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时间:2022-06-16 02:27:27

运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用多媒体图、文、声、画并茂的特点,发挥其形象直观、化静为动、启迪思维、激情引趣等独特优势,全方位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使学生的认知渠道多元化,使课堂教学具有新奇感与趣味性。这对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来优化阅读教学活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是求知的先导,缺乏兴趣,学生主体参与活动是勉强的。兴趣的提高往往离不开形象生动的教学素材。近年来,多媒体计算机走进了课堂,使“黑白”世界变得有声有色。它集直观性、多变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景、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图文并茂、动静相融的教学情景,促使学生脑、耳、眼、手、口等多种器官同时接受刺激,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月光曲》这一课时,我采用了音乐引入的方法。先用多媒体播放贝多芬的《月光曲》。随着音乐旋律的跳动,屏幕上出现了茫茫的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薄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放完音乐,我即刻问学生:“这首曲子好听吗?”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好听!”“是谁创作的呢?”“贝多芬。”“曲子的旋律与刚才画面上的内容有什么联系呢?作者贝多芬先生又是怎样把它创作出来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这样的情景和设问引入,全方位、多角度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产生学习动机,明确学习目的,并进而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内容上来。我用语言、动画、音乐的渲染,营造了课堂的教学情景,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直观呈现,化难为易

现行小学语文阅读教材,其内容真可谓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包、无所不有。由于学生所处的社会背景与一些课文作者所处的背景年代相差久远,学生很难体会其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课文所涉及的事情有些也是学生无从耳闻的,这时可以凭借多媒体的优势,将它实实在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这不仅可以增强课文内容的真实感,而且能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教学《北京》,要求学生说清楚天安门广场上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建筑物,这对于大多数从未去过北京、方位概念又模糊的小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时,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天安门广场四周的景物,学生有了真切感受,就能很容易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活跃思维,启发想象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真切的画面展现在学生眼前,可以使他们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充分调动多种感官展开丰富的想象或联想,获得对课文的整体感知,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秋天到了》是一篇画面优美、语言精炼活泼的短文,针对低年段学生的训练重点,我在处理教材时把注意力放在了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想象能力上,但如何才能使学生想说、乐说、能说、会说呢?首先就要使他们有内容可说,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有全面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感官,才能激发想象力,使他们在轻松、活泼的教学氛围下自主、积极地学习。教学时,我快速帮助学生弄懂了短文的内容,然后提出一个问题:“你知道秋天里还会有哪些景象吗?”孩子们似乎有些茫然,这时候我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多媒体动画软件:“高高的蓝天上飘浮着几朵淡淡的云朵,一群大雁排列着整齐的队形向南方飞去,几只色彩艳丽的风筝在秋风中欢快地舞蹈。一棵棵高大挺拔的梧桐树、洋槐树摆动着枝条,一片片黄叶从高处盘旋着落下,像翩翩落地的彩蝶。池塘里还残留着几片凋零的荷叶,岸边毛茸茸的小草们也纷纷换上了嫩黄的衣裳……”优美的画面再配以悦耳的音乐、解说,孩子们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了,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地描述自己所看到的景象,抒发自己的感受。在如此诗情画意的情境里,学生们丰富的想象力也被激发起来了,他们谈秋风、说秋雨、议论丰收的果实、收获的喜悦,思维被大大激活了,思维深度也明显增加,有些孩子还能对比其它季节来讲述秋天的特色。

四、拓展延伸,丰富知识

在新课程标准下,利用多媒体拓展课文内容,拓宽学生视野,开发学生创造能力,已成为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因此,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书本知识,体会它所包含的思想内涵,更重要的是教给他们学习知识的方法和本领,引导他们学会自主阅读各类课外书籍,实现课内外的沟通。这就要借助多媒体信息平台,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使他们掌握一些有关的课外知识。例如,在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课时,这篇课文主要是讲人们贪图眼前的利益,过度砍伐树木,导致环境恶化,最终洪水把小村庄卷走了。文章教育学生应该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的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我事先搜集了有关人们在破坏环境所引发严重后果的图片,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观看各类破坏环境的图片,让学生知道破坏环境只能给我们带来灾害,意识到我们应该要爱护树木,保护周围的环境。同时,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时,我还利用多媒体信息平台,让学生了解我国的森林破坏情况,植物与环境保护等相关知识。课外,学生利用互联网认真地查看各种有关环境的信息和资料,对如何保护环境有了更深刻的体会,也极大地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习能力。

多媒体的有效运用,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注入了许多鲜活的血液,为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创造了条件,注入了活力。

上一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探究 下一篇:论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