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病人抗凝治疗的护理体会

时间:2022-06-16 02:16:11

肺栓塞病人抗凝治疗的护理体会

【摘 要】报告了通过对58例肺栓塞病人进行心理护理、抗凝治疗护理、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饮食指导,预防和减少了并发症发生及肺栓塞复发,促进疾病康复。58例患者均好转出院。

【关键词】肺栓塞;抗凝治疗;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157―01

肺动脉栓塞(Pulomary embolism,PE)是指各种拴子阻塞肺动脉系统时所引起的一组以肺循环和呼吸功能障碍为主要临床和病理生理特征的临床综合症[1]。发病率仅次于高血压和冠心病,已成为我国常见的心血管疾病[2]。我科在2009年8月至2013年6月收治肺栓塞病人58例。经抗凝治疗,配合抗感染、饮食指导等对症治疗及与精心护理相结合,有效减少了并发症发生及肺栓塞复发,降低病死率,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我科自2009年8月至2013年6月收治肺栓塞病人58例。男性33例,女性25例,年龄18--86岁,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气短、呼吸困难、咳嗽、胸痛、咳血及下肢肿胀等症状。抗凝治疗前要明确是否存在禁忌症,58例肺栓塞病人均无禁忌症。应用低分子肝素钙或肝素钠每12小时皮下注射1次,同时口服华法令3mg。根据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进行调整药物剂量,INR〉2.0时停用低分子肝素,一般用5-7天继续口服华法令至少3个月。58例患者均好转出院。

2护理体会

2.1一般护理

确诊后立即收入监护室,绝对卧床。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指脉氧。持续低流量吸氧,观察病人有无发绀、呼吸困难,胸闷、胸痛有无改善。下肢静脉栓塞者禁止按摩、热敷患肢。测量患肢周径及观察皮温及肢端血运,做好记录及交班。同时注意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保持适宜温、湿度,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患者不宜用力咳嗽。

2.2心理护理

肺栓塞患者因起病急,又要绝对卧床,加之呼吸困难、胸闷、胸痛等原因,易出现恐惧、焦虑心理,护理人员应做好心理评估,多与其交流安慰病人。让病人及家属了解肺栓塞的发生、发展、治疗和愈后。同时通过准确、熟练的护理操作取得病人的信任。令其减少恐惧、焦虑,增加安全感。

2.3抗凝治疗护理

2.3.1做好用药前的告知,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抗凝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询问病人近期有无活动性出血,如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鼻衄、血便、血尿等。

2.3.2严格掌握抗凝药物应用剂量、时间,并做好药效、副作用的观察与记录。每日遵医嘱监测APTT、PT及INR,以便调整药物剂量。

2.3.3 饮食指导 指导病人进食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及纤维等的食物以保持排便通畅。同时指导患者富含维生素K的食物如莴苣、菠菜、菜花等可使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减弱;豆奶、海藻可通过改变华法林的代谢或影响其吸收,减弱华法林的抗凝作用;鱼油、芒果可增强华法林的抗凝作用。

2.4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抗凝治疗的主要并发症为出血,发生率可达18-27%[3],最常见的出血部位为血管穿刺处,严重的出血包括腹膜后出血和颅内出血。重视患者主诉,严密观察有无出血倾向。是否有牙龈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有无便血、尿血等。观察神志变化,以警惕脑出血的发生。同时予静脉留针,一方面避免反复穿刺血管,引起皮下淤血,另一方面以利急救时争取时间。

2.5出院指导

指导病人按疗程服药一般3-6个月,严格掌握药物剂量,定期复查凝血指标。教会病人识别出血倾向,如果出现头痛、呕吐、肢体乏力、呼吸困难、胸痛、下肢肿胀、疼痛等及时就诊。指导患者避免及预防诱发肺栓塞的因素,如长期坐卧、下蹲,应至少2小时活动肢体一次,以防血栓形成,下肢静脉曲张者应穿弹力袜等。

参考文献:

[1] 郑欣馨,荆志成.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与治疗现状[J].新医学,2007,38(2):112

[2] 程显声.进一步提高肺动脉栓塞诊断与处理水平[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6):517-518

[3] 张绍敏,陈萍.呼吸疾病专科护理[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66-167

上一篇:急诊科护士健康状况与工作压力的相关性调查研... 下一篇:介绍三种桡动脉穿刺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