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胡使用

时间:2022-06-16 07:30:13

小学语文教学中多媒体胡使用

【摘要】伴随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迅速推广,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已经成为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也将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内容。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情境教学辅助教学

伴随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迅速推广,利用多媒体进行课堂教学已经成为教学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手段。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和使用也将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基本内容。那么,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应如何使用多媒体课件呢?

一、如何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语文教学

1、利用多媒体,进行汉语拼音、识字教学

汉语拼音教学,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也是十分关健的。他们从以游戏为主的幼儿园,到以学习为主的学校生活,汉语拼音的学习是这一转折点中最关键的部分,也是学生们进入语文学习遇到的第一个知识点,如何让刚入学的学生适应学校生活,喜欢学语文这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利用多媒体进行汉语拼音教学就弥补了这个缺陷,它不仅能使学生快速地记住汉语拼音,而且能顺利的使用汉语拼音。有了拼音作基础,要认识、了解中国的汉字就简单多了。那么,如何利用多媒体进行汉语拼音和识字教学呢?下面,我就以归类识字中的“林”字为例,利用多媒体教小朋友们学拼音、识汉字。

在屏幕上显示“林”字,然后利用音效教学生读拼音:lín,就能给学生一个初步印象。但是,如何使学生形成长久的记忆,并且不忘记这个字呢?首先显示出一幅森林的画面,然后问学生屏幕上显示的是什么?学生很快就能回答出来是森林,接下来教师就解释:“很多树木种在一起就形成了‘林’。你们看这个‘林’字(画面下出现“林”字),它就是由两个‘木’字组成的。”这时从画面的森林中蹦出来一只小松鼠:“记住:双‘木’为‘林’。”这样不仅激起了学生的兴趣,而且能使学生很快地记住这个字。

2、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进行阅读教学

多媒体技术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一个重要的教学手段。借助这一手段,可以促进教学思想和观念的转变,引起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更新,也形成师生角色的转化。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教材中有情节跌宕,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的小说,有文质兼美,充满诗情画意的诗歌、散文、童话、寓言等。利用多媒体 ,把生动形象的画面配以美妙和谐的音响,创设出最佳的教学情境,以直观的形象触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那么就能使学生对作品有更深的理解。

3、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进行说话训练

传统的说话训练,一般是教师出示某一句式,让学生训练,其结果往往是学生煞费苦心也难以想出恰当的句子。

著名的语文教育家李吉林曾在《李吉林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中说过:“一幅制作精美的图片,一段恰到好处的音乐,往往能唤起学生的感情共鸣,引起他们的思想认同。”如果学生眼前有了活生生的情境,有了真切的感受,就会有表达的欲望,这时教师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句式,就会水到渠成。

4、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兴趣,进行古诗教学

古诗不是儿歌,学生不能一读即懂,因此,有的学生对古诗望而生畏,还没学首先就有了畏惧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巧妙地利用多媒体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就能使学生变畏学为乐学了。

5、利用多媒体,强化朗读训练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小学生要“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涉及到小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的领悟和对语言艺术再创造的能力,教学中有一定的难度。在实践中,如能利用多媒体强化朗读训练,那么效果明显。

对于小学生来说,朗读时往往难以准确地把握住文章的感情基调,教师在讲解的时候既费时,又讲不透彻,但运用多媒体却往往能生动地解决这一问题。如在《卖火柴的小女孩》的朗读训练时,学生看到:“小女孩坐到墙角,她抽出一根火柴擦燃,明亮的火光中,她看到了一个暖暖的大火炉。”画面定格在小女孩开心的笑容上,学生情不自禁地为可怜的小女孩能够拥有奇迹而高兴,纷纷以惊奇,兴奋的语气朗读有关字句。可后面的画面是:“小女孩伸出脚,眼前却只有冰冷的墙壁和烧过的火柴埂。”一喜一悲,这样学生的感情也经受了一次峰尖浪谷的反差体验,朗读时,热烈的语气中便增添了隐隐的同情、爱怜、悲怆等复杂感情,从而达到正确把握感情跌宕变化的效果。

二、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的优势

1、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传统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课堂上仅仅是一块黑板,一只粉笔,一本教科书加上老师滔滔不绝地讲解,即使是十分优美的文学作品,学生听进去也只是味同嚼蜡,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也不免表层化、抽象化,再说,学生仅凭抽象的文字系统来了解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其困难也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情况就可能大为改观了。多媒体将声音、画面、文字、图示等有机地、艺术地融为一体,在教学内容组织上采用大量色彩鲜明,活泼有趣的演示动画,设计成游戏的形式,寓教于乐,创造出形象、直观、生动、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有效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如朱自清的《背影》中描述:“父亲那蹒跚地走着,又艰难地爬上月台的背影使人感动。”单凭教师的讲解,学生根本就不能深刻地理解“蹒跚”这个词的意思,如若制作成多媒体课件,把直观形象的画面展示给学生看,学生马上就能够心领神会了。

2、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增设疑问,巧设悬念,借助直观的、形象的、生动的、艺术的、发展的图、像、声、色来调节教学,为学生提供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更多的美感娱悦,使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欣赏中学,让学生情不自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学习,积极配合课堂教学,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变苦学为乐学,变强学为好学,变弃学为要学,大大地提高了学习效率。

3、有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多媒体的运用,在语文教学中,为突出教学重点,难点,深化课文理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如《小蝌蚪找妈妈》主要是通过故事巩固认识青蛙的外形特征和生长过程,利用实物实地观察,由于受时间的限制无法进行,但制作成多媒体课件,通过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与乌龟、鲤鱼、青蛙等小动物的对话及对它们外形特征的认识,让学生了解其由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这样,学生容易接受,达到了突破重难点的目的。

多媒体技术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可以优化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促进能力培养,落实素质教育等等,其优越性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我们也不要忽视,多媒体也仅仅是一种辅助教学的手段,我们不能企盼其包办代替一切,它是一柄名副其实的双刃剑,只有在课堂中恰当、巧妙、有效的使用这一技术,才能真正发挥其功用。

上一篇:新课改背景下语文学习方法之我见 下一篇:语感,可以这样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