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议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时间:2022-06-16 11:14:42

再议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有效性

由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有效教学的理念已渗透到了教学的各个层面,当然也渗透到了每节课的练习设计之中。如何让数学课堂练习散发出新课程的气息,进一步优化练习,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呢?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及研究,谈几点对小学数学课堂练习有效性的认识。

一、课堂练习设计要有灵活性

课堂练习的内容灵活了,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趣的练习,能使学生兴趣盎然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能稳定学生的注意力,深化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在设计时,可以根据教学目标挖掘习题本身的内在力量,真正做到让每一个学生动起来,让学生“思维”飞起来。只有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才能产生学习欲望和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机。这时学生即使遇到困难,也会尽量去克服困难,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使练习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质数与合数”是比较抽象枯燥的概念,为了避免学生的厌学情绪,我精心设计了如下练习:在1至20中,奇数有_____,偶数有_____,合数有_____,质数有_____。先让学生个体独立完成,然后小组合作讨论“发现了什么”。学生们得出了很多结论,如质数不一定全是奇数、合数不一定全是偶数等。这样,不仅题型有所改变,而且练习形式也体现了个体与小组结合的特点。这样的设计使知识性与趣味性得到了统一。

二、课堂练习设计要有生活性

练习要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就在自己身边,从而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给学生提供实践活动的机会,使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时,教师可设计“超市购物”的生活情境练习题: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组,分别扮演顾客和营业员,看哪位营业员收钱、找钱既对又快,哪位顾客会正确、合理付钱。创设这样一个情境,可以让学生将已有的知识自觉地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巩固对人民币的认识、了解人民币的单位换算、体验角色的乐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等,可谓一举数得。

三、课堂练习设计要有典型性

一节课只有40分钟,时间有限,因此我们课堂练习的设计要少而精。这就要求我们设计的练习具有典型性,既能集中体现课堂教学内容的精华,做到题量适当、恰到好处,又能通过设计的练习达到巩固知识、举一反三、拓展思维、培养基本技能的目的。

教学“求组合图形面积”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道习题:求一个圆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学生通过交流,并与已有的知识体系相联系,让圆中几块阴影动起来,利用移动后产生的变化,不仅求出了阴影部分的面积,而且总结出了中间空白部分处于图形中任何位置时,求阴影部分面积的方法。通过设计一道题,得出了多道题的解法,可谓一举多得。这样的练习体现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而且培养了学生思考问题的全面性,提高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课堂练习设计要有开放性

开放性是相对封闭性练习来讲的,一般是指条件不完备、问题不完备、答案不唯一、解题方法不统一的练习,具有发散性、探究性、发展性和创新性。它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激活思路,充分调动起学生内部的智力活动,能从不同方向去寻求最佳解题策略。

教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文字题”时,我是这样设计习题的:请学生任意报出四个数字,如32.8、4.2、0.5、18.75,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编文字题,看哪组编得最多。一改以往由教师出题、学生解题的方式,让学生自己互相出题、解题,使条件、问题、方式全部开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课堂练习设计要有综合性

数学是一门学科,更是一种文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是指学生对学科内各知识点之间的综合运用,并运用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数学的价值。因此,在设计课堂练习时,我综合学生所学科目,以情境主题为背景,适时地穿插其他学科的知识,丰富和发展数学的内涵,让学生学到数学学科以外的知识,从而领略数学的精彩。

教学“百分数应用题”时,我设计了以下两道练习题:(1)春池春水满,春时春草生。春人饮春酒,春鸟戏春风。这首诗中“春”字比全诗总字数少( )%。(2)请用百分数表示下列成语:百里挑一( );百发百中( )。这两题都融合了语文知识,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的同时,既学到了数学,也学到了古诗和成语知识,学习的兴趣更加浓厚了。

要有效提高数学练习训练的质量,需要有很多策略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使用,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下,需要教师智慧地、合理地采用相应的策略。但万变不离其宗,教师对学生布置的作业必须紧扣教学内容和目标,所布置的习题必须在广泛占有资料的基础上精心选出,务求针对性强、有实效。切实做到练习设计适度回归生活,关注动手实践;既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而真正达到以有效的练习设计为有效的教学而服务这一根本目的。

上一篇:关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下一篇:提高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的思考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