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应用的护理

时间:2022-06-16 04:57:19

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应用的护理

【摘要】 目的 总结肠内营养早期应用于胃癌手术后的护理体会。方法 选择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120例住院胃癌患者,肠内营养管于术中放置,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辅助治疗。结果 120例患者术后有30例出现轻度腹胀或腹泻,经暂停营养液输注或降低输注速度后得到缓解;2例出现严重腹泻、腹痛,予以减慢输注速度,降低浓度,改为间断输入逐渐加量等方法后症状好转。术后平均2-3天恢复肠道功能,吻合口瘘0例,切口感染2例,肺炎2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5天,营养状况得到改善。结论 胃癌患者术后早期应用肠内营养支持可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

【关键词】 胃癌;手术;肠内营养;护理;并发症

恶性肿瘤患者常存在不同程度的营养不良及免疫功能抑制,手术创伤又会使分解代谢增加,机体营养损耗增多,从而易产生营养不良,使并发症及病死率增加,抗肿瘤治疗耐受性下降。因此,对恶性肿瘤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治疗是十分必要的。营养支持治疗一直被认为是外科病人围手术期的重要手段[1]。近年来,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现将我科2010年1月至2012年5月120例胃癌患者术后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方法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120例,男98例,女22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58岁。术前经胃镜、钡餐检查确诊为胃癌,贲门癌40例,胃体癌30例,胃窦癌50例。经充分术前准备后行根治性全胃或胃大部分切除术,全胃切除术45例,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术40例,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35例。

1.2 材料与方法

1.2.1 EN材料 复尔凯鼻肠管(Flocare Ch8),复尔凯800型肠内营养输入泵(Flocare 800 Pump)或英复特输入泵(Infinity Pump)。

1.2.2 EN制剂 常规肠内营养制剂(能全力,百普力,康全力,热量:1kcal/ml),或免疫增强型肠内营养制剂(瑞能,热量:1.3kcal/ml)购自华瑞公司。

1.2.3 EN途径 所有患者均在术前将胃管和空肠营养管经由鼻孔插入胃内,术中在消化道重建后由术者将空肠营养管调整至Treitz韧带以下20cm或消化道重建后最远一个吻合口20cm处。

1.2.4 EN方法 术后6-8h开始实施肠内营养,术后第一天5%的葡萄糖氯化钠500ml,25ml/h由肠内营养泵泵入,注意观察病人消化道反应及胃管有无逆流;如无不良反应,术后第二天肠内营养液500ml(能全力或百普力)25ml/h持续泵入;术后第三天肠内营养液500ml-1000ml,40-50ml/h泵入;术后第四天肠内营养液1000ml-1500ml,60-75ml/h。最大流速100-125ml/h,泵入输入时间为7-14d。

1.3 护理

1.3.1 心理护理 术前、术后应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留置肠内营养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术后恢复期患者可现身说法,告知患者配合要点,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其生理和心理需求,给与心理支持,告知有可能出现的不适及不良反应,及相应的处理措施,取得患者配合,防止因不适而自行拔出营养管。

1.3.2 营养管的护理 选用质地较软的细管,刺激性小、耐腐蚀,柔韧度好,易于插入。每天更换胶布,以防止胶布固定不牢而脱出,更换胶布时将鼻肠管换个方向,以免长期留置压迫鼻腔。观察营养管外固定的长度,并做好标记,如发现导管移位,即行X线检查,以确定其位置。输注营养液前后分别用30ml温开水脉冲式冲洗管道,如冲管时不顺畅,可用碳酸饮料,如可乐冲营养管。输注过程中每隔4h用30ml冲一次管道。在停止输注期间,也要常规每8h冲一次管道。

1.3.3 肠内营养液的输注的护理要点 ①温度:输入的营养液应保持在38℃左右,研究表明加热器距鼻翼15cm时,营养液到肠道的温度适宜。过热会损伤肠粘膜,过低会引起肠激惹。②浓度:营养液应由低浓度到高浓度,由糖盐水逐渐过渡到肠内营养制剂,500ml/d到1500ml/d。③速度:由25ml/h逐渐加量至最大浓度100-125 ml/h。④滴注过程中床头应抬高30°-45°,防止营养液逆流。⑤营养液开启后马上使用,如暂不输注,需4℃-10℃ 保存保存时间为24h。

1.4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注意定时观察鼻腔黏膜的完整性,每天清洁鼻腔、口腔,并滴石蜡油鼻腔。腹胀、腹泻是肠内营养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发生可能与营养液浓度和输液速度有关。肠内营养时应询问患者有无腹胀、腹痛、恶心、呕吐,了解腹胀、腹痛的程度及持续时间。注意观察呕吐物及胃管抽吸出胃液的内容、颜色,判断有无返流。准确记录排气、排便的时间及大便的颜色、性质和量,腹泻时应进行大便培养及常规检查。

2 结 果

120例患者术后有30例出现轻度腹胀或腹泻,经暂停营养液输注或降低输注速度后得到缓解;2例出现严重腹泻、腹痛,予以减慢输注速度,降低浓度,改为间断输入逐渐加量等方法后症状好转。术后平均2-3天恢复肠道功能,吻合口瘘0例,切口感染2例,肺炎2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7.5天,营养状况得到改善。

3 讨 论

外科手术创伤可导致患者营养失调,所以术后的营养支持已成为共识。以往大家普遍认为,胃肠术后患者应禁食至排便排气后方可进食。但研究表明[2]腹部手术后胃和结肠的动力虽然恢复缓慢(一般认为胃麻痹1-2天,结肠麻痹3-5天),但小肠功能通常在术后6-12小时即可恢复正常。长期的肠外营养,不利于肠功能的恢复和肠黏膜屏障的保护,并易导致感染与肝功能损伤等并发症。对胃癌术后患者早期实行肠内营养具有重要意义:①促进肠蠕动和肠道激素的释放。②维持肠黏膜屏障的功能,减少细菌移位的发生。③改善术后的营养状况和患者的免疫功能[3]。肠内营养比肠外营养更安全、经济,对护理和设备要求低,并发症少[4]。④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术后早期常内营养实施过程中,护理的工作非常重要,熟悉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重要性及方法,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防范不良反应,对胃癌患者实施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是安全可行的,能显著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肠外肠内营养协会分会.肠外肠内营养临床指南系列-住院患者肠外营养支持的适应症(草案),中华医学杂志,2006,86:295-299.

[2] 刘俊,夏强,裘正军,重症胰腺炎的早期肠内支持[J].肠外与肠内营养,2004,11(4):229-231.

[3] 陈孝平,主编.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85.

[4] 刘洋,王梅.胃癌根治术后患者的不同营养治疗费用比较及影响因素分析[J].卫生经济学,2006,5(8):372-377.

上一篇:重症监护室中心理护理的应用价值 下一篇:舒适护理在新生儿足跟采血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