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实践课的特点和类型

时间:2022-10-10 07:28:12

小学语文实践课的特点和类型

语文综合实践课是以实践活动的方式,把素质教育的因素组合起来加以施教的一种课型。它既不同于语文课,又有别于语文课外活动课。它有其自身的特点,概括起来就是“趣”“活”“动”:

1.“趣”是吸引学生参与的先决条件。因此,语文实践课要把本来单调、呆板、枯燥、乏味的语文知识用生动多变的教学形式组织起来,以增强活动内容的操作性和趣味性,使学生想学乐学,达到寓教于乐之目的。

2.“活”是学生参与热情的真实反映。语文实践课要力求形式生动活泼、新颖多变、简便易行,让学生都能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操作过程中,真正成为活动的主人。

3.“动”是学生主体性发挥的具体体现。语文综合实践课要以学生“动”为主线,把知识训练、技能的培养、智能的开发与游戏、操作等实践活动贯穿起来,让学生在充满情趣的动态实践中提高语文素养。

语文综合实践课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

1.常规性语文综合实践课。即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长期参加某种语文传统活动。如课外阅读活动,它是语文综合实践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在开学初列出阅读书目,并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学习中可以开展读书交流会、编字谜大奖赛、自编故事连环画、读书评书会等综合实践活动;还能以语文教材知识点为基础设计“啄木鸟门诊”“老鹰捉小鸡”等课文游戏;另外,猜谜语赛、词语接龙、歇后语补充等竞赛活动也是很好的方式。

2.赏识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这类实践课由教师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佳作或配乐散文、故事,让学生聆听、品味、体会,然后进行尝试、演练和再创作。

3.实践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实践课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经验,从而提高其技能和发展各种能力。这类活动包括参观访问、自办手抄报、报刊剪贴、野外活动、观看录像、模拟表演、服务社会等。

4.随机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这类实践课是指结合竞赛活动、征文活动、重大节日活动而开展的实践课。如结合儿童节征文活动,设计“幸福的童年”实践课,师生畅谈童年乐事、幸福生活的一个侧面;结合环保征文,让学生收集环保资料、知识、数据,课上人人说一条自己收集的信息,教师指导学生对信息进行筛选,发表评论,提出建议或设想等。

5.发展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它亦可称为延伸性语文综合实践课,是基础课的补充和发展,旨在培养学生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如自编自演课本剧“未来世界”“登月”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根植于语文学科,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重要途径。它源于课堂,又超越课堂;出于教材,又要超越教材。我们要上好语文综合实践课,为学生提供语文实践的机会,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上一篇:搬开绊脚石,快乐“写”英语 下一篇: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建模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