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清文脉 第12期

时间:2022-06-16 09:05:46

文章脉络是作者思维的方向,是文章构筑的框架、脉络。理清文脉,就是在阅读时弄清文章的思维走向,结构关联。我们这里所说的“理清”,更多的是一个寻找语言线索到理清思路的过程,从而达到整体把握的目的。

阅读一篇文章是一个由粗到精的渐进的过程,是“整体——局部——整体”的过程,在这个理性思考过程中的第一步是整体把握、理清文脉,即我们要特别强调“整体”。整体解读一篇文章,通读全文,在头脑中形成文章的大略——主要内容、主题思想、感情基调、结构层次、表现手法、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基本内容的大体面貌。对文章的整体把握准确了,对局部具体的理解才会透彻、深刻。

考情分析

先看一位高三学生对2008年江苏卷一道小说阅读题的解答:

【问题】小说第二段(“侯银匠中年丧妻……很精到”),对全文情节展开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4分)

原文是:侯银匠中年丧妻,身边只有一个女儿侯菊。在同年的女孩子还只知道抓子儿、踢毽子的时候,她已经把家务全撑了起来。开门扫地、掸土抹桌、烧茶煮饭、浆洗缝补。事事都做得很精到。

【学生答案】塑造了能干、早当家的侯菊形象,为后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参考答案】① 从父女相依为命着眼,为下文选女婿,打陪嫁首饰,在女儿出嫁后父亲的孤独这些情节提供依据。② 从突出侯菊的精细能干着眼,为写侯菊改装花轿,出租花轿,成为当家媳妇等情节提供依据。

这个同学从内容和结构作用两方面作答,是典型的套路化解答,缺乏对文本的深入解读。这道题是典型的考查对文脉理解的题目。分析第二段文字,全段四句话共分两层,第一句为第一层,是说侯银匠父女相依为命;第二到四句是第二层,是说侯菊精明能干。再从全文的情节发展看,后文中侯银匠精心选女婿,打陪嫁首饰,女儿出嫁后无比孤独这些情节是承接父女相依为命而来;侯菊因为从小精明能干,所以才会心灵手巧地改装花轿,懂得经营出租花轿,最终成为当家媳妇。所以,后文情节发展是紧承第二段的两个层次内容展开的。该同学既没有全面理解第二段的内容,也没能够把握全文的文脉,具体分析、理解全文的主要情节与第二段的关系,理不清文脉,从而导致了答案的不全。该题当年的评分细则如下:答“引起下文(或为下文情节作铺垫)”得1分,其余3分,在“选女婿,打陪嫁首饰,女儿出嫁后无比孤独”和“改装花轿,出租花轿,成为当家媳妇”两个角度六个情节中答到三个即可,但必须答全“相依为命”和“精明能干”两个角度,单答任一个角度,最多给2分。这一细则的制定就在于引导学生学会细读文本,把握文脉。

再看另一位高三学生对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一道小说阅读题的解答:

【问题】小说开头第一段就描写马裤先生的衣着言行,这样写的意图是什么?请简要分析。(6分)

原文是:火车在北平东站还没开,同屋那位睡上铺的穿马裤,戴平光的眼镜,青缎子洋服上身,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足登青绒快靴的先生发了问:“你也是从北平上车?”很和气的。

【学生答案】塑造了一位和善、儒雅的知识分子形象,为后文情节展开作铺垫。

【参考答案】① 勾画一个衣着言行与众不同、令人发笑的人物形象;② 为后文即将发生的幽默、可笑的故事作铺垫;③ 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且不论这个学生答案是否全面,单看他呈现出来的这个答案,至少存在两方面问题:首先是误将“马裤”、“平光的眼镜”、“青缎子洋服”、“胸袋插着小楷羊毫”这样一身庸俗繁琐、不和谐的装扮理解为“儒雅”,从而也就不能理解作者文笔上的幽默;其次,他没能够把握全文的文脉,全文刻画、讽刺马裤先生的自私、没有公德心、庸俗无聊、趣味低下、素养很差、不讲卫生、爱占小便宜。首段通过对人物衣着、言行的描写,先为读者初步呈现一个庸俗繁琐、令人发笑的人物形象,其后进一步通过人物夸张的言行来深化这一认识。对这一形象,作者自始至终都是用讽刺的文笔在描绘。而按答题学生的理解,他误以为作者前后运用了对比手法。因为不能理清文脉,错误理解全文主旨,从而导致了答题的错误。

目前高三学生中因文脉理不清而存在的下列现象比较多:不懂得文脉概念,并利用文脉概念解答某些题目;对文学类文本缺乏整体理解,尤其是对文章脉络发展(段落层次、情感发展、情节发展环节)拎不清,导致答题范围纠缠不清,答题要点缺失不全。

而从考试说明来看,“考查对文章的层次、段落或整体的把握能力”、“注意作品的整体构思、贯穿线索,以及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和安排”、“文章结构是文章思路的具体展现。重点考查把握段落之间相互联系的能力,以及把握文段内部结构层次的能力”诸多考查要求都暗含了对理清文章文脉的考查。

从2012年具体的一些考试题目来看,考查文脉的题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 一般的“作用”类题目中都包含有文脉的考查,如前面所举例子;(2) 对文章层次与思路的考查,如江苏卷第16题、重庆卷第15题;(3) 对文章构思、布局的考查,如全国大纲卷第17题、湖北卷18题;(4) 对文章视角变化与情感脉络的考查,如上海卷第11题、安徽卷12题;(5) 对标题或主要词语多层内涵的理解的考查如四川卷第14题、北京卷第18题、辽宁卷第11题第4小题。视线往前几年推,则题目更多,仅江苏卷而言,连续三年的论述类文本阅读都考查了对文章论证思路的梳理,甚至2011年的诗歌鉴赏题也考查到思路分析。

高考现代文阅读主观性试题,不论命题材料是社科文还是散文,也不论是考查哪一个考点,要达到准确解答,就一定要抓住作者行文的思想脉络。有些题目,有时只要对文章结构、思路有清醒、正确的认识,回答起来就会变得非常容易。

典题精析

一、 (文学类文本阅读,2012年安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往事(二)之八①

冰 心

是除夜的酒后,在父亲的书室里。父亲看书,我也坐近书几,已是久久的沉默──

我站起,双手支颐,半倚在几上,我唤:“爹爹!”父亲抬起头来。“我想看守灯塔去。”

父亲笑了一笑,说:“也好,整年整月的守着海──只是太冷寂一些。”说完仍看他的书。

我又说:“我不怕冷寂,真的,爹爹!”

父亲放下书说:“真的便怎样?”

这时我反无从说起了!我耸一耸肩,我说:“看灯塔是一种最伟大,最高尚,而又最有诗意的生活……”

父亲点头说:“这个自然!”他往后靠着椅背,是预备长谈的姿势。这时我们都感着兴味了。

我仍旧站着,我说:“只要是一样的为人群服务,不是独善其身;我们固然不必避世,而因着性之相近,我们也不必‘避世’!”

父亲笑着点头。

我接着:“避世而出家,是我所不屑做的,奈何以青年有为之身,受十方供养?”

父亲只笑着。

我勇敢地说:“灯台守的别名,便是‘光明的使者’。他抛离田里,牺牲了家人骨肉的团聚,一切种种世上耳目纷华的娱乐,来整年整月的对着渺茫无际的海天。除却海上的飞鸥片帆,天上的云涌风起,不能有新的接触。除了骀荡的海风,和岛上崖旁转青的小草,他不知春至。我抛却‘乐群’,只知‘敬业’……”

父亲说:“和人群大陆隔绝,是怎样的一种牺牲,这情绪,我们航海人真是透彻中边②的了!”言次,他微叹。

我连忙说:“否,这在我并不是牺牲!我晚上举着火炬,登上天梯,我觉得有无上的倨傲与光荣。几多好男子,轻侮别离,弄潮破浪,狎习了海上的腥风,驱使着如意的桅帆,自以为不可一世,而在狂飙浓雾,海水山立之顷,他们却蹙眉低首,捧盘屏息,凝注着这一点高悬闪烁的光明!这一点是警觉,是慰安,是导引,然而这一点是由我燃着!”

父亲沉静的眼光中,似乎忽忽的起了回忆。

“晴明之日,海不扬波,我抱膝沙上,悠然看潮落星生。风雨之日,我倚窗观涛,听浪花怒撼崖石。我闭门读书,以海洋为师,以星月为友,这一切都是不变与永久。”

“三五日一来的小艇上,我不断地得着世外的消息,和家人朋友的书函;似暂离又似永别的景况,使我们永驻在‘的的如水’的情谊之中。我可读一切的新书籍,我可写作,在文化上,我并不曾与世界隔绝。”

父亲笑说:“灯塔生活,固然极其超脱,而你的幻象,也未免过于美丽。倘若病起来,海水拍天之间,你可怎么办?”

我也笑道:“这个容易──一时虑不到这些!”

父亲道:“病只关你一身,误了燃灯,却是关于众生的光明……”

我连忙说:“所以我说这生活是伟大的!”

父亲看我一笑,笑我词支,说:“我知道你会登梯燃灯,但倘若有大风浓雾,触石沉舟的事,你须鸣枪,你须放艇……”

我郑重地说:“这一切,尤其是我所深爱的。为着自己,为着众生,我都愿学!”

父亲无言,久久,笑道:“你若是男儿,是我的好儿子!”

我走近一步,说:“假如我要得这种位置,东南沿海一带,爹爹总可为力?”

父亲看着我说:“或者……但你为何说得这般的郑重?”

我肃然道:“我处心积虑已经三年了!”

父亲敛容,沉思地抚着书角,半天,说:“我无有不赞成,我无有不为力。为着去国离家,吸受海上腥风的航海者,我忍心舍遣我惟一的弱女,到岛山上点起光明。但是,惟一的条件,灯台守不要女孩子!”

我木然勉强一笑,退坐了下去。

又是久久的沉默──

父亲站起来,慰安我似的。“清静伟大,照射光明的生活,原不止灯台守,人生宽广得很!”

我不言语。坐了一会,便掀开帘子出去。

弟弟们站在院子的四隅,燃着了小爆竹。彼此抛掷,欢呼声中,偶然有一两支掷到我身上来,我只笑避——实在没有同他们追逐的心绪。

回到卧室,黑沉沉的歪在床上。除夕的梦纵使不灵验,万一能梦见,也是慰情聊胜无。我一念至诚的要入梦,幻想中画出环境,暗灰色的波涛,岿然的白塔……

一夜寂然──奈何连个梦都不能做!

这是两年前的事了,我自此后,禁绝思虑,又十年不见灯塔,我心不乱。

这半个月来,海上瞥见了六七次,过眼时只悄然微叹。失望的心情,不愿他再兴起。而今夜浓雾中的独立,我竟极奋迅的起了悲哀!

丝雨里,我走上最高层,倚着船栏,忽然见天幕下,四塞的雾点之中,夹岸两嶂淡墨画成似的岛山上,各有一点星光闪烁──

船身微微的左右欹斜,这两点星光,也徐徐地在两旁隐约起伏。光线穿过雾层,莹然,灿然,直射到我的心上来,如招呼,如接引,我无言,久──久,悲哀的心弦,开始策策③而动!

有多少无情有恨之泪,趁今夜都向这两点星光挥洒!凭吟啸的海风,带这两年前已死的密愿,直到塔前的光下──

从兹了结!拈得起,放得下,愿不再为灯塔动心,也永不作灯塔的梦,无希望的永古不失望,不希冀那不可希冀的,永古无悲哀!

愿上帝祝福这两个塔中的燃灯者!──愿上帝祝福有海水处,无数塔中的燃灯者!愿海水向他长绿,愿海山向他长青!愿他们知道自己是这一隅岛国上无冠的帝王,只对他们,我愿致无上的颂扬与羡慕!

1923年8月28日,太平洋舟中。

(选自《冰心散文》,有改动)

[注] ① 本文是冰心《往事(二)》中的第八篇。② 中边:内外,表里。③ 策策:悲戚的样子。

文章分两大部分,从开头到“一夜寂然──奈何连个梦都不能做!”是第一部分,这部分是讲述往事,通过与父亲的交谈,写一个天真少女曾经的理想。开头除夜交谈引出了少女的理想,而“看灯塔是一种最伟大,最高尚,而又最有诗意的生活……”是总领下文的语句,“而”、“又”体现两句之间是并列关系,下文是以这一句的逻辑次序展开的。先写看灯塔的伟大与高尚(从“父亲点头说:‘这个自然!’”到“这一点是警觉,是慰安,是导引,然而这一点是由我燃着!”),次写“看灯塔”是“最有诗意的生活”(从“父亲沉静的眼光中,似乎忽忽的起了回忆”到“我并不曾与世界隔绝”),然后以“父亲笑说:‘灯塔生活,固然极其超脱,而你的幻象,也未免过于美丽’”的评价来结束。这部分表现的是少女理想的悸动,以及父亲理性、睿智的教导。从“这是两年前的事了,我自此后,禁绝思虑,又十年不见灯塔,我心不乱”这节开始,叙述视角开始回到现实,“我”在海上望见灯塔,再也不像当年那样只是凭着感性去寻找理想,也不再为着这份理想不能实现而郁郁寡欢了。这很明显就是“我”的一个心理成长过程。尽管如此,文字中依然流淌着“我”对灯台守工作中奉献精神的赞颂之情。文章通过对一个少女与父亲交流看灯塔的理想的叙写,表现了年轻人对理想的期待、追求与失落的过程,也表现出她在父亲的理性教导下的成长过程。

文章中的“我”是一位纯真的、为理想所鼓动的少女,涉世未深,具有勇往直前的特质,与父亲的交谈,是希望自己的人生理想及设计得到理解和支持。怀揣着深度的矛盾心理,既强烈期待父亲的支持,同时又害怕自己思虑不成熟或父亲因宠爱、担忧,否定自己的主张。这种微妙的心理情感由特殊的环境、特殊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决定。

[问题]

1. “我”认为看守灯塔是“最有诗意的生活”,其理由有哪些?(6分)

2. 文章前一部分是回忆往事,请用简明的语言梳理这段往事中“我”的感情发展脉络。(4分)

3. “清净伟大,照射光明的生活,远不止灯台守,人生宽广得很!”父亲的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4. 结合作品,对下面两个问题进行探究。(8分)

(1) 文章后一部分,作者写“我”在海上望见灯塔,其用意是什么?

(2) 文章结尾部分写“我”决心“从兹了结!拈得起,放得下,愿不再为灯塔动心,也永不作灯塔的梦”,“我”是否“放得下”?请谈谈你的理解。

1. 【解析】文章中“看灯塔是一种最伟大,最高尚,而又最有诗意的生活……”是总领下文的语句,下文是以这一句的逻辑次序展开的。先写看灯塔的伟大与高尚,次写“看灯塔”是“最有诗意的生活”。能把这个结构层次分析出来,就能很快找到答题区域。而自然风景、亲人朋友的情谊、读书写作这三个方面很容易区分出来。

?参考答案?① 可以欣赏海上美景,感悟自然的不变与永久。② 可以与暂离的亲友书函沟通,更能感受彼此的深切情意。③ 可以静静地读书写作,享受文化上与世界相通的乐趣。

2.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作品思路,理清文章结构的能力。首先从事件发展的叙述看:从“我”提出到灯塔上去(紧张期待)——据理说明看守灯塔是最有诗意的生活(兴奋憧憬)——一遇父亲的“障碍”,“我”爽快刚毅的执著精神,表示自己不怕冷寂,也不怕生病……(坚定执著)——理想不能实现而产生的怅惘与不悦,失望与沉思(失望无奈)——父亲的启迪有了新的思索。再次,既然是对情感脉络的梳理,就需要根据文章的思路来有序筛选、概括、组织答案。“我”的感情主要体现在言行之中。从“我站起来”、“我仍旧站着”的动作中,可以看出“我”的紧张与期待;从“我勇敢地说”、“我也笑道”、“我郑重地说”、“我肃然道”等神情可以看出“我”的憧憬、坚定与执著;而“我木然勉强一笑,退坐了下去”、“久久的沉默”则体现了“我”失望、无奈的心情。“我”的心理的流动变化同父亲的言语、心理密切相关。

?参考答案?紧张、期待——兴奋憧憬、坚定执著——失望无奈

3. 【解析】分析文中文句的作用,须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加以分析,阅读作品时要有主题意识、结构意识。本句是文中父亲对女儿的宽慰之语,体现了父亲的睿智与慈爱。结构上,也是因为父亲的这句教导,“我”才渐渐地不再去奢望做灯台守,而是开始寻找新的人生目标,所以为后文内容的叙写作了铺垫。

?参考答案?① 深化文意。强调青年人需要理性对待理想。② 为后文作铺垫。启发我的思考,是后文写我的情感变化的铺垫。③ 凸显父亲形象。显示出父亲的理性、睿智与慈爱。

4. 【解析】(1) 把握作品的行文思路是阅读散文的关键,作者的情与思能看得一目了然,深微蕴藉之处也不能被忽略。前面父亲理性、睿智的一番话,使“我”“禁绝思虑”,“又十年不见灯塔,我心不乱”,说明“我”的思想的成长。作为过去思想的连续,“我”把那过去的情感转化为对灯台守的颂扬与羡慕。由可见的议论与抒情的句子,去整体把握隐身其后的“我”的形象,大概就是探究的目标。

(2) “从兹了结”、“放得下”、“也永不作灯塔的梦”等,其中的原因与前面同父亲的谈话密切相关,前因后果的关系不难理解,若以“放得下”作为观点,分析得当,是一种观点。若以“放不下”作为观点,就要善于从作者情感的另一方面出发,以原文中的关键语句作为论据来阐明,但要注意做到观点与材料的统一。也可将理智与情感分开,将现在与未来区别阐述,体现对人物形象复杂性的认识。

?参考答案?(1) ① 交代我回忆往事的缘由。② 将往事与现实贯穿起来,展现我的成长过程。③ 引发我对灯台守的颂扬与羡慕之情,进而表达我对为着众生的奉献者的赞美。

(2) 示例一 “我”放得下。“我”与父亲对话后,对当灯台守的理想已“禁绝思虑”;海上望见灯塔后,决定不再执著于无法实现的理想。这说明“我”已与往日当灯台守的理想彻底告别。

示例二 “我”放不下。海上望见灯台后,“我”回忆往事,心中产生了理想没有实现的悲哀;文末“我”对灯台守致以无上的颂扬与羡慕。这都说明“我”内心其实放不下当灯台守的理想。

示例三 “我”理智上放得下,情感上却放不下。“我”认识到当灯台守的理想是不现实的;但是在海上望见灯塔后,“我”为理想未能实现感到悲哀,这表明年轻时的理想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示例四 “我”会慢慢放下。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我”会更深刻地理解父亲的教导。对理想而言,人是会逐渐成熟、理性的,在今后宽广的人生道路上,我会用其他方式继续追寻心中“清静伟大,照射光明的生活”的理想。

二、 (论述类文本阅读,2010年江苏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谈 静

朱光潜

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同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比方路边有一棵苍松,你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我觉得可以让人纳凉;他也许说它很宜于入画,或者说它是高风亮节的象征。反应不同,都由于感受力有强有弱。

世间天才之所以为天才,固然由于具有伟大的创造力,而他的感受力也分外比一般人强烈。比方诗人和美术家,你见不到的东西他能见到,你闻不到的东西他能闻到。麻木不仁的人就不然,你就请伯牙向他弹琴,他也只联想到棉匠弹棉花。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不过领略只是感受的一方面。世界上最快活的人不仅是最活动的人,也是最能领略的人。所谓领略,就是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

能处处领略到趣味的人决不至于岑寂,也决不至于烦闷。“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一种绝美的境界。姑且闭目一思索,然后假想这半亩方塘便是你自己的心,你看这首诗比拟人生苦乐多么惬当!一般人的生活干燥,只是因为他们的“半亩方塘”中没有天光云影,没有源头活水来,这源头活水便是领略得到趣味。

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物理上有一条定律说:两物不能同时并存于同一空间。这个定律在心理方面也可以说得通。一般人不能感受趣味,大半因为心地太忙,不空所以不灵。所谓“静”,便是指心界的空灵,不是指物界的沉寂,物界永远不沉寂的。心境愈空灵,愈不觉得物界沉寂,或者我还可以进一步说,心界愈空灵,也愈不觉得物界喧嘈。习静并不必定要逃空谷,也不必定学佛家静坐参禅。静与闲也不同。许多闲人不必都能领略静中趣味,而能领略静中趣味的人,也不必定要闲。在百忙中,在尘世喧嚷中,偶然丢开一切,悠然遐想,你心中便蓦然似有一道灵光闪烁,无穷妙悟便源源而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日本人小林一茶的一首俳句:“不要打哪,苍蝇搓他的手,搓他的脚呢。”懂得这一句诗,就懂得我所谓静趣。

(选自朱光潜《谈美书简·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有删改)

[问题]

文章题目为“谈静”,但最后一段才写到静,请简要说明全文的思路。(6分)

此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考查对文章整体思路的把握,分析时要理清文章的论证层次。理清文章的思路和结构,因文体不同,方法也有异。本文是一篇典范的议论文,梳理议论文的思路,关键是看文章思路是怎样层层深入论证论点的。本文共四个自然段,从大的层次上可以分三段:第一段即第一大段,段意即第一句话;第二、三两段承续了第一段的“感受”来谈,都围绕感受力强弱与“在生活中寻出趣味”展开,为第二大段;第四段承续“领略趣味”展开,指出“静”中得“趣”,谈到“静”这个论题,为第三大段。组织表达时要把思路的层次性揭示出来。

?参考答案?(1) 先由人生乐趣谈起,提出人生乐趣一半来自于感受;(2) 再阐述感受力有强有弱,感受力强,能“处处领略”,就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3) 最后阐明领略趣味要“静”中得“趣”。

复习指要

文脉的考查,其实还是对于如何读懂文章的要求。高三现代文阅读的复习,要从一开始培养学生理清文脉,整体把握文章意思的能力,以养成正确阅读文章的习惯。阅读时把握住文章的结构,理清文章的层次,才有可能真正理解文章,达到读懂文章的目的。对全文层次分析的考查,在高考中不占主位,但是它却是很多题目回答正确的基础。高考命题趋向于分析一篇文章内部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我们应重视针对语段结构层次的分析。

一、 根据文体特征梳理文本。不同文体的文章在表达思想情感的方式上是有各自的特点的,解读文章时,我们应该根据文体特征来把握作者表情达意的层次及方法。叙述类文体要注意分析叙述脉络、层次发展,如小说阅读要注意分析小说中的情节发展,以及情节发展中形象、环境描写、主旨、叙述视角、语言等;记叙文(含散文)则要分析事件的要素与变化、作者的情感变化,以及变化中思想认识的逐层表达。如《往事》中通过回忆与父亲交谈想当灯台守的往事写自己对理想的憧憬,然后回到现实,则表现自己对理想认识的发展,既有情感的发展脉络,也有思想认识的提升,轨迹非常明显。而议论性文本则应弄清文本论证的中心、各分论点之间及其各自与中心的关系(即论证的层次)、论据及论证方法等。具体可以参见上面《谈静》的思路分析。

二、 分析文章结构,抓住文章线索。文章的思路,就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就是作者在行文中所反映的一个连贯且有条理的思维流程。文章结构是指作者对表现主题的材料进行组织和安排的方法及形式,它是作者行文思路的外化表现。如果能够正确分析文章的结构,抓住文章的线索,也就能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思路了。比如《往事》,写我与父亲谈做灯台守的理想(这其中又有期望、执著、失望等变化),然后回到现实,认识成熟,表达敬意的结构变化。

对于结构层次的把握包括段与段之间以及一段内的层次两个层面。分析时要重视具有前后衔接、勾连、照应作用的语言标志;重视有区分层次作用的标点符号。比如《谈静》,抓住“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感受也可以说是‘领略’”,“领略趣味的能力固然一半由于天资,一半也由于修养。大约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三句中三个“也”和一个“大约”,文章思路与层次的变化就明确了。掌握文章因文体不同而具有的不同的结构规律:文学类文本常以时间推移、空间转换、情景变化、思维逻辑顺序等来安排层次。分析段内表达方式:有的语段,语言表达方式较单一;有的兼用多种,可根据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

文章组织材料的线索是作者行文思路在文章中的反映,就是贯穿于全文的脉络。可以利用标题抓线索,就是从“文章的眼睛”即标题入手,根据标题和内容的关系,直接抓住线索;可以利用语言标志找线索,作为体现文章思路的线索是带领读者进入文章思想脉络的路径,在行文中往往有一定的标志。读者只要能找到指明路径方向的一些“路标”性词句就可以轻松地找到行文线索,参见上面例题《往事》中的第二题的解题分析,可以归纳内容提炼线索。散文的线索有时是很复杂的,有时还有两条。考生应该掌握作为文章线索的一般知识,再结合文章内容仔细加以辨认。如有些文章是“因物取‘线’”,就是用一个具体事物或象征性事物来贯穿全文,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些文章则是“反复出‘线’”,就是通过反复出现的抒情类或议论类的语句,或使用富有意味的事物体现文脉;有些文章则是直接以作者的感情变化来体现文章脉络。我们阅读时,首先要梳理清文义,即把文中所写到的事件、景物、人物一一梳理清楚,理清线索,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一一吃透“形”。

三、 掌握并运用文章结构术语分析各个部分和各个方面之间的关联。平时复习要掌握一定的文章结构用语,并能在文章分析中熟练运用:(1) 作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2) 埋伏笔:前段为后段埋下的线索。(3) 呼应、照应:前后的互相联系。(4) 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自然生成的。这些结构之间的关联弄清楚了,文章的结构脉络就明晰了。目前现代文阅读题中有许多考查文脉的“作用类”题目的解读,特别需要这方面知识的积累与运用能力。

四、 学会从全文主题和结构脉络中思考局部文章的安排与表达。“文以曲为美”,历来许多文章主旨的表达都几经曲折才显现出来。许多同学做阅读题时往往“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只抓部分语句、段落的理解,而忽视对全文的把握。所以,平时阅读文章要养成从全文主旨表达的角度审视局部语句、语段的表达的习惯,这样,就能尽可能避免开头所举“马裤先生”的浅陋认识的笑话了。

实战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

看镜有感

鲁 迅

① 因为翻衣箱,翻出几面古铜镜子来,大概是民国初年初到北京时候买在那里的,“情随事迁”,全然忘却,宛如见了隔世的东西了。

② 镜面圆径不过二寸,很厚重,背面满刻葡萄。古董店家都称为“海马葡萄镜”。这些都是汉代的镜子。汉武通大宛安息,以致天马葡萄,大概当时是视为盛事的,所以便取作什器的装饰。古时,于外来物品,每加海字,如海榴,海棠之类。海即现在之所谓洋,海马译成今文,当然就是洋马。

③ 遥想汉人多少闳放,新来的动植物,即毫不拘忌,来充装饰的花纹。唐人也还不算弱,例如汉人的墓前石兽,多是羊,虎,天禄,辟邪,而长安的昭陵上,却刻着带箭的骏马,还有一匹驼鸟,这办法简直前无古人。

④ 宋的文艺,现在似的国粹气味就熏人。然而辽、金、元陆续进来了,这消息很耐寻味。汉唐虽然也有边患,但魄力究竟雄大,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或者竟毫未想到,凡取用外来事物的时候,就如将彼俘来一样,自由驱使,绝不介怀。一到衰弊陵夷之际,神经可就衰弱过敏了,每遇外国东西,便觉得仿佛彼来俘我一样,推拒,惶恐,退缩,逃避,抖成一团,又必想一篇道理来掩饰,而国粹遂成为孱王和孱奴的宝贝。

⑤ 无论从那里来的,只要是食物,壮健者大抵就无需思索,承认是吃的东西。唯有衰病的,却总常想到害胃,伤身,特有许多禁条,许多避忌;还有一大套比较利害而终于不得要领的理由,例如吃固无妨,而不吃尤稳,食之或当有益,然究以不吃为宜云云之类。但这一类人物总要日见其衰弱的,因为他终日战战兢兢,自己先已失了活气了。

⑥ 不知道南宋比现今如何,但对外敌,却明明已经称臣,唯独在国内特多繁文缛节以及唠叨的碎话。正如倒霉人物,偏多忌讳一般,豁达闳大之风消歇净尽了。直到后来,都没有什么大变化。

⑦ 宋镜我没有见过好的,什九并无藻饰,真是“世风日下”。但是要进步或不退步,总须时时自出新裁,至少也必取材异域,倘若各种顾忌,各种小心,各种唠叨,怎么会做出好东西来。所以事实上“今不如古”者,正因为有许多唠叨着“今不如古”的诸位先生们之故。现在情形还如此。倘再不放开度量,大胆地,无畏地,将新文化尽量地吸收,则杨光先①似的向西洋主人历陈中夏的精神文明的时候,大概是不劳久待的罢。

[注]① 杨光先,明末清初人,保守派代表人物。

1. 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述思路。(6分)

2. 指出第⑤节使用的论证方法,并简要分析。(6分)

3. 本文题为“看镜有感”,综观全文,你认为作者有哪些方面的“感”?(6分)

?参考答案?1. ① 首先从古镜的文饰引出论述的话题。② 然后分别论述汉、唐、宋对待外来事物的态度。③ 最后点明主旨,指出要“将新文化尽量地吸收”。(每点2分)

2. 比喻论证、对比论证。(2分)壮健者比喻积极、主动、自信的文化心态,(1分)衰病者比喻消极、保守、自卑的文化心态。(1分)二者对比,形象鲜明地批判了当时畏惧、抵制外来文化的现象。(2分)

3. ① 对汉、唐、宋等朝代对待外来事物不同气量及其不同命运的感叹。② 对当时社会排斥、抵制新文化现象的感慨。③ 对社会文化进步,要尽量吸收新文化的感想。④ 对社会文化与国家政治之间有着密切关系的感悟。(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上一篇:莫言:诺贝尔文学奖光环下的聚焦 下一篇:鸡蛋汤 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