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新任主席肖钢

时间:2022-06-16 06:33:49

中国经济金融即将走入一个新阶段之时,证监会第七任掌门、“少壮派”肖钢走马上任。

1981年,肖钢从湖南财经学院毕业即进入央行,从中国人民银行老行长吕培俭的秘书, 到计划统计司, 再到政策研究室,直至主管金融监管的央行副行长、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他在央行工作过22年,也几乎经历了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全过程。他为人谦和,行事稳健,善听不同意见,据曾和他共过事的人介绍,肖钢思路极为清晰,布置工作时会把思路、要求明确告诉交办人,使交办人能够更为高效地完成交办工作,上下合作更为顺畅。36岁时,肖钢就成为中国人民银行系统内最年轻的正局级干部。

肖钢在中国人民银行对信托公司实施整顿、撤销、合并、重组的工作进程中,担当了重要角色。在肖钢主管信托业期间,信托业经历过5次整顿;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出台以及《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修改完善的积极促成者之一,奠定了信托业近几年的发展。他也曾在上世纪90年代广东金融业重创之后的修复工作中成绩斐然。

2003年,带着业界“处事果断,作风朴实,熟悉宏观经济和金融业务,有改革创新意识,善于研究问题,组织和协调能力强”的评价,年仅45岁的肖钢临危受命,到中国银行担任董事长一职,走上了中国金融改革的最前线。肖钢凭借其过人的能力和“铁腕”风格,带领中行克服重重困难,用3年的时间完成了一系列艰难改革,直接推动了中国银行作为首家试点银行的改制工作。2006年6月1日,中国银行在香港成功上市,以97亿美元的筹资规模一举打破了多项金融机构IPO的记录,并最终以接近招股价区间高点的2.95港元定价,获得了2.18的市净率。有人评论说肖钢在中行的港股IPO路演中向投资者描述的光明未来,对中行的成功上市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2012年6月末,中行的总资产已经达到12.8万亿元,是2003年肖钢上任之初的3.3倍。

2011年,中国银行入选全球首批29家“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名单,业界认为这主要是得益于中国银行在“全球活跃程度”这个指标上的加分。事实上,自2003年就任中国银行董事长以来,肖钢一直都是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走出去”、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的大力倡导者实践者。他曾在不同场合多次表示,“走出去”是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和内外部均衡发展的需要,并在2011年初,就明确提出了“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和跨境发展”的思路,提出中国银行要以人民币跨境结算为重点,确保传统优势。肖钢通过推动上市、推进国际化战略等方式帮助中国银行成为全球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提升了中国银行的品牌价值,帮助这个古老的银行在新环境下焕发了青春。

证监会主席是此次一行三会“掌门”中唯一发生变动的职位,整个市场都在猜测这位新来者将在证券市场如何出招。肖钢本人行事稳健,就任后只表示将保持政策延续性,但每个关注证券市场的人都知道市场变幻、IPO “堰塞湖”、如何面对压力推进发行体制向市场化方向改革、重塑A股市场信心、防范系统性风险等,都是这位新任主席将要面对的考验。(综合)

上一篇:主要发达国家央行转变货币政策框架的影响 下一篇:对债务融资工具发行的思考