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星人不说“地球话”遇到了怎么办?

时间:2022-06-16 04:38:45

外星人不说“地球话”遇到了怎么办?

近日,在国内上映的一部电影颇受关注,这部电影名叫《降临》,改编自美籍华裔作家姜o楠(TedChiang)的短篇小说《你一生的故事》。影片在结构和叙事方面被认为仍有很多的缺陷,但在国内上映后仍在豆瓣取得了7.8分的好成绩,为什么?因为这部电影首次为人类提出了一个严肃而发人深省的问题,假如遇到了外星人,沟通很可能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

科技越发达交流可能性越大

众所周知,如果外星人不懂人类的语言,那么人类面对他们的时候就像是在面对其他动物一样,不能交流。如此一说,有没有可能通过互相学习彼此的语言从而达到一个能交流的状态呢?

答案是:有。并且双方的科技越发达,学习交流的可能性就越大。

美国本特利大学的一名语言学家丹尼尔・埃弗雷特(DanielEverett)对这样的想法表示了肯定,他说:“有着丰富实战经验的语言学家就可以做到这一点。这就是他们的老本行。”埃弗雷特在过去的三十年间一直通过与巴西亚马逊河地区的皮拉哈人共事的方式来学习后者的语言。他指出,如果加以练习的话,语言学家只要和对方交流一两个小时,就能识别出一门从未接触过的语言的基本特征。

另外,哈佛大学的研究儿童语言能力发展的心理学家杰西・斯内德克尔(JesseSnedeker)还表示:“每个孩子都有一种与生俱来的能力,让他们能够学会语言。”也就是说,人类肯定都拥有某种相同的、负责认知或语言能力的脑部构造。

《降临》的原著者姜o楠的观点还认为,“人类无法与地球上的其它物种交流,因此我们也不可能与外星物种交流。”但同时他也提出:如果某个物种的科技水平达到了足够的高度,它们肯定能理解某些特定的概念,这至少为进行有限的交流打下了基础。

不过,但即使人们成功弄清了某种语言的规则,如何传达这些信息仍然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人类的交流主要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进行,但外星人未必如此。“很难想象会不会有哪门语言是通过味觉进行的,但说不定真有呢?”埃弗雷特f道。

一些语言学家还指出,如果外星人的感知或表达体系与人类截然不同的话,科技也许能帮助我们填补起人类感知体系和外星人表达体系之间的鸿沟。例如,如果外星人说话的频率超出了人类的听觉范围,人类也许可以把数字记录转化成视觉上的波形。

事实上,大部分的语言学家认为,虽然我们跟外星人语言不通,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无法与外星人建立“共同语言”,而随着科学越来越发达,在人工智能等高科技的帮助下,这种共同语言建立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大。

沟通容易产生误解

一个会说英语的人,跟外国人说话的时候仍难免产生误解。语言学家埃弗雷特指出,除了基础的词汇和语言架构之外,要想更全面地弄懂一门语言,还需要了解对方的文化。“即使是最简单的短语,也存在文化上的差异,”他说道,“所以交谈起来才那么困难。”对于母语不同、所处文化不同的两个人来说,这一点尤为明显。

因此,假如在与外星人初步建立起来语言后,沟通中还要注意避免产生误解,因为误解有可能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在电影《降临》里就差点因为错把“技术”误解为“武器”而引发对外星人的冲突。尤其是在敏感的环境里,误解很可能会导致一名探索者死亡(要么是人类,要么是外星人)。

另外,我们说要与外星人建立起这种联系,少不了高科技智能设备的帮助。但事实上这些高科技智能设备的背后存储的完全是人类的逻辑,而在外星人的语言系统中,这样的逻辑也很可能导致理解上的错误。

可见,从与外星人建立起基本的沟通到能够熟练的彼此交流还是一个很巨大的工程,这样的工程既要求时间、还要求科技、更要求人才。

从未停止尝试“接触”

考虑到与外星人建立共同语言可能是一个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的事儿,人类从很早以前就开始尝试着与他们沟通。

1972年NASA发射了先驱者10号(非载人航天器),它携带了一块人类向可能存在的外星的问候,这张表明地球防卫和大致特征的镀金铝板,上面画着地球人的形象、太阳系相对于14颗脉冲星的位置、地球的方位等信息。

1974年,人类向球状星团发送了一条经过编码的图像信息,长度为1679比特。预计将于26974年才能到达。

18世纪末19世纪初,人类还设想过与火星人通讯,包括向太阳发射莫尔斯电码,砍伐地球上的深林形成某几种几何图形等。

1977年9月5日,NASA发射了朝向半人马座比邻星前进的旅行者1号,上面搭载着一张包含55种不同语言的问候语及各类音乐的铜制磁盘唱片。

2008年2月,美国宇航局将披头士乐队的经典歌曲《穿越苍穹》发射到了太空,以庆祝宇航局成立50周年。

2009年8月,澳大利亚“国家科学周”推出一项名为“来自地球问候”的活动,征集了来自195个国家和地区的25880条信息。经过数学语言转化后,成为总共达284.55万个字节的二进制码。当年8月31日,这些宇宙语从堪培拉太空信息中心发送到了行星葛利斯581d,预计将于2029年到达。

事实上,近代人类一直在探索与外星人沟通的各种可能,并且一直在做准备。2015年,有媒体报道称美国的康奈尔大学、普林斯顿大学,英国的利兹城市大学等都已开设或计划开设类似“宇宙语”的课程。这些课程大都围绕搜寻外星人展开,例如外星人存在的可能性,外星人的语言表达方式和交际手段,如何与外星人接触,以及接触时要向外星人传递哪些信息。

如今,位于贵州黔南平塘的中国“天眼”FAST已于2016年9月启用,开始接受来自宇宙深处的电磁波。这让我们与外星人的“接触”又更近了一步。 《星际旅行》克林贡人语

电影里的外星语

在《星际旅行》中外星物种克林贡人说的语言,是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语言系统的人造语言。它由美国语言学家马克・欧克朗发明,并且已经被国际标准组织承认!它拥有自己的字母表、发音、词汇和语法,语言体系比较完整。和我们的语言不同的是,克林贡语的语序为“宾语-谓语-主语”的结构,这使“克林贡语”变得更加神秘了!

而在电影《阿凡达》中,虚构的外星人物种纳威人的语言则是由南加州大学马歇尔商学院教授、语言学博士保罗・弗朗莫花4年时间创造的。成型的“纳威语”是一种非常温柔的语言,它吸取了印第安人、非洲、中亚、高加索的语言特点。目前“纳威语”已经有1000多个词汇,弗洛莫还在不停的扩充“纳威语”的词汇量,并且电影上映后也没有停止,用他的话来说,他要一直做到自己做不了为止。

诸如此类电影中的外星语勾起了很多人的兴趣,此外还有《变形金刚》里的赛星语、神秘博士中的“咖喱星文”都是自成一体的。(编辑/有庆) 《阿凡达》中的纳威人语

上一篇:Baima Dorji: My Own Private Shangri-La 下一篇:Today’s Documents More Cho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