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感交集公交车

时间:2022-06-16 09:16:02

百感交集公交车

来北京上大学的几年里,我比较“安分”,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乘坐公交车的几率不大。真正与公交结缘,是从毕业实习那年开始。我与同学小何被分配到东城区的鼓楼医院,主管实习的医院领导对我们说,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要从基层做起。于是,我们的第一站是鼓楼医院下属的安定门社区诊所。

诊所要上夜班,为了上下班方便,我们离开学校宿舍后,在昌平区的兰各庄村租房居住。可从住处到实习地点仍是一段颇长的路程。首先从315路的起点―新都东站一直杀到终点德胜门,然后下德胜门桥,去二环路上换乘44路到安定门下车。

乘坐315路困难不是很大,毕竟是从首发站到终点站,抢不到座位也没关系,可以找一个利于扶靠的好位置站着。但到德胜门换乘44路就没那么幸运了。44路是沿着二环跑一圈的汽车,沿途站点密密麻麻,在二环周围工作的人们几乎都要乘坐这辆车。每次挤44路,我与小何都有一种荆轲过易水的悲壮感。小何是个瘦瘦的江南女孩,一上44路,她轻盈的身子就不由她做主了,往往是被挤得双脚离地,两肋酸疼。司机一刹车,她就被向前摆送一下,车辆一起步,她又被向后甩荡一下,仿佛成了一只怒浪中的小船,随着波涛的起伏而荡荡悠悠。

拥挤、争抢、占座这只是稀松平常的事情,在北京坐公交还有险象环生的尴尬事。有一次,我与小何下班后坐44路转到德胜门,要换乘315路公交车回各自的住处。那天,天公也来劲,彤云密布,北风呼啸,鹅毛般的大雪扑扑啦啦地下着。我们在车站冻了足足半小时才等到车。那时站内已人头攒动,骚动不安。车一停稳,车门刚开,人们就像潮水般涌了上去。小何在前面,我从后面用力把她推上车。当我右脚刚刚上车,左脚正要离地时,一个疯狂的爷们踩掉了我左脚的鞋子,顿时我就傻眼了。如果继续上车,那我就得丢一只鞋,下车后必须光着一个脚丫走回住处;如果下车找鞋,那我还得继续在风雪中等车,何去何从?经过一番激烈而快速的思想斗争,我调头往外挤。争挤的人们看我迎面扑来,一个个对我怒目而视,显然怨我阻挡了他们抢座位的“大好前途”,我只能在心里对他们说:“老少爷们,我更冤啊!”

因为雪下得很大,我又等了半个小时才坐上下趟车,并且在八达岭高速的辅路上遇到了大堵车,到家时已是晚上10点多,我真成了“风雪夜归人”。第二天早晨遇到小何,她对我发了一顿牢骚:“我上了车,寻寻觅觅,看遍车厢的每一个角落,就是没找到你,你不是跟着我上车了吗?我还以为你丢了呢!”唉,她又怎知我的苦楚。

还有一次更险的经历。那天傍晚我去一个培训班学习,尔后,乘坐一辆破旧的公交车回家。车到站的时候,我正要迈步下车,当我刚刚探出头的那一刻,车门又突然关上了。我连忙把头往回一缩,只听见咣当一声,我的眼镜被打掉了。司机冲我嚷嚷:“那么着急下车干嘛,你不知道这车门坏了吗!”我的天,我又不是他们车队的,我怎么知道这车门是坏的!等车门再次打开,我终于顺利地下了车,可我的眼镜已经碎了,平直的镜框折叠成了90度。我拿起最大的一块碎镜片,举在眼前,权当救命的稻草,慢慢摸回了家。

在北京工作生活了几年,每天都必须和聒噪的公交车打交道,但也锻炼了我钢筋铁骨般的“能力”,培养了乘坐公交车的经验。要安全、健康地在这座城市里生活下去,这种能力必不可少。日后有时间,我想写一本《居京乘车宝典》,以飨各路的新来人。

责编/夏漪(E-mail:)

上一篇:周思成,用自己的奋斗史打动同龄人 下一篇:城市公交实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