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医院网络预约挂号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

时间:2022-06-16 12:37:15

中医医院网络预约挂号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

摘 要:目前,我国存在大量患者到医院就医时对就诊疗程不熟悉的情况,对主治医生的个人情况了解得更少,因此,患者到医院就诊挂号存在较强的盲目性。尤其在挂专家号时更为困难,患者甚至需要熬夜排队挂号。而且很多医院门诊挂号环境恶劣,拥堵现象极为严重。本文基于此背景下,针对中医医院门诊挂号流程,提出了一套网络预约挂号管理系统的构建方案,能够帮助医院医务人员改善服务质量,优化患者就诊环境。

关键词:网络预约;挂号管理;系统构建

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12 (2013) 04-0049-01

一、网络预约挂号管理系统的构建意义

目前,看病难已经成为我国患者就诊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当患者挂完号之后,在医院等待4-5个小时才能够轮到自己就诊已经非常普遍。尤其是对于一些医疗水平较高、患者就诊数量庞大的综合医院来说,门诊挂号区域的环境恶劣、拥堵拥挤更是一种常见现象。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深入推进,患者对医院服务提出了更多需求,医院之间也形成了同行竞争关系,由此可见,提高医院服务质量、改善患者挂号流程,已经成为大部分医疗机构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针对中医医院的门诊挂号业务,提出了一套网络预约挂号管理系统设计方案,有效改善了患者就诊时的医患矛盾关系,提高了医院挂号业务的服务质量,为患者就诊创造了良好的服务环境,因此,中医医院网络预约挂号管理系统的构建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二、网络预约挂号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

(一)系统结构设计。本文提出的中医医院网络预约挂号管理系统主要是通过互联网技术,使患者能够利用网络实现查询出诊医生信息、查询个人挂号信息等,最终实现个人网络预约挂号。网络预约挂号管理系统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

(二)系统体系设计。本文设计的医院网络预约挂号管理系统采用B/S架构模式,以及面向对象MVC三层体系架构模式,如图2所示

表示层:表示层处于系统的外端,是用户可以直接交互的界面,主要负责显示系统反馈信息,以及接收用户的请求指令。

业务逻辑层:业务逻辑层是系统的核心体系架构部分,负责实现业务流程,以及与业务需求相关的规则设计。

数据访问层:数据访问层主要负责完成对数据库系统的操作,实现数据库系统中数据信息的接收、读取和修改等功能。

(三)系统数据库设计。本文设计的基于B/S模式网络预约挂号管理系统功能强大,需要同时处理海量的数据信息。因此,系统需要一个性能强大的数据库作为支撑。

三、网络预约挂号管理系统的详细设计

(一)用户登录模块设计。为了保证患者网络预约挂号信息的真实性,以个人身份证号码作为用户名,身份证后七位作为登录密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可以查看个人网络预约挂号信息。用户登录模块以用户身份证当作唯一标识,为了禁止随意输入身份证号进行网络预约挂号,在系统中配置了身份证验证功能,包括号码位数、数字有效性、地区正确性等。

(二)客户信息管理模块设计。客户信息管理模块主要负责对医院各个科室就诊患者的数据信息进行收集,保护患者个人基本信息、预约挂号信息、意见建议信息等。

(三)网络预约挂号模块设计。(1)网络预约挂号模块可以对医院门诊患者流量进行控制,安排患者分时分段就诊,合理配置医院医疗资源,患者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医生的擅长方向、具体出诊时间等,最终自行选择适合患者自身的医生。(2)为了能够使系统方便用户使用,减少患者上网注册之后才能进行网络预约挂号的繁琐步骤,系统需要用户以个人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登录进行网络预约挂号,以保证患者个人诚信和按时就诊,系统通过身份证验证设置检验每个用户信息的有效性,经过校验后患者可以进行网络预约挂号,随时查看个人预约挂号信息。(3)网络预约挂号模块具有良好的外部接口,保证系统能够与医院办公系统、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连接,改善患者排队、挂号、缴费等繁琐流程,也提高了医院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四)预约挂号查询模块设计。预约挂号查询模块当用户成功登录到网络预约挂号管理系统后,可以对医院普通医生、特聘专家等个人擅长方向、基本情况进行查询,按照自己的视觉需求选择不同科室的医生,也可以在一定时间范围之内修改和变更预约挂号信息。

(五)预约信息修改模块设计。预约信息修改模块指的是若医院医生出诊时间临时发生变化,系统能够及时更新同步信息,将已预约挂号的信息筛选出来,与患者及时进行沟通商定,调整预约挂号和就诊时间,若患者临时取消预约挂号,系统将及时通知患者挂号取消的信息,防止他人恶意取消预约挂号。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中医医院门诊挂号的实际问题,采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以及B/S体系架构模式,提出了中医医院网络预约挂号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有效解决了患者挂号难、就真难的实际问题,提高了医院医务人员服务质量,方便了患者的就诊效率。

参考文献:

[1]彭先智.刍议医院门诊挂号收费人员的职业素质及其培养[J].现代经济信息,2011,12.

[2]段丽萍,徐红霞,郝珍,张铎.门诊挂号收费一体化服务设想与实践[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1,6.

上一篇:基于PBL教学法的程序设计实践教学网站设计 下一篇:物联网视域下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