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C2C电子商务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时间:2022-06-16 03:02:10

高校C2C电子商务发展的优劣势分析

摘 要:近年来,计算机的普及和和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电子商务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与此同时,在高校校园内建立网上交易平台有着潜在的商业机会。本文在对C2C电子商务的发展特点和高校特殊环境的介绍基础上,对高校C2C电子商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对于促进我国高校电子商务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高校电子商务;C2C;优势;劣势

高校电子商务是现代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产物,高校电子商务是依托高校自身的网络基础建立起来的电子商务系统,而C2C是高校电子商务运行的一种模式。根据CNNIC的《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年新增网民学生群体占比为38.8%,远高于老网民中的22.7%。可见,高校学生将是我国网民中一股新生且重要的力量。

本文在对大量文献阅读的基础上,总结了国内C2C的理论研究,结合实际就高校C2C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在高校校园的发展进行研究分析,以促进高校C2C电子商务的发展。

一、 国内C2C电子商务概述

(一)国内C2C电子商务发展现状。C2C模式是指买卖双方均是个体用户而不是企业的情况,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网络购物。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电子商务活动,C2C电子商务更贴近大众生活。随着生活水平的上升和宽带技术的进步,使得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在网上进行购物。根据商务部电子商务司统计,2014年中国电子商务淘宝网、天猫、京东的品牌渗透率位居前三位,分别为87%、69.7%和453%,遥遥领先于同类竞争对手。其中淘宝网是典型的C2C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可见C2C平台是网民的购物首选。

(二)高校C2C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大学校园C2C电子商务,其实是电子商务在高校的一种运用,但其又不是电子商务在高校中的简单运用。因为高校是一个特殊的环境,消费者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所以市场定位不一样。校园中的电子商务是基于学校的实际运用,为师生的日常生活服务。高校电子商务要求将学校的信息进行整合,这种信息整合是基于师生需求的针对性的整合,对校园进行信息化管理。目前,很多高校建立了类似于电子商务交易的平台,但是大多数设计都没有针对大学这个特殊环境,只是和淘宝网这样的交易平台进行同质化发展,并没有竞争优势。

二、高校C2C电子商务模式

在C2C这一模式下,消费者直接与其他消费者进行交易。目前C2C电子商务的运作模式主要有拍卖平台。拍卖有两种,第一种是以是以买方为主的,由想购买商品的个人在网上消息求购消息,再由多个卖者竞卖,或与卖者讨价还价,最终达成交易。第二种是以卖方为主,出售商品的个人在网上消息有多个买者竞价或与买者讨价还价,最终成交。出售商品的学生有两种:一种是出售新商品学生,另一种是出售二手商品学生。

三、在高校发展C2C电子商务的优势与劣势

(一)在高校发展C2C电子商务的优势

1、消费群体比较稳定。高校内的消费群体就其数量规模来看,是比较稳定的。虽然每年都有学生毕业,但也同时会有新生入校,学生的总体数量基本保持稳定。再者,高校内的消费群体大多数都是年龄分布在18~25岁的大学生,他们有着共同的兴趣爱好和消费倾向,敢于尝试新鲜事物,容易接受且愿意加入C2C电子商务的交易中来。

2、局域网和“一卡通”带来的安全便利。现在的高校都建立的自己的校园局域网,校园网通常采用防火墙系统与互联网和外部网链接,从而保证了网络系统的安全。其次,校园的C2C电子商务的交易中一般都是进行小额支付,可以采用校园“一卡通”进行支付,高校C2C电子商务系统可以采用校园卡或校园电子账户作为网上支付的载体而不需要与银行等金融系统互联,从而避免或降低了在互联网银行卡被盗用的情况。

3、方便的物流配送。便利的配送方式是发展高校C2C电子商务的重要条件。高校电子商务的消费者居住比较集中,只需很少的人员就可以解决物流配送的问题。同时还可将这些物流配送的岗位提供给那些勤工助学的学生,既解决了电子商务中的物流配送,也为学校提供了一些勤工助学的岗位。

4、二手交易市场广阔。每年都有大量的毕业生离校,同时会有很多不能带走或不想带走的书籍、运动用品等其他生活用品。不仅是毕业生会有旧物需要出售,也有一些非毕业生的闲置用品需要出售,大学生比较容易冲动购物,在这方面的闲置品通常会显得较多。如果将二手市场建立在高校C2C交易平台上,这样使得信息更加对称了。卖家可以在平台上公布出售物品等信息,如自己的手工制品等等,买卖双方既可以在线上沟通,也可以在线下进行沟通。其实二手交易平台,不仅可以是交易,还可以是交换。比如同学之间书籍交换,就可以在高校C2C平台交换信息。

(二)在高校发展C2C电子商务的劣势

1、高校C2C电子商务的缺少整体规划。现如今,高校出现的问题是上下不协调,有些高校的电子商务系统的基础建设比较完善,然而其在实施运用方面有很多问题。要建立高校C2C电子商务首先得把学校中的信息进行整合,学校中有多个机构,但是每个机构都有自己的一套描述、收集和获取数据的业务规则。有些数据是非结构化的,因此它们不能轻易地被利用和分析,这些都使得资源没有的到有效的使用。

2、网站设计不友好。针对高校内师生的C2C网站必须有其特色,不能只是模仿别人,没有自己的特点。如何让用户觉得搜索方便且友好,一方面学校并不缺少网站建设方面的人才和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只是网站建设者不知道用户的真正需要。如果用户觉得网站搜索服务不便或者是觉得网站不美观,他们都有可能转向别的C2C电子商务平台。所以,学校在建立C2C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时,可以让用户参与进来,鼓励用户提意见。小米就是在用户的意见中成长起来的一家公司,相信高校学生更愿意参与进来。

3、规模因素。高校虽然是一个人口较集中的地方,但是由于学生的人数和购买能力有限,就无法达到像淘宝这样的规模,也就是产品在成本上高于校外的一些大型电子商务企业。但是校园C2C电子商务旨在服务于广大的师生员工,为他们提供高效率和方便快捷的服务,并不是在追求利益最大化。高校C2C电子商务涉及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不仅仅是一个在线的购物平台。从本质上说它不单纯以盈利为目的,而是以服务为宗旨。

4、售后问题。售后问题不仅是存在于高校C2C电子商务中,同样在很多大规模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但是,由于高校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同学之间进行买卖往来或者交换往来,如果产品出现问题或者交易不合心意,都有可能产生问题甚至是同学之间的纠纷。首先买卖双方或者交换双方进行自我解决,如果问题仍是得不到解决,可以找到高校的专门处理此类问题的机构。当然,学校在建立C2C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之前就应该建立此类机构,并就此问题建立一些相关的处理制度或者标准。

四、结束语

开展高校C2C电子商务是推进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它极大的方便了校园内师生员工。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高校电子商务也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高校学生是一群特殊的消费群体,是最能接受新思想和最快传播资讯的群体,所以根据高校自身的特点构建C2C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以适应高校现代化管理的需要将成为我们研究高校C2C电子商务的重点。(作者单位: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宋文官.电子商务概论[M].第三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2] CNNIC. 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北京: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5.

[3] 张学锋:浅析校园电子商务[J].长春大学学报,2006(2):85~88.

[4] 杨晓琳.校园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改进策略[J].消费导刊,2009(09).

上一篇:基于网络环境下的高校财务信息化分析 下一篇:私企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