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环保问题研究

时间:2022-06-17 02:54:53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环保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建筑给排水也有了长足的进步。面对我国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匮乏和水环境污染状况,在充分满足用户用水的要求的前提下,节能环保成了建筑给排水的主题。本论文将从建筑给排水节水节能的必要性入手,分析当前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环保问题。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China's construction industry,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has made substantial progress. Fully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users of water, the face of the increasingly serious situation of water scarcity and water pollution,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became the building to the theme of the drainage. The papers from the building to the necessity of drainage water and energy conservation, analyzes of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ssues in the current building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esign.

关键字:给水排水 节能环保排水设计

Keywords: energy saving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drainage design

中图分类号:TL353+.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建筑给水排水作为建筑工程的一个部分工程及人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一部分,科学合理的建筑给排水设计将在全社会的节水节能行动中作出应有的贡献。首先来了解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意义

一、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的意义

水是生命之源,不仅关系国计民生,也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能源危机进一步加剧,水资源日益紧张,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水资源的保护、中水利用,以及污水治理。在建筑领域,给排水的设计如何能达到节能也成为检验建筑物是否节能的标尺,因此做好给排水节能设计很有必要,是设计环节中的重要环节。做好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我国,节能施工技术的理念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这一理念已经提出就得到了政府、社会、各级建筑主管部门及建筑企业的高度重视。在外部环境上,我国政府和各级建筑主管部门都适时加大了有利于建筑节能施工技术研究和推广的有利政策,并且投入大量精力制定一系列专项技术标准和工艺规范。在客观条件上,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总体生活水平的提高,都使得房屋建筑的功能和质量要求被不断的提高,专注于研究房屋建筑中节能施工技术的专业型人才也受到深度培养,为建筑节能施工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建筑给排水节能设计措施

2.1使用节水型管材、卫生器具

在给排水节能设计中,必须从各方面各角度综合考虑各种原因。在水的输送整个过程中,还可以采取一定的对策进行节能节水,如采纳应用优质管材、阀门。因为镀锌钢管容易生锈,将会影响水质,经过一段时间的闲置,过后会有锈水流出,容易引起整个容器里的水质不达标,从而浪费水资源。同样,一套好的器具设备能够对水资源的节约产生非常大的作用。在选择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时,除了要考虑价格因素和产品质量外,还要考察其节水性能的优劣。大力推广使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和配水器材是建筑节水的一个重要方面。例如,目前,对于马桶冲洗水量,我国普遍采用冲水量≥9L的坐便器,耗水量大。若使用节水型马桶,全部使用冲水量≤6L且采用两挡冲洗阀门,则住宅可节水12%,宾馆、饭店可节水4%,办公楼可节水27%。所以卫生器具和配水器具的节水性能直接影响着整个建筑节水的效果。具体措施有,以瓷芯节水龙头和充气水龙头代替普通水龙头;使用小容积水箱大便器;或者采用延时自闭式水龙头和光电控制式水龙头的小便器、大便器水箱。看起来的小细节,但对于建筑给排水的节水节能设计是一项大工程,长此以往,这涉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2.2管线综合设计

建筑小区内生活给排水、消防给水、电力、照明、电信、燃气等各种管线比市政道路上的管线还多,且小区内道路窄,变化大。因此,综合布设好小区内各种管线,以满足规范要求又利于日后检修十分重要。

水平布设的各种管道必须遵守有关的技术规范、保证检修安全净距。同类管线应相对集中相邻布设,允许检修时开挖沟槽或日后开膛安装的管线以及检查井较多的管道应尽量布设在非硬化地面处。直埋管道因水平、空间不足时,采用半通行管沟布设,使之满足规范要求又利于日后检修。

管线竖向综合应满足各专业管线复土需要,重力流雨污水管应保证其坡度G管线埋设原则由浅至深,一般顺序为:给水管道 电力管道 电信管道 燃气管道 雨水管道 污水管道。

竖向综合应保证各专业管线在竖向交叉时不发生矛盾,并应有安全垂直净距。对于给水与雨水、污水管线的交叉,还必须遵循给水管线在上,雨污水管线在下的原则,实在不可避免,应按《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第7.3.6条的要求采取一定的技术措施。

2.3利用雨水

在建筑给排水中,对于已有的水资源进行节约与循环利用外,还可以对雨水进行处理使用。建筑中收集雨水,通常是由导管把屋顶的雨水引人设在地下的雨水沉沙池,经沉积的雨水流人蓄水池,由水泵送人杂用水蓄水池,经加氯消毒后送人中水道系统,为解决降尘和酸雨问题,一般将降雨前两分钟的雨水撇除。如今,世界范围内都在普遍应用新的技术探索新的能源,对于雨水的收集、处理和利用,以节约水资源,减轻用水负担,同时还可以一定程度上进行了污水的处理。发达国家中,德国、日本等,在一些城市的建筑物上设计了收集雨水的设施,将收集到的雨水用于消防、小区绿化、洗车、厕所冲洗等,也可以经深度处理后供居民饮用。这一技术将随着科技的进步而不断提升,同时,在不久的将来将提升雨水的利用率和利用价值,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2.4合理设计热水供应系统

加强余热的回收和利用,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城市热网或区域性锅炉房的热水或蒸气作热源。可采用专用的蒸气或热水锅炉制备热源,也可采用燃油、燃气热水机组制备热源或直接供应生活热水。当地电力供应较富裕的地区或鼓励夜间使用低谷电的政策时,可采用电能作为热源或直接制备热水。从技术可靠、经济适用的角度出发,应合理配置组合各种不同热源的比例关系。对集中热水系统远距离的少量供热点可采用局部加热方式;对不同场所可采用不同的热源形式。热水供应系统储水温度宜控制在55-60℃。应合理确定热水用水量定额、耗水量、耗热量、供水水温、水质等热水系统的基本设计参数。热水供应管网宜采用同程回水的给水方式。当采用电作为热源时,宜采用储热式电热水器,以降低耗电功率。热水供应系统宜缩短热水的给水时间,增加机械循环,并平衡冷热水的水压。对于适合热电联供技术的工程,应优先考虑。

2.5开发利用绿色能源

热水是建筑给排水中耗能较大的一个系统。因此,该系统的节能是建筑给排水节能工程的关键。它的节能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改进旧有设备,二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即开发绿色能源。

开发利用绿色能源是指太阳能的应用。太阳能作为新型能源为人造福已经有相当一段时间了。如今,太阳能技术正日趋成熟,而且已经被应用到了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利用太阳能加热是关于太阳能的最简单的运用,工作原理也十分简单:就是利用加热设备吸收光能,再将光能转移到冷水,实现了冷水加热。目前太阳能集热设备主要有,空管式和热管式两种。这两种在集热效率、保温性能方面都比较高效,并且不受环境影响。太阳能加热设备方便经济,是高层建筑热水供应系统的首选能源,也是给排水的室外节能重要措施之一。

四、结束语

总之,节能是发展的必要条件,建筑节能就是要充分利用一切可再生能源和先进的节能技术去提高能源的利用率,缓解能源紧张的现状,从自然条件与地缘条件出发,寻求适合当地建筑及环境的方式去改善能源利用结构,将自然、居住环境、人的需求融洽的结合起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状态。当然,建筑节能尤其是家庭能耗需要人们意识的转变,真正认识到节能的重要性,注意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使节能从生活点滴做起。

参考文献:

[1] 王瑞滨,研究建筑给排水设计节能对策[J].中国房地产整个行业. 2011(7)

[2] 张雪峰,李伟.节水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中的应用及发展[J].山西建筑.2007,(25).

[3] 李宏燕. 谈现代住宅给排水设计理论[J].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04,(17)

[4] 陈宗杰.国内建筑给水排水新技术研 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3.

上一篇:浅谈析市政工程质量管理 下一篇:浅谈公路路基的翻浆处理及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