,如果老师可以像故事中的保安一样,给孩子一个甜蜜的批评,师生之间会更和谐。究其原因,批评中带了甜,是因为有爱在里面。

我想,当孩子犯了错,视其情节,老师的批评方式也可以变通。如果孩子不是故意犯错,情有可原,不妨学一学故事中的保安,给个甜蜜的批评,设身处地站在孩子的位置上多想一想,不要老用成人的眼光来对待成长中的孩子,“蹲下来和孩子说话”,用温暖的关怀去开启孩子的心灵之门,用爱的火焰点燃孩子的情感,这样的批评才会有甜蜜的成分。

批评可以是和风细雨的,甚至可以是甜的。这让我不禁想起一次月考测试。第一节我监考政治,时间过了一半,发现班上的李涛一次又一次抬头偷偷地看我,凭以往的经验,我猜想:他可能要搞小动作了。我新接任这个班的课,对他不是很了解,仅知道李涛是一个学习一般的孩子,个性如何一无所知。于是,带着疑问、猜测,我尽量放轻脚步来到他桌旁。乍看到我在身旁,他的脸一下子涨红了,并古怪地皱着眉头,身子侧卧在桌边,这一系列的动作与表情,让我认为他很难受,怀疑刚才的猜测错了,便自然地询问:“病了吗?是肚子痛吗?”

他似乎没料到我会这样问,很难为情地把藏在身子与桌子间的书交到我手里。此时,虽然我明白先前的猜测没错,但面对有些悔悟的李涛,我想:就宽容一下吧!于是,我对李涛开了一个小小的玩笑:“胃不舒服,拿书顶着能好受些,快答卷吧!”

也许是玩笑话的缘故,教室里紧张的气氛一下子消失了,尴尬的李涛渐渐恢复了常态,旁观的同学也忙着答各自的试卷,很快,教室里静得只能听见“沙沙”的答题声。

几天后的一堂课,我提议:对本课知识开展一个小小的竞赛,看看班内哪些同学理解记忆得最快、最好!很快,琅琅的读书声,热烈讨论问题的场面,在教室里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高潮。我的脸上也一直挂着欣慰的笑容,还有什么比这场面更让老师高兴的呢?接下来,在这紧张而又温馨的气氛中,孩子们踊跃地一个个站起来背诵,轮到第五个,是李涛!我的心里既惊讶又高兴。

李涛很快就把本节课的四个问题背完,我高兴地对他说:“你看,背得多好,既快又准。”他羞涩地笑了,眼里闪着亮光,联想到前几天的小插曲,我对他有了期待,期待他的进步!

这件小事让我想到:在适当的情况下,让孩子体会到批评也是甜蜜的,会更易于接受。当然,老师要本着对学生负责的精神,爱心当头,在心与心的碰撞中,在心与心愉悦和谐的感应中,或委婉含蓄地点穴,或轻松诙谐地微讽,或和颜悦色地暗示,使他们认清是非曲折、真理谬误,产生内疚感或形成自我谴责的心理,相信“批评”这副良药将不再那么苦口,“批评”的忠言也不再那么逆耳,批评教育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孩子的自尊心非常脆弱,对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一样”。

(作者单位:1.湖南省永兴县三塘中学2.湖南省永兴县高亭中学)

上一篇:让素质教育之舟扬帆远航 下一篇:教师节倡议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